第九十八章 该预热了,真正的电影

作品:《娱乐:剧组霸凌?我背景震惊全网

    武凡的咆哮声,还在空气中回荡。


    如果李烨知道武凡此刻的想法,一定会大呼冤枉。


    他挑衅?


    他羞辱?


    他根本就没那个闲工夫。


    他是单纯资金不够才没预热好吗?


    又不是每个人都跟武凡一样是大少爷不缺资金。


    同一时间,市中心的一间高级公寓里。


    李烨整个人陷在柔软的沙发里,摆出一个标准的葛优瘫。


    手机屏幕上,正是腥风血雨的微博热搜榜。


    他百无聊赖地刷着,偶尔打个哈欠。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脸上没有半分波澜。


    “哈哈哈!炸了!全炸了!”


    红姐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手里举着平板电脑,激动得满脸通红。


    “李烨!你快看!龙音的服务器凌晨直接崩了半小时!”


    “所有乐评人都在连夜写稿,说你的专辑是给华语乐坛续了十年命!”


    “还有这个,这个说你是降维打击!太贴切了!”


    红姐的嘴,快咧到耳后根了。


    她一条条地念着网友们天花乱坠的彩虹屁,越看越满意。


    扭过头,却看见李烨跟没长骨头似的瘫在那儿。


    她心里的火,噌一下就上来了。


    “李烨!”


    李烨眼皮都没抬一下。


    “嗯?”


    “你给我坐直了!”


    红姐一个箭步冲过去,恨铁不成钢地戳了戳他的胳膊。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有多贵?啊?”


    “你的形象!注意你的形象!”


    “从今天起,你就是行走的印钞机!你出门的每一个步伐,都得走出高级感!”


    “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话!要是被狗仔拍到,标题就是#乐坛神话私下竟是邋遢废人#!”


    李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红姐的唠叨,像紧箍咒。


    他终于不耐烦地坐起来了一点。


    “行了。”


    他开口,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


    “别说了。”


    “专辑的钱,什么时候能到账?”


    红姐愣了一下。


    “怎么突然问这个?”


    “还不是庆祝的时候吗?”


    李烨看着她。


    “你忘了?我没钱了。”


    红姐这才想起来。


    《逃出大英博物馆》虽然爆了,但那是公益性质的短剧,李烨几乎没拿片酬,还自掏腰包补了不少制作费。


    这一年闭关,零收入。


    工作室的开销,员工的工资,全靠她之前东拼西凑拉来的赞助撑着。


    这张专辑,是救命钱。


    哪有什么精心策划的致命一击。


    单纯就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看着红姐恍然大悟的表情,李烨不想再听她念叨形象问题了。


    他话题一转。


    “《无问东西》那边,快上映了吧。”


    红姐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了。


    “对!王导前两天还联系我,说后期已经全部完成了,就等定档。”


    “你还不快去联系王海山。”


    李烨重新瘫了回去。


    “该预热了。”


    “对对对!预热!”


    红姐如梦初醒,立马掏出手机,风风火火地走到阳台去打电话了。


    客厅里,终于恢复了安静。


    李烨拿起手机,点开了武凡那首《涅槃》。


    激昂的鼓点,嘶吼的唱腔。


    听了三十秒。


    他面无表情地关掉。


    然后,点开了自己的《平凡之路》。


    “王导!是我,红姐!”


    电话那头,王海山的声音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红姐!我正要找你!李烨的专辑我听了,牛逼!太牛逼了!”


    “哈哈,王导过奖了。”


    红姐客套了一句,迅速切入正题。


    “王导,李烨的意思是,《无问东西》的宣传,可以启动了。”


    王海山在那头沉默了几秒。


    “是该启动了。”


    他的语气,多了一丝凝重。


    “我这边也收到风声了,武家投资的那部《749局》,已经定档了。”


    “跟我们,是同一天。”


    红姐的心,沉了一下。


    又是武凡。


    真是阴魂不散。


    “他们那边什么路数?”


    “路数野得很。”


    王海山冷笑一声。


    “电影还没上,阵仗已经铺得满世界都是了。”


    “他们根本没把那玩意儿当电影宣传。”


    “那当什么?”


    “当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


    王海山和红姐,两个业内顶尖的操盘手,立刻开始策划反击。


    “王导,我们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他们玩噱头,我们就玩格调。”


    “他们玩神秘,我们就玩真实。”


    红姐的思路无比清晰。


    “我有个初步的想法,分三步走。”


    “第一步,叫‘无声的回响’。”


    “我们不发预告片,不发人物海报,什么都不发。”


    王海山有些疑惑。


    “那发什么?”


    “发一张剧照。”


    红姐说道。


    “就发一张,李烨饰演的那个角色,穿着破旧的学士服,站在西南联大的废墟前,回头凝望的那一张。”


    “配一句话文案: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王海山眼睛一亮。


    “高!”


    “这一手,直接把电影的逼格拉满!”


    红姐继续说。


    “第二步,叫‘历史的声音’。”


    “我们不找主演跑路演,不找流量明星站台。”


    “我们去请人。”


    “请清华、北大的历史系教授,请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专家学者,请当年那些大师们的后人。”


    “我们办几场文化沙龙,开几场线上,直播,不聊电影,只聊那段历史,那些人,那些故事。”


    “让观众在进电影院之前,就先被那段历史的厚重感所震撼。”


    王海山激动地一拍大腿。


    “这个好!这才是对那段历史真正的致敬!”


    “第三步,叫‘一封穿越时空的信’。”


    “我们在全网发起一个活动。”


    “邀请所有网友,给电影里的角色,或者那个时代你最敬佩的一个人,写一封信。”


    “我们会挑选出最感人的信件,邀请电影的主演,用剧中人的口吻,把信读出来,做成音频节目。”


    “让电影的情感,提前和观众产生共鸣。”


    一套完整的预热计划,在两人的三言两语间,迅速成型。


    挂了电话,王海山看着窗外,胸中豪情万丈。


    这才是拍电影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