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九灵元圣

作品:《西游之开卦修仙

    真武大帝宫,李海益与真武大帝一番秘议之后,满意而归。


    如今的三界,最大的事情,是西游。


    这是一场,三教九流同襄盛举的盛会。


    李海益是深度参与者,但并非主角。


    主角,永远只会是那个和尚,还有他那三个奇怪的徒弟,一匹白龙马。


    经过凤仙郡一战,孙悟空巩固了自己正法万灵众佛的佛位,修为大幅精进。


    只可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比之前大了不少。


    太乙金仙,依旧还是太乙金仙。


    只不过,太乙本源之中,属于混世四猴的本源,少了一分。


    属于孙悟空自己的本源,多了一份。


    菩提祖师收孙悟空入门,给了判词起了名:


    “打破冥顽需悟空”


    重要的,正是那颗心,他的路,就在心上。


    孙悟空感受着自己毫无寸进的修为,心中明白,成佛虽好,但若沉浸此道,怕是千百年,也难证大罗。


    习惯了《大品天仙诀》那飞速提升的精进法修行速度的孙悟空,并不想蹉跎岁月。


    可是真佛修行,需要功行具备,千功百劫,不断轮转印证,速成之法到达的,大都是歧途。


    “看来,我日后的重点,得放在觉心之道了~”


    孙悟空此念一出,彻底收敛了锋芒,和光同尘,打算当个明智的平凡和尚。


    猪八戒提前证了菩萨果位。


    也已经满意了。


    天蓬是坚定走混元之道的修士。


    其他的道途,都只是参考、护道而已。


    证得菩萨果位之后,也恢复了惫懒模样,打算当个贪吃的平凡和尚。


    如今,急的,是沙和尚了。


    陪着唐僧一路西行,历经万难,这都快到灵山了,自己依旧长进不多。


    靠着勉强积攒的些许功德,沙和尚艰难凝聚了罗汉金身。


    但再之后的修行,已然完全没了前路。


    毕竟,孙悟空有菩提祖师教。


    猪八戒有太乙金仙的底蕴。


    而他,前世也只是个真仙级别的卷帘大将罢了。


    重修证得正法真仙,已是侥幸。


    后面的佛门功法修行,半数来自《善日光明法》,半数来自唐玄奘。


    可无论哪一样,修的其实都是辟支佛法,不入真流。


    最高,也不过罗汉果。


    眼见两个师兄,一个成佛,一个成了菩萨。


    沙和尚,羡慕了。


    “虽说观音大士许了我,只要一路护师父到灵山,就能加封大职正果。原以为,是到了灵山得传妙法后证得,如今看大师兄和二师兄的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沙和尚挑着担,心中杂念纷飞。


    一旁的唐玄奘看出了沙僧的异样,缓缓开口问道:


    “悟净~僧行需知静,莫使杂念生。”


    被唐僧当头一句,沙僧脑中杂念,骤然消解大半。


    回过神来的沙悟净,转头对唐僧行了个佛礼。


    这是,他头一次真正感受到,唐僧是自己师父,而不是自己的保护对象。


    在这一点上,孙悟空和猪八戒,其实要比沙悟净醒悟的早的多!


    孙悟空是因为敬。


    他本就有法名,唐僧又给了个诨名,孙行者。


    其实,就是指明了适合孙悟空的修行之法。


    一路斩妖除魔,践行己志,终有所得。


    于灭法国,证道成佛。


    猪八戒是因为畏。


    唐僧收了猪刚鬣为二徒弟,依照排位,起了法名,为悟能。


    这是看出猪八戒拜入自己门下的诉求。


    他本就是天上真仙,自修其道,从没打算改弦易辙。


    拜入佛门,就是为了丰富些手段,多些见识、能耐罢了。


    因此,唐玄奘对孙悟空时严时松,对猪八戒容忍度则要高不少。


    可容忍度高,不代表没有底线。


    给他立下八戒,就是点明了此身底线。


    猪八戒接受了这个诨名,自然不会真的故意去犯。


    而沙和尚就不一样了。


    三个徒弟之中,数他底蕴最差,虽然有些战斗力,但真正的修行,实际却是从头开始。


    旁门左道之法证道,入了天庭为天兵。


    一路拼杀,成功被选拔为天将。


    后来被调在玉帝身边,担任卷帘大将。


    但说白了,也不过是比围杀花果山的那十万天兵天将之中的天将,稍高半级的小神罢了。


    是得了玉皇大帝赏识,这才有了被贬下界,以酷刑毁了旁门证得的仙躯,重塑根骨的机会。


    如今,孙悟空是行者,佛光缭绕,万僧祭拜,感恩其德。


    猪八戒是斋僧,香火和合,神光熠熠,众佛带喜。


    唯独他沙悟净,是一个能打些的真平凡和尚。


    正当唐僧师徒行路时,竹节山内九曲盘桓洞中,九灵元圣,睁开了双眼。


    “取经人来了,我的机会来了!”


    九灵元圣老气横秋,盘膝坐于洞中,闭目养神。


    跟着太乙救苦天尊修行,已过万年。


    九灵元圣,天寿早尽。


    太乙救苦天尊怜其苦功,惜其心正,给了他一个机会。


    故意留了一份轮回琼液给他的看守童子,打算给他延寿。


    童子贪宝,没有按照太乙救苦天尊的安排,自己一口吞了轮回琼液。


    此液玄妙,出自地府轮回,那童子栽倒,下凡投了黄狮之胎。


    九灵元圣不甘心命尽,挣脱枷锁,也下凡,入那六狮巢穴,竹节山内九曲盘桓洞,安了家。


    旁人入西游,是为求个长生。


    九灵元圣也是。


    但,旁的妖怪求长生,是想吃一口长生法肉,馋那唐僧肉。


    可九灵元圣求的,是九灵归元,逆溯本源,重证太乙。


    以妖圣之身,证道太乙,得个长生不死正果,这才是他的追求。


    长生法肉这等放出来的延寿诱饵,根本入不得他的眼。


    在取经人来之前,九灵元圣,已经修成六灵。


    对应的,正是那洞中六狮。


    裂魂入体,借体孕灵,是九灵元圣的天赋神通。


    剩下的三灵,当如何孕育,九灵元圣已经筹谋良久。


    他看上的,正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


    当然了,他一个妖圣,就算修行日久,神通无量,打败三人,未必不成。


    借体孕灵,却难。


    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办法。


    借宝孕灵。


    孙悟空三人,分别有一样性命交修的本命兵器。


    此兵器,足够九灵元圣,达成目标。


    天外,太乙救苦天尊睁开紧闭的双眼,叹道:


    “痴儿,愿你功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