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助杨逍遥突破(下)
作品:《综武:破戒就变强,女施主请留步》 法海回答:“正是。贫僧已经仔细勘察过,此地风水极佳,乃是世间罕见的宝地,这断崖正是安葬先人的上上之选。”
杨逍遥听后,微微点头。
他继续问:“那我父亲呢?您是从什么地方取来的父亲的骨灰?”
法海说:“那是一口三生棺,由一件珍贵灵器炼制而成,原本可保存尸身,可惜施主的父亲当年遭遇仇家毒手,身受重伤,肉身早已损毁,只能留下骨骸存于其中。”
杨逍遥神色一黯,随即问:“那我父亲的肉身,当年是不是也送来了这里?”
法海答:“是的。贫僧费了不少力气,才将施主父亲的遗骨送至此地。”
杨逍遥低声道:“我爹,死得太惨了。”
虽与父亲杨子雄相处不多,但那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人。一提到父亲,心头仍忍不住泛起酸楚。
法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说:“施主节哀。”
杨逍遥道:“谢谢您。法海大师,我想知道,这里的封印还能撑多久?”
法海迟疑了一下。
杨逍遥立刻察觉,语气一紧:“您别瞒我。”
法海咳嗽两声,略显尴尬:“贫僧不敢隐瞒。封印其实十多年前就已经松动,如今最多再有十天,便会彻底解开。”
杨逍遥听后,反而松了口气:“那就好。法海大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不急。贫僧还需一样东西,那就是血菩提。只有取得它,才能破开封印,施主也能顺利取得那枚玉玺。”法海说道。
杨逍遥略一思索,点头说:“好,我带您去找。”
两人随即深入青云山腹地。
走了片刻,杨逍遥四处张望了一下,没发现目标,便问:“法海大师,那株红叶草就在附近吗?”
法海说:“它生长在附近一棵千年老樟树上。只是……”
“只是什么?”
“那棵老树早已枯死,要想取得树心,恐怕并不容易。”
杨逍遥皱眉:“那该怎么办?”
法海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贫僧有办法。”
“什么办法?”
法海望着四周,缓缓开口:“这地方木气充盈,若用来滋养血菩提,效果必定远胜寻常环境,甚至能让它变得更加稳固与强大。”
杨逍遥闻言,略显惊讶地问:“法海大师的意思是,要在这里借助木气来培育血菩提?”
法海微微颔首,答道:“正是。”
杨逍遥皱眉道:“但这里的木气似乎并不浓郁,怕是难以支撑血菩提的生长吧。”
法海神色平静,说道:“施主有所不知,此处木气虽淡,却蕴含极为浓郁的生机。哪怕灵气稀薄,也能对血菩提起到显著的助长作用。”
听罢这番话,杨逍遥心中豁然开朗,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片区域的潜力。
此地木气虽微弱,却内藏磅礴生机。若能善加利用,或许真能孕育出一件旷世奇物。
杨逍遥随即问道:“那我现在该做些什么?”
法海道:“施主请坐下调息,贫僧会引导你调动体内功法,将这些木气吸纳进丹田。待你吸尽此处木气,贫僧便可借其生机之力,完成血菩提的种植。”
杨逍遥依言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开始运转心法。
刚一运行,便感到一股温润的木气缓缓流入丹田,仿佛春风拂面,让他精神一振。
法海站在他身后,神情肃穆,为他护法。
约莫半个时辰后,杨逍遥睁开双眼,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法海大师,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如何?”
法海嘴角轻扬,点头道:“施主不愧是天赋异禀,这短短时间,已将此地大半木气吸收殆尽。”
“竟有如此之快?”
法海淡然回应:“这只是初步表现,若日后遇到瓶颈,或者面临突破,吸收木气的效率还会更高。”
稍作停顿,法海继续道:“现在,贫僧会将残余的木气凝聚一处,助你彻底炼化。”
说罢,他右手缓缓抬起,掌心向外,结出佛印,口中念动真言。
紧接着,他双掌猛然一推,佛光如瀑般洒落,夹杂着一团团浓郁的木气,直冲杨逍遥体内丹田而去。
木气入体的瞬间,杨逍遥元婴骤然绽放金光,体内力量如潮水般翻涌,修为迅速突破桎梏,直冲玄仙之境。
片刻后,杨逍遥感受到体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大笑:“这样的力量太强了!法海大师,您果然神机妙算!”
法海淡然一笑:“施主已踏入玄仙境界,贫僧的任务也算完成,是时候离开了。”
“希望下一次相见,施主已是金仙之境。”
杨逍遥点头,语气认真:“法海大师,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
(完)
法海轻轻摇头,开口道:“命运由天安排,不到终点,没人知道我们下次相见是何时。”
杨逍遥听了,呆了一下,然后向法海深深鞠躬,说道:“法海大师,感谢您,如果有缘,我一定报答您的恩情。”
“阿弥陀佛,施主言重了,贫僧只是做分内之事,不必挂怀。贫僧这就告辞,施主请多珍重。”法海说道。
“大师,请稍等。”
法海停下脚步,转头疑惑地问:“还有什么事吗?”
杨逍遥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般,从怀里取出一条血红的项链,递给法海:“大师,这条血菩提,我想送您,希望对小妹的病有所帮助。”
“施主,这件事本就是贫僧该做的。”法海面带微笑说道。
“不,大师,这是我一点心意,请您一定要收下。”杨逍遥语气坚定。
法海微微点头:“既然施主诚意满满,贫僧恭敬不如从命。”
“感谢大师,祝您一路顺风。”
“也感谢施主。”
说完,法海接过了那条项链。
之后,杨逍遥陪着法海待了一阵,随后便离开去照顾妹妹。
法海静坐修行之时,突然,三名道士飞奔而来,将他团团围住。
三人之中,领头的是一位白发红颜的老道士,身穿灰白道袍,腰间挂着拂尘,左手握着拂尘杆,右手拿着一串檀木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