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渔村苏醒

作品:《修仙从青莲开始

    混沌、颠簸、撕裂般的痛楚席卷而来。


    意识沉溺在冰冷粘稠的泥沼中,不知过了多久,一丝微弱的光感刺破黑暗。


    随之而来的是木柴燃烧的噼啪声,还有那股混杂着鱼腥、海风、淡淡草药味的人间烟火气息。


    李牧歌艰难睁开眼。


    视线模糊许久才聚焦。


    低矮的茅草屋顶,糊着发黄泥巴。


    墙壁是粗糙木板拼接,缝隙透着微光。


    身下硬邦邦的木板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床单。


    简陋木桌上,一盏小油灯跳跃着昏黄火苗,映照出一个佝偻着背、正在小泥炉前熬煮什么的老妇人背影。


    他尝试动了动手指。


    钻心疼痛瞬间从四肢百骸传来!


    丹田处更是传来阵阵空虚和灼痛。


    强行撕裂空间、维持乾坤袋洞天、抵御虚空乱流的代价极其惨重。


    混沌青莲子金丹黯淡无光,表面甚至出现细微裂痕。


    原本浩瀚的法力十不存一,连神识都被重锤敲击过,探查范围压缩到极限。


    唯有怀中那小小的灰色乾坤袋,依旧冰冷沉重地贴在心口。


    传递着一丝微弱却真实的联系——里面数千生灵的气息虽然微弱,但都还活着!


    “咳咳…”


    他忍不住咳嗽起来,牵动内腑伤势,喉头涌上一股腥甜。


    “呀!你醒啦?”


    老妇人闻声,颤巍巍转过身。


    她脸上布满风霜沟壑,眼神浑浊却带着质朴关切,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


    “可算醒了!老天保佑!”


    “俺家老头子三天前出海收网,在礁石滩把你捞上来的。”


    “可吓坏俺们了!浑身是伤,跟被海怪撕过似的,就剩一口气吊着…”


    老妇人絮絮叨叨说着,端过来一碗黑乎乎、散发着浓烈草药味的汤水。


    “来,快把这药喝了。”


    “俺们村里赤脚大夫开的,治外伤内伤都管点用。”


    李牧歌看着那碗粗糙的药汤,心中五味杂陈。


    他堂堂金丹真人,青莲道主,此刻竟虚弱到需要凡俗草药续命的地步。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浑身无力。


    “别动!别动!”


    老妇人连忙放下碗,小心扶住他。


    “你这身子骨,得好好养!”


    “俺们这''望潮村''虽然穷,但管你几口饭食还是有的。”


    “你安心躺着,等老头子回来,给你弄点新鲜鱼汤补补。”


    李牧歌依言躺下,看着老妇人关切的脸。


    那久经战火、冰封的心湖,似乎被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一丝微澜。


    他艰难抬起手,从贴身储物袋残片里,摸索出最后几块下品灵石和一小瓶最低阶的固本培元丹药。


    “老人家…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他声音沙哑,将东西递过去。


    “这些…请收下…”


    老妇人看到那几块闪烁微光的石头和晶莹剔透的玉瓶,浑浊眼睛瞬间瞪大。


    连连摆手后退:“使不得!使不得!”


    “这…这是仙师用的东西吧?太贵重了!”


    “俺们就是顺手…哪能要这个!”


    “收下…”


    李牧歌语气坚决,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虚弱威严。


    “否则…我心难安。”


    他看出这老夫妇家境贫寒,这几块灵石,或许能让他们晚年好过些。


    老妇人见他坚持,又看看那诱人的“仙家之物”,最终颤抖着手接过来。


    小心翼翼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嘴里不住念叨:“谢谢仙师…谢谢仙师…俺们真是积了大德了…”


    接下来几天,李牧歌就在这简陋的渔家小屋里静养。


    他不再言语,大部分时间都闭目调息。


    竭尽全力运转《太乙青莲诀》,吸收着天地间稀薄的灵气,一丝丝修复着濒临崩溃的金丹和残破的经脉。


    老夫妇对他敬畏有加,每日送来简单的鱼汤饭食,不敢多问。


    七日后,李牧歌勉强能下床行走。


    虽然法力只恢复了一丝,金丹的裂痕依旧触目惊心,但基本的行动力总算有了。


    他谢绝了老夫妇的挽留,留下一个用岸边浮木简单雕刻、蕴含一丝微弱守护道韵的木符后,在清晨薄雾中,悄无声息离开了望潮村。


    站在村口简陋的码头上,回望那几间低矮的茅屋,李牧歌心中一片苍凉。


    曾经统御三十六岛、意气风发的青莲道主,如今孑然一身,法力尽失。


    丧家之犬。


    唯有怀中那沉重的乾坤袋,提醒着他肩头更重的责任——那数千条性命,青莲道统最后的火种!


