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三教九流

作品:《西游之开卦修仙

    李海益寻了青州学宫的夫子,道明了来意。


    各院游学的派系不少,青州学宫的夫子见多识广,一听李海益的来历,随口道:


    “没问题,书阁有三教九流经义,刻录好的现成书卷,但需要你们付出代价交换,可有拿的出手的东西?”


    闻听此言,李海益伸出手,凝出一缕应心彩墨,然后问道:


    “夫子,此仙墨,可能换?”


    管事的夫子上前闻了闻,欣喜的点头道:


    “你这小家伙倒是个天才,这是仙墨,当然可以换,但毕竟墨是消耗品,三教典籍每教九块墨石一份,九流典籍每家三块墨石一份,你们是游学小组吧,三人凑一套就够了,多了也没用!”


    李海益连忙答应了下来。


    所谓墨石,就是以脱水之法炼墨成石,制造出来的。


    这只是个小术法,倒是不难。


    李海益还有继明心火,学起来十分简单。


    几分钟就学会了。


    按照常理,夫子的定价很高,三教二十七块,九流包括三教,总共需要十八块。


    加起来,就是四十五块。


    这么多墨块,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一般人短时间内是凝聚不出来的。


    身后的柳念雨与石真磊闻言,就要掏兜。


    却被李海益拦住:


    “不用,区区四十五块墨石,不妨事!”


    李海益心力涌动,一块块应心彩墨墨石被迅速炼制出来。


    十分顺滑,让在扬的夫子,大为震惊。


    见几人诧异,李海益毫不在意的道:


    “我天生气足,生有异象,无需惊讶。”


    柳念雨和石真磊闻言,不再多问。


    至于夫子,虽然不相信李海益的话,但也知道天赋异禀这四个字,没有追问。


    只是从身后取出九个卷轴,递给了李海益。


    随后,拿走了四十五块墨石。


    交易完成,李海益又带着柳念雨和石真磊,在青州学宫四处参观了一番,在原地停留了三日,这才决定继续向南走。


    再往南,还有几个景。


    但都是些杂记石刻。


    看看可以,倒也没啥特别的。


    李海益带着两人过去,感受了一下前人文笔,再无其他。


    一路上,大部分时间,三人都在研究从青州学宫换来的三教九流经义。


    这里面,没有任何秘术。


    这也很正常,秘术不会这么便宜。


    但作为经义,从中悟出些术法,倒是不难。


    李海益三人都是儒修,正统儒修,修浩然气的那种。


    三教九流的很多术法,都没法学。


    因为,缺了那一缕道气,一缕侠气。


    这里主要指的,就是道、墨、阴阳、名这四家。


    道与阴阳家修道气,墨与名家修侠气。


    本质都是炼气,但所炼之气不同,很多术法就没法直接学。


    当然,这对于李海益而言,不是什么大事。


    他能轻易的用菩提慧光,改用浩然气催动术法。


    菩提门下,儒释道三教同修的名头,不是白来的。


    但可惜的是,目前李海益没发现有什么好用的术法,聊胜于无罢了。


    倒是石真磊,对兵家的术法很感兴趣。


    “我想培养一个石人军团,以兵家之法催使,但是,这兵家术法虽然可以在浩然气或者侠气之中选,但我学起来,有些晦涩!”


    格物学派,让他读经学法,有些难为他了。


    于是,将目光转向了李海益:


    “小涯,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李海益想也没想,一指点出。


    兵家经义之中感悟出的数百个小术法,就被李海益用慧光转化成儒家术法。


    “儒将心法?原来小涯你这么快就解析完了,太厉害了!”


    石真磊大喜,连连谢道。


    李海益转化出的兵家术法,组成了一道儒家秘术,叫做儒将心法。


    远超石真磊预期,这让石真磊十分感激。


    “果然,跟着天才走,有好处!”


    这可是秘法,需要学绩来换的东西,十分珍贵。


    现在,就这么水灵灵的白得了。


    简直是太幸运了。


    另外一边,原本不打算麻烦李海益的柳念雨停了,忽然也来了兴致,凑到李海益身边,欲言又止。


    李海益主动开口问道:


    “看上哪家术法了?我给你解析!”


    “我不善言辞,想要提高辩才!”


    “明白了,明日给你!”


    辩才,当然选名家!


    不善言辞,未必不能辩论。


    李海益想了个办法,结合名家名实之辩,转化出一门心照实辩秘术。


    直接越过诡辩陷阱,依实而辩,照心论辩,不用语言。


    这下,问题骤然变得简单了许多。


    两人修炼秘术,李海益则专心培养继明心火。


    等此火蜕变成完整的神通,李海益就能进入君子境。


    到那时,浩然气从虚化实,文字通玄,才算真正的超凡脱俗,与凡夫俗子拉开差距。


    一路无话,日行千里,短短一个多月,李海益三人,就走到了青徐二州边界。


    经过一路的磨合,三人熟络了许多。


    柳念雨和石真磊两个年龄大的,反倒是对李海益这个年龄小的,产生了依赖之心。


    没办法,实在是李海益过于成熟。


    气质压迫之下,由不得他们两个摆哥哥姐姐的架子。


    随口几句提点,就为他们未来的修行,打开了坦途。


    柳念雨经过李海益点拨,终于明白修身不能忘了本心的道理。


    不再刻意的追求模范凤之五德。


    反而以己为主,理解五德,有取有舍,摆正了心态。


    体内的凤德玉织 ,逐渐完善。


    等到凤织完全编织好,她的神通,也算是成了。


    修身以德,衣食足,而知荣辱,知荣辱,身方得修。


    自比德凤,践行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五德凤气,凝成玉线,编织凤织羽衣。


    这就是柳念羽的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为根基,柳念雨选的,正是《诗经》之中的《凤凰》这一篇。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此一句,结合修身五德,方悟此神通。


    神通喜火,譬如朝阳。


    高冈德筑,凭羽翱翔。


    李海益的点化重要,更巧合的是,李海益修继明心火,与柳念雨相合,能助她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