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罪不至死

作品:《被渣兄烧死?恶女重回侯府杀疯了

    边军军粮每年除了朝廷调拨一部分。


    剩下的都是当地自行解决。


    以往军中后勤会拿一部分军饷出来和筹集的银子在当地购买粮食。


    可今年因着今年梅雨季节太湖水患频发。


    运往西北的粮食价格飞涨。


    原本半两银子一石如今飙升到二两。


    即便如此。


    西北当地商户的粮食也被哄抢瓜分。


    长此以往。


    西北极有可能出现饥荒。


    元宝压低了声音。


    “......将军已经跟朝廷写了奏疏,恳求朝廷运。又特意派了人赶来京城筹措军粮,金子玉也来了。”


    秦迦南眸色冷沉。


    她可不记得梦里有这一茬。


    可这样的事情她在安顺不是没见过。


    通常情况下。


    就算有了奏疏朝廷也不予理会。


    毕竟大宁西线那么多城镇。


    一旦筹措军粮,那就是天文数字。


    国库空虚。


    连陛下都要靠着长公主来搜刮银子。


    怎么可能会拨粮食拨银子?


    要知道,以往朝廷可都是一道旨意放下去。


    让当地自行解决。


    若非情况紧急。


    老爹绝不会让人来给她送信。


    眼下不管花多少银子。


    必须往安顺运回粮食。


    否则一旦缺粮,西北会出大乱子。


    秦迦南略微沉吟。


    “你现在就去通知粮铺方掌柜,让他尽可能筹措粮食......不,粮食不要进京,直接往西北运。锦绣堂有五万两银票加上今天早晨得来的十万两。你和方掌柜、金子玉分工从京城买一些,剩下的去西行的城池买粮。能凑多少凑多少,先运回去一些,总能缓解燃眉之急。”


    在京城大批量购入粮食。


    肯定是要被人察觉的。


    闹不好还得顶上一个杀头的罪名。


    必须要低调。


    一边是诸如长公主这样的权贵贪墨无°。


    一边是安顺军饿着肚子戍边。


    秦迦南只觉悲从中来。


    这大宁还有何前途可言?


    夜半,牢房里逐渐安静了下来。


    秦迦南还在为粮食忧心。


    宋玉飞再次来到了栅栏前。


    欲言又止。


    秦迦南察觉,走了过去。


    宋玉飞小声询问。


    “白日里无意听到了秦小姐的婢女提到军粮二字,可是西北粮价波动太大?”


    秦迦南一愣。


    恍然想起眼前人就是出身江南之地。


    “宋公子,今年太湖水患很严重吗?粮价怎会飙升至二两一石?”


    宋玉飞一愣。


    “太湖今年是有水患,可也在常规管控范围内,并无太大影响。江南之地今年更是丰产,怎会......”


    说到这,他看向何家牢房。


    “我知道了,是白家和楚家做的。”


    柳家败落之后。


    江南的粮食生意就被何家、白家和楚家三家瓜分。


    这次白家和楚家并未跟随其他世家一起随长公主进京。


    由此惹恼了长公主。


    长公主便让人断了楚家和白家两家今年的盐引资格。


    常规来说只要白家和楚家运送粮食到西北。


    就会获得朝廷发放的盐引借以获利。


    可这次长公主恼羞成怒。


    直接让人取消了两家的盐引资格。


    断了两家的重要财路。


    两家自然不肯罢休。


    他们本就是运粮北上的重要商贾,手握大批量粮食。


    借着没有盐引的理由,拒绝与边军交易,只在市面流通。


    完全可以借此来扰乱边城市场,哄抬一阵粮价。


    边军不稳。


    自然会倒逼长公主低头。


    听完宋玉飞的分析。


    秦迦南只觉得不止长公主该杀。


    白楚两家亦该千刀万剐。


    边防一乱。


    管你是皇权还是世家。


    大家一起完蛋。


    “不过白楚两家向来有分寸,纵然是哄抬,也不会持续太久。如今长公主已经身亡,要不了多久,西北粮价就会平稳下来。秦小姐不必过于担忧,耐心等些时日即可。”


    不同于锦绣江南。


    西北的这个时候最是艰难。


    饥寒交迫。


    哪怕是一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饿死。


    不过也不能责怪宋玉飞。


    他自幼在锦绣之地长大。


    自然理解不了西北一望无垠的凄楚荒芜。


    见秦迦南气息猛然沉了下来。


    宋玉飞又补充了一句。


    “我还认得几个北上的粮商,秦小姐若是需要,我可以代为引荐。”


    秦迦南自然求之不得。


    两日后。


    元宝带着乔装后的金子玉来了刑部大牢。


    见到秦迦南。


    金子玉就红着眼躬身作揖。


    “多谢秦小姐。”


    怀远伯府家破人亡。


    长公主是首恶。


    秦迦南知道他谢的是什么。


    抬抬手。


    “都已经过去了,粮食怎么样?”


    “秦小姐放心,子玉已经先行安排一批赶往了西北,剩下的批次也会陆续启程。”


    “若是还有富裕,尽可能的给其他城也留一口饭。”


    “子玉明白。”


    秦迦南又问:“此间事了,你是想继续留在安顺还是回京?”


    元宝说过金子玉去了安顺不到七天,就已经靠着星银城的榷场东山再起。


    他在安顺的这段时间,给安顺带去了不少好买卖。


    这是个人才。


    秦迦南不想安顺就这么错失。


    就在她本打算还想劝他留下时。


    金子玉已经给了她想要的答案。


    “当日若非秦小姐尽力营救,我兄妹早已死在他人屠刀之下。在安顺,秦将军和夫人又待我们兄妹亲如子侄,子玉愿意留在安顺,略尽绵薄之力。”


    秦迦南喜上眉梢。


    “你愿意就好。”


    随后她又把宋玉飞的猜想告诉了金子玉。


    金子玉却一点也不意外。


    “商贾之人,向来重利轻别离。更何况还有那个恶人逼迫,此举并不稀奇。”


    说到这,他瞥了眼关在牢房里的世家之人。


    “军中粮草关乎安顺生死存亡,朝廷不可靠,秦小姐有没有想过将安顺军的粮草控制在自己手里?”


    秦迦南何尝不想如此?


    可她对自己还是有几分清晰的认知的。


    “我哪儿有那么大本事?更何况我也不会经商。”


    金子玉笑了。


    “不会可以学。宋家就是个机会,还望秦小姐好好考虑考虑。事成之后,就会攻守异形,何惧旁人掣肘?”


    秦迦南没有回答。


    只是在细细考虑这个问题。


    又过了两天。


    刑部和大理寺依旧没有查到杀害长公主匪徒。


    而秦迦南被提审到了刑部大堂。


    她在数百双眼睛的见证下杀人。


    又对自己所犯之罪供认不讳。


    徐尚书当堂宣布。


    “......东平侯府秦迦南,不守王化,当街杀人,是为死罪。律法森严,不容践踏。按大宁律法:杀人者死。现判其来年秋后问斩,以儆效尤。”


    旁观的徐宁天唰的一下冲进了公堂。


    “不行!你不能这么判!”


    看清是谁,徐尚书顿时沉了脸。


    “扰乱公堂,拖下去!”


    很快便有差役来拖徐宁天。


    徐宁天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