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娇妻陪考

作品:《科举:开局官府发妻,卷成状元

    “学生自然没有意见!”


    闻言,李青山点点头,满脸欣赏。


    “好,我八月就在府城等你来参加秋闱。”


    说吧,李青山便转身离去。


    一旁,赵元山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他搓着手目光在苏墨身上来回打量,越看越是欢喜。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眼中精光一闪:


    “苏墨,你在此稍候片刻,先生我去去就来!”


    说完,他整了整衣冠,脸上堆起更加殷勤的笑容,快步朝着尚未完全离开的两位副考官杨文举和潘从安追去。


    苏墨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大致猜到了赵元山想做什么。


    只见赵元山小跑到杨、潘二人身边,先是躬身行了个大礼,然后从袖子里摸索着,掏出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分量的钱袋:


    “两位大人今日辛苦了。学生赵元山,代小徒苏墨,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还请两位大人笑纳,日后乡试场上,还望多多关照小徒……”


    在他看来,这是官场惯例,苏墨这次一鸣惊人,前途无量,现在正是投资和打点关系的好时候。


    走在稍前面的李青山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回过头来,当看到赵元山手中的钱袋时候,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赵教谕!”


    赵元山吓得一个激灵、


    李青直视着赵元山,抱手朝天一拜,语气严肃:


    “本官替朝廷遴选人才,唯才是举,从不屑此等阿堵之物。”


    “此举,非但不是帮苏墨,反倒是看轻了他,也看轻了本官。”


    “念你初犯,此次作罢,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说完,袖袍一拂,转身大步离去,留下一个清正刚直的背影。


    赵元山被训得面红耳赤,僵在原地。


    旁边的杨文举和潘从安对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杨文举干咳一声,上前一步,动作极其自然地从赵元山手里接过那个钱袋。


    顺势就滑入了自己的袖中,脸上却是一副和事佬的表情:


    “哎呀,赵教谕,李讲书为人清正,向来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


    潘从安也笑眯眯地拍了拍赵元山的肩膀,低声道:


    “赵教谕的心意,我们二人心领了。”


    “苏墨此子,才气不小,我等亦是惜才之人。放心,待到秋闱之时,若有机缘,自会稍加看顾。”


    这话说得模棱两可,但意思到了。


    赵元山这才缓过劲来,虽然被李青山训斥了,但银子总算送出去了。


    他连忙又对着杨、潘二人作揖:


    “多谢两位大人,多谢两位大人!”


    杨文举和潘从安点点头,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


    赵元山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角的虚汗,这才转身回到苏墨身边。


    “苏墨,放心,杨大人和潘大人那边,先生我都替你打点好了,花了整整十两银子呢。”


    “乡试之时,他们定然会行些方便。”


    苏墨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赵元山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如今他给自己花十两银子。


    这肯定是有盘算的啊。


    苏墨面上不动声色,拱手道:


    “有劳先生费心了。”


    两人说着,便朝县学大门外走去。


    刚走一半,考场内的几个考生立刻就围了上来。


    其中有两个还是苏墨在县学时的同窗,以前见面顶多点个头,有时甚至装作没看见。


    此刻他们脸上却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仿佛和苏墨是多年至交。


    “苏兄,恭喜恭喜啊,当堂点的案首,真是难得啊,为我等同窗增光添彩。”


    “苏贤弟大才,昔日便知贤弟非池中之物,今日果然一飞冲天。”


    “苏案首,日后飞黄腾达,可莫要忘了提携我等啊。”


    还有几个面生的秀才,也凑过来拱手道喜,言语间满是奉承和结交之意。


    苏墨看着眼前这些瞬间变脸的面孔,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这就是现实啊。


    之前这些人,哪个愿意和自己深交?


    如今案首名号一定,立刻就成了早有预、非池中之物了。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对着苏墨深深一揖。


    苏墨认得他此人,这是县里有名的老童生,考了几十年举人,至今仍是个秀才。


    他来到苏墨面前,然后深深作了一揖:


    “苏案首,老朽恭喜了。”


    “苏案首如此年轻便有这般才华,将来必定前程远大。”


    这话说得真诚,却也透着一股心酸。


    苏墨收敛了笑容,郑重还礼一拜:


    “多谢前辈吉言。”


    说着,也不免在心中感慨,这科举之路,真是熬人啊。


    这都花甲之年的人,儿孙都满堂了,还放不下一个科举。


    旁边的赵元山看着众人对苏墨的追捧,尤其是那老秀才的对比,更是得意非凡,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他捻着并不存在的胡须,仿佛苏墨的才华全是他的功劳,享受着与有荣焉的快感。


    等走出县学考场大门外,赵元山清了清嗓子,拔高声音,几乎是吼了出来:


    “诸位,诸位,今日我永嘉县科试头名案首,已然当堂点出!”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后才用力一拍身旁苏墨的肩膀,大声宣布:


    “便是我赵元山的得意门生,西山村苏墨。”


    这一嗓子,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人群中炸开。


    一直在焦急等待的魏灵儿、柳玉茹、柳玉姝和宋巧巧四女,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愣。


    随即便全都激动地跳了起来。


    “相公当堂点了案首,咱们相公是头名!”


    魏灵儿最先反应过来,她眼圈一红,再也顾不得什么矜持,第一个就朝着苏墨扑了过来。


    她轻盈的身子撞入苏墨怀中,带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皂角清香。


    脸颊紧紧贴在苏墨的胸膛,肩膀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紧接着是柳玉茹,她性子温婉,此刻也激动得忘了形,从另一侧抱住苏墨的胳膊,仰起脸看着他,眼中泪光闪烁,喃喃道:


    “太好了,相公,真是太好了……”


    然后就是柳玉姝,欢呼一声后,像一只快乐的小鹿,直接跳起来扑向苏墨。


    刹那间,苏墨只觉一股巨大的、柔软的冲击力撞满怀,差点没站稳。


    柳玉姝发育得极好的身子紧紧贴着他,弹性惊人,她兴奋地搂着苏墨的脖子:


    “相公最棒了!”


    最后是宋巧巧,直接从后面抱住了苏墨的腰,小脸贴在他的后背上。


    苏墨瞬间陷入了温香软玉的包围之中。


    前后左右都被柔软的身躯和不同的馨香填满。


    各种美妙的触感传来,让他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对此,苏墨也只能努力保持镇定,轻轻环住她们,低声道:“好了好了,这么多人看着呢。”


    而这一幕,再次把周围的旁人看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些尚未娶妻或者家中只有一位糟糠之妻的秀才们。


    眼睛都看直了,羡慕嫉妒得差点质壁分离。


    人家不仅点了头名,怀里还有四个娇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