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女帝退位
作品:《说好当花瓶,你却斩神证道了??》 一则消息,以一种比瘟疫更快的速度,自神都传遍天下。
女帝退位了。
不是驾崩,不是禅让,就是单纯的不想干了。
消息传到皇城之外,无数义愤填膺,想求个公道的百姓,当场就懵了。
“不......不当皇帝了?”
“那......那我们怎么办?”
人群中,那名曾在酒楼里振臂一呼的年轻人,此刻脸色煞白。
他所渴求的,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女帝,能够正视他们,能够回应他们的诉求。
哪怕是愤怒的回应,也是一种回应。
可他得到的,却是最彻底的无视。
你觉得不公?
好,这天下给你,你自己玩去吧。
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瞬间淹没了那点可笑的怨气。
他们猛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仙法是她给的,安稳日子是她给的,连这座人人向往的神都,都是她一手造就的。
当这位神明收回了目光,他们还剩下什么?
“都是你!”
不知是谁,第一个将矛头指向了那名年轻人,“都是你这厮,蛊惑我等前来!如今陛下撂挑子不干了,你满意了?”
“对!就是他!若非他妖言惑众,我等怎敢冒犯天威!”
“打死他!打死这个害人精!”
方才还视他为英雄,奉他为领袖的百姓,此刻,面目狰狞,如饿狼般扑了上来。
那年轻人被这阵仗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想跑,却被一只手死死抓住。
“跑?你往哪儿跑!”
拳脚,如雨点般落下。
长街之上,一片混乱。
城楼上,几名玄甲士卒冷眼旁观,没有半分插手的意思。
“头儿,不管管?”一名新兵忍不住问。
那校尉瞥了他一眼,吐了口唾沫:“管?怎么管?陛下都不要这天下了,你还想替谁管?”
新兵脖子一缩,不敢再言语。
...
乱象,并未持续太久。
不过半日。
一则新的旨意,以一种近乎仙法的手段,自神都传遍大武十三州。
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同时响起了一个温润,却带着几分疲惫的声音。
“奉天承运,大武摄政王诸葛青,诏曰:”
“前女帝苏氏,功盖千秋,德超万古。今已勘破凡尘,于神都重立八荒宫,为世间仙门,自此不问王朝更迭,不理万民俗事。”
“仙凡有别,天道使然。凡尘之事,由朕代管。凡有修行之志者,可待一月之后,八荒宫开山收徒。”
“钦此。”
短短几句话,却像一柄重锤,将所有人的幻想,敲得粉碎。
皇城外的百姓,彻底没了声息。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失去了什么。
...
几日后。
神都,长乐坊。
天底下最繁华的一条街,如今却透着股说不出的萧条。
街还是那条街,人也还是那些人。
可精气神,没了。
“老王,来碗阳春面,多放葱花。”
“没了。”面摊老板头也不抬,有气无力地拨弄着锅里的浑水。
“没了?你这大清早的刚开张,怎么就没了?”
“做面的刘师傅,昨儿个晚上走火入魔,瘫了。”
“......”
食客悻悻然离去,走了几步,又听见旁边茶馆里传来一阵喧哗。
“掌柜的!你这测灵根的石头,是假的吧!凭什么我昨天测还是黄品,今天就成废品了?”
“客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这石头,可是花了三百两银子,从当初那位张神仙......哦不,张秀才手里买来的。”
“放屁!他自己都是个半吊子,他弄出来的东西能准?”
“准不准,你心里没数么?你若是天品地品,还会来我这小茶馆?”
一番话,说得那人面红耳赤,最终也只能一甩袖子,愤愤离去。
茶馆里,众人看着这出闹剧,却没人笑得出来。
曾几何时,这神都上下,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股名为希望的光彩。
通脉,凝罡,神照......
一条通天仙路,就那么赤裸裸地摆在所有人面前。
他们以为,那是白给的。
可如今,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初女帝在时,虽未明说,可各州府衙门里,都设有专门解惑的官吏。
修行上遇到什么难处,总能找到人问。
哪怕只是些粗浅的道理,对他们这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凡人而言,也无异于指路明灯。
如今呢?
女帝撂挑子不干了,跑去山上开了个宗门。
衙门里那些官吏,要么跟着女帝回到八荒宫,要么自己也闭门苦修,谁还有空搭理他们?
修行路上,一步走错,轻则修为停滞,重则走火入魔。
那做面的刘师傅,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唉......”
不知是谁,长长叹了口气,打破了茶馆里的沉寂。
“以前是皇帝和朝廷,现在是仙门和朝廷,咱们头顶上,还是有爹啊!”
“何止是有爹,”邻桌一个中年人,幽幽地叹了口气,“以前的爹,你哭一哭,闹一闹,兴许还能给你两颗糖,现在的爹,你再闹,他只会觉得你吵。”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一凛。
是这个道理。
以前,他们是子民。
现在,他们是凡人。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子民闹事,皇帝得管。
凡人作死,仙人凭什么管你?
悔。
悔不当初。
有一条康庄大道摆在面前,他们却嫌路上石子硌脚,非要去闹,去求一个所谓的公道。
现在好了。
道,还在那里。
可怎么走,没人教了。
路,彻底断了。
“断了倒也未必。”
一个消息灵通的行脚商,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开口,“没听诸葛摄政王颁布的诏令么?一月之后,八荒宫,开山收徒。”
八荒宫!
“当真?!”
“那......收徒可有什么章程?要不要束脩?灵根品级,又有什么要求?”
“这谁知道?”行脚商摊了摊手,“诏令里就这么一句,旁的,半个字都没提。”
众人闻言,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是啊。
人家现在是仙家宗门了。
收不收徒,怎么收徒,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
当初人人皆可修行的盛景,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算是看明白了。”一个穷酸秀才模样的中年人,放下茶杯,摇头晃脑,一脸的痛心疾首,“咱们呐,是亲手把铁饭碗给砸了,然后哭着喊着,想去求人家给口饭吃。”
“现在人家给不给,还得看心情。”
一番话,说得满堂皆是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