    他辨明方向,朝着记忆中最近的一处有灵气波动的地方走去。


    步履缓慢却坚定。


    伤,可以养。


    力,可以复。


    只要火种不灭,青莲终有再开之日!


    跋涉三日,李牧歌终于抵达了一处名为“东临集”的沿海坊市。


    规模不大,远不及昔日青莲仙城的万一,但总算有了修士活动的迹象。


    街道两旁是低矮的石屋和木棚,售卖的多是些低阶符箓、粗浅丹药、海兽材料以及凡俗用品。


    修士修为普遍不高,练气期为主,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筑基初期修士,已是众人敬畏的对象。


    李牧歌收敛气息,将残存的法力波动压制到最低。


    一个落魄的散修。


    他寻了一处提供劣质灵茶和简单信息的茶摊,花了最后一块下品灵石,要了一壶最便宜的“海沫茶”。


    静静坐着,神识展开,捕捉着坊市里流动的只言片语。


    “…听说了吗?南边出大事了!”


    邻桌,一个满脸横肉、背着鱼叉的筑基初期壮汉压低声音,对着同伴说道。


    “南边?离咱们东极海远着呢,能出啥事?”


    同伴是个干瘦老者,不以为意。


    “远?惊天动地的大事!”


    壮汉灌了口茶,声音带着一丝惊悸。


    “青云宗!听说过吧?南域顶尖的大宗门!被灭了!”


    “四大魔宗联手,据说连山门都被打沉了!血流成河啊!”


    “嘶——!”


    干瘦老者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地上。


    “真…真的假的?青云宗…那可是有元婴老祖坐镇的庞然大物啊!”


    “千真万确!消息都传疯了!”


    壮汉拍着桌子。


    “据说还有内奸,不少附属家族都反水了!啧啧,那叫一个惨!”


    “现在南域乱成一锅粥了,魔焰滔天,正道剩下的几个大宗门都缩着不敢出头呢!”


    “我的天…这…这是要变天啊!”


    干瘦老者脸色发白。


    “幸好咱们在东极海,离得远…”


    李牧歌握着茶杯的手,指节微微发白。


    尽管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青云宗覆灭、山门沉沦的确切消息,那冰冷的绝望感依旧噬心。


    一张张面孔在脑海中闪过,最终化为一片血色的废墟。


    他强迫自己冷静,继续倾听。


    “南域是乱了,不过咱们东极海也不太平。”


    另一个茶客插话,是个消息灵通的掮客。


    “五大正道宗门——紫微书院、太玄道宫、伏魔寺、沧海龙宫、丹霞派。”


    “五大魔道巨擘——血影楼、天尸宗、赤焰魔宫、幻心宗、玄冥教。”


    “互相牵制,摩擦不断。”


    “听说最近幻心宗和玄冥教又在''沉星湖''那边搞事情,闹得乌烟瘴气,几个小家族都被灭门了…”


    “沉星湖?”


    李牧歌心中一动,这个名字被特意提及。


    “可不是!”


    掮客来了兴致。


    “那沉星湖深处有个''鬼哭岛'',以前是个小门派的山门,后来被一伙自称''七煞''的邪修占了。”


    “这帮人可真是无恶不作!”


    “劫掠商船,血祭凡人修炼邪功,抓捕女修炉鼎…把好好一片灵秀湖泊变成了人间鬼蜮!”


    “附近的''碧波潭''几次派人清剿,但那鬼哭岛地形诡异,水下暗礁密布,还有天然形成的迷踪雾阵,易守难攻。”


    “那''七煞''老大据说有金丹初期修为,手段阴毒,滑溜得很。”


    “几次都让他跑了,反而折损了碧波潭不少人手。”


    “现在也懒得管了,只要不闹得太大…”


    李牧歌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七煞?


    金丹初期?


    正好,需要一个合适的地方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