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童言无忌,风评逆转
作品:《娱乐:剧组霸凌?我背景震惊全网》 王海山一愣,下意识地想捂住自己的嘴。
“呸呸呸!童言无忌!”
结果手刚碰到嘴唇,才想起来他还没擦嘴。
摸了一手油。
他看着自己油乎乎的手,表情有点滑稽。
李烨轻笑一声。
王海山悻悻地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又凑了过来。
“你倒是说说,怎么个说法?”
“武凡这样的人,不会甘心。”
李烨夹起一块肉丝。
“他之前的路子,是资本硬捧出来的流量。”
“这条路,被军报点名,已经堵死了。”
“那他还怎么翻身?”王海山不解。
“所以他要换一条路。”
李烨的眼神很静,像是在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这三个月,他不是什么都没干。”
“他是在避风头,等大众的记忆模糊。”
“然后呢?”
“然后,他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带着一部看起来很有诚意的作品复出。”
“作品?”王海山嗤笑一声,“就他?”
“作品不重要,姿态很重要。”
李烨淡淡道。
“他会开一个发布会,声泪俱下地忏悔,说自己年少无知,说自己对英雄毫无敬意。”
“然后,再找水军带节奏,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最后,捐点钱,做点慈善,买几个热搜,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知错能改’的浪子。”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风评就能逆转大半。”
李烨说得不疾不徐。
王海山却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套路,他好像在圈里见过。
而且,还不少。
“那……那我们怎么办?”
“不用办。”
李烨吃完最后一口饭,把饭盒盖上。
“跳梁小丑而已。”
“我们把《亮剑》拍好,就是对他最狠的耳光。”
……
与此同时。
京城,武凡的私人音乐工作室。
李烨的话,一字不差。
武凡瘦了。
脸颊微微凹陷,少了几分之前的浮躁与张扬。
眼神却比以前更阴。
像一条潜伏在暗中毒蛇。
他的经纪人张姐,正拿着一份策划案,向他汇报。
“发布会的时间,定在下周三。”
“场地、媒体、流程,都已经安排好了。”
“通稿的重点,就是‘忏悔’和‘成长’。”
武凡面无表情地听着,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
“新歌呢?”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已经制作完成了。”
张姐连忙点开播放器。
一阵略带忧伤的钢琴前奏,缓缓流出。
歌曲的名字,叫《尘埃》。
歌词写尽了迷茫、悔恨与自我救赎。
是国内顶尖的词曲人,为他量身打造的翻身之作。
一曲播完,工作室里一片寂静。
“很好。”
武凡开口,打破了沉默。
“就用这首歌,告诉所有人,我武凡,回来了。”
张姐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凡哥,这次咱们的公关方案做得天衣无缝,只要发布会顺利,你的事业绝对能重回正轨!”
“正轨?”
武凡重复着这两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张姐,你觉得我想要的,只是重回正轨吗?”
张姐的笑容僵在脸上。
武凡转过身,一双眼睛里,是压抑不住的疯狂恨意。
“我要的,是李烨!”
“我要让他死!”
“我要让他从我这里抢走的一切,都千倍百倍地还回来!”
他几乎是嘶吼出声。
这三个月,他没有一天睡过好觉。
闭上眼,不是李烨那张云淡风轻的脸。
就是微博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嘲讽和咒骂。
他从云端跌落泥潭。
这一切,都是拜李烨所赐!
他怎么能忍?
张姐被他吓得后退了一步,不敢说话。
武凡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暴戾。
他重新恢复了平静,只是那份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发布会,照常进行。”
“我要先站起来。”
他走到桌边,拿起手机,点开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李烨在《亮剑》片场的路透照。
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军装,脸上抹着灰,正跟导演王海山说着什么。
武凡的指尖,在李烨的脸上,重重划过。
“李烨。”
“你等着。”
“等我回来,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自从李烨那天在饭桌上剖析完武凡的计划后。
王海山就肉眼可见地焦虑了起来。
他现在看剧组里的场工,都觉得像是武凡派来的卧底。
摄影机稍微有点异响,他就紧张地问是不是被人动过手脚。
“老王,你这有点草木皆兵了。”
拍摄间隙,李烨靠在土墙上,看着坐立不安的王海山。
“我能不紧张吗?”
王海山搓着手,在原地踱步。
“你都把他的路数算得一清二楚了,我一想到有条毒蛇在暗处盯着,我这后背就发凉。”
“他现在没空盯我们。”
李烨语气平淡。
“他所有的精力,都得放在他那场复出大戏上。”
“那万一呢?”
王海山还是不放心。
“万一他狗急跳墙,先来搞我们一下,给我们添堵呢?”
“他不敢。”
李烨摇了摇头。
“他要洗白,就得表现得像个受害者,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这时候他要是主动攻击我们,人设就崩了。”
“他所有的准备,都会前功尽弃。”
李烨看着他。
“所以,他现在比谁都希望我们剧组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等他站稳脚跟了,才会亮出獠牙。”
王海山听着李烨的分析,愣了半天。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哈。
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点。
但多年的经验还是让他不敢大意。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王海山下定了决心。
“从今天起,剧组的大采购,特别是道具和爆破物料,我亲自跟着去。”
李烨看了他一眼,没阻止。
“也好。”
多个人盯着,总不是坏事。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
剧组里就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堂堂大导演王海山,不去监视器后面坐着,反而天天跟着道具组组长屁股后面跑。
今天去盯一批假枪的做工。
明天去检查炸药的配比。
后天又跑去服装厂,一件件地看新做的军装有没有问题。
搞得道具组长压力山大,以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要被导演炒鱿鱼了。
王海山这么一折腾,自己倒是安心了不少。
剧组的拍摄,也因此更加顺畅。
……
一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