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官渡

作品:《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官渡


    位于司隶河内郡。


    处在并、冀、兖、豫四州的夹角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官渡的北面紧邻昔日的楚汉分界线——鸿沟运河。


    鸿沟运河西连虎牢,东结淮泗,乃是许都北方的重要屏障,从来都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袁绍想要干曹操,拿许都,迎天子,收兖豫,就必须先拿下官渡。


    可建安四年,曹操就击败了盘踞于河内的扛霸子眭固,取得了河内郡的实际控制权。


    目的,就是为了提前占据地利,在此迎战袁绍。


    袁绍先机已失,要是放任官渡不管……


    嘿嘿,想当初,两人尚且年少之时,曹阿瞒身材矮小,体型黑瘦,出身又不好。


    故而经常被其他的纨绔子弟针对,隔三差五就要打一架。


    可身材矮小瘦弱的曹老板,哪里是其他人的对手,是以总被别人打的鼻青脸肿。


    久而久之,曹阿瞒就学会了使用旁门左道。


    每次打架,不是奔着对方的下三路,就是奔着对方的菊部地区,只要抓到机会,就是一连串的千年杀。


    每每都能出奇制胜,以弱胜强。


    以袁本初对自己这个发小的了解,只要自己敢绕过官渡,他是绝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一定会从官渡出兵,狠狠的,亲切的问候自己的菊花。


    好在此时的袁绍武德充沛,即便先机已失,不占地利,依靠着自身充沛的武德,依旧在官渡杀的曹老板叫苦不迭。


    河北军的大营内,袁绍的中军大帐立于军营的中心位置。


    大帐内两排牛油巨烛,将整个大帐照的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此时的袁老板,正是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豪气冲天,指点江山的人生巅峰时刻。


    眼看着自己昔日的小老弟曹孟德,被自己按在地上狠狠的一顿摩擦,让他充分的知道知道:你大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你大哥。


    此时此刻,夜虽深沉,但袁老板根本睡不着。


    因为探子来报,他小老弟的军中,粮草已经难以为继了,只要再坚持个几天,小老弟就会因为缺粮,便不战自溃了。


    他连小老弟兵败后,怎么受降,怎么处置,都已经想好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意外如期而至。


    “报——”


    帐外一声急促的高叫,声音慌乱而又焦急。


    不等袁老板询问发生了何事,有人闯帐而入:


    “主公,不好了,乌巢传来紧急军情,淳于将军急报,曹贼夜袭乌巢,来势凶猛,恐乌巢有失,请主公速发援兵。”


    “什么?曹阿瞒为何会突袭乌巢?究竟是谁走漏了消息?”


    乌巢屯有大军的全部粮草,要是被曹操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河北家大业大,可河北军是远道而来,粮道漫长,要是这批粮草有失,再从后方调集粮草,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到那时,失去了粮草的几十万大军……


    慌乱之中,袁老板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意气风发,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整个大营都被惊动了,袁绍帐下的文臣武将,也全都聚集到了中军大帐。


    看到自家主公慌了神,立马有人进言:


    “主公,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乌巢乃是我军储存粮草的重地,万万不容有失,否则粮草不济,我几十万大军,可就不战自溃了,应当火速派兵支援淳于将军。”


    听到有谋士进言,袁绍立马派兵去支援淳于琼:


    “快快,速速命人前去乌巢,救援淳于琼。”


    还没等传令兵走出大帐,帐下又有一人说道:


    “主公不可,此时曹操亲自领兵突袭乌巢,其大营之内,必然群龙无首,趁此机会,我等应该全军压上,一举大破曹军。”


    “没错,曹贼奸诈,兼之本土作战,背倚许都,粮草补给便利,更胜于我军。


    即便这次打退了曹贼,其还可固守官渡,与我等对峙,长此以往,与我军不利。


    与其如此,不如趁此时机,一举拿下官渡大营。


    即便乌巢的粮草有失,可我等拿下了官渡,便可就食于敌,兖豫二州境内,可有的是粮草。”


    袁绍这个人,耳朵根子最软。


    一个人劝说,他可能不会在意,两个人劝说,他就会思考一下,三个人劝说嘛……


    嘿嘿,那就这样定了。


    袁绍帐下,不是没有明白人,可奈何一来,明白人性子太直,不得袁绍的喜欢。


    二来嘛,河北近年来大战连绵,袁绍帐下的诸多谋士都想早日结束战争,好回老家休养生息。


    三来,也是袁绍对自己帐下大军过于信任。


    他觉得只要曹操不在官渡大营,凭借他河北大军的精锐,曹操的官渡大营定然能够一鼓而下。


    于是,淳于琼就这样被抛弃了。


    当然,面子上的工作还是得做的,袁绍随便派出了一些轻骑兵,前去解救乌巢。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身为主公的袁绍都做出决定了,那派出去救援淳于琼的兵马,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谁不想建功立业,所以真正的精锐,全都留着攻打曹操的大营。


    派出去救援淳于琼的,都是平时在袁绍帐下不受待见的。


    当然,他们的战力嘛,


    呃,几乎没有。


    你看那匹马,真稀奇,居然有三条腿!


    还有那个兵,手里拿的,好像烧火棍。


    离近了一看,嗬!


    好家伙,不能说像,只能说跟烧火棍,那就是双胞胎啊。


    总之就是这么一群人,在拖拖拉拉的半天后,赶到乌巢,发现曹操的大军各个如狼似虎,气冲牛斗,喊杀震天。


    这群前来支援淳于琼的家伙,竟然直接……


    调头跑了。


    没错,调头跑了。


    正所谓: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如果袁绍一直没有派兵救援的话,淳于琼手下的兵马还勉强能支撑住。


    可现在,派来的援兵竟然一箭未发,调头就跑。


    这让正在和曹军鏖战的淳于琼部情何以堪?


    嗷,我们搁这拼死拼活,你们磨磨蹭蹭半天才来,来了又救我们,直接调头就跑,这是做啥子?把我们当二傻子骗呢?


    于是,淳于琼麾下的大军,发一声喊,也转身跑了。


    只留下淳于琼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原地。


    看着满地的狼藉,心里只有一句m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