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如愿

作品:《双穿抗战:现代物资列装延安!

    天津脚盆鸡司令部内。


    香月清司中将手中的茶杯"啪"地砸在墙上,碎瓷片混着茶水溅了一地。


    “哈依!属下属下请求紧急增援!”牟田口廉的声音己经走调。


    “闭嘴!”的怒吼震得听筒嗡嗡作响,“我明天过来,要知道所有详情,一切。


    但凡有一句虚报,你就等着接受军法审判。”


    电话被狠狠挂断,牟田口廉手中的听筒“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八嘎!一个整编大队加上炮兵中队,竟然被支那军打得溃不成军,耻辱~~~”


    香月清司拍打着桌子咆哮,额头青筋暴起。


    参谋们屏息静气地站在一旁。


    作战地图上代表文字山地区的红色箭头己经被粗暴地打上了黑叉。


    “大脚盆皇军的尊严不容亵渎!”香月清司猛地扯开军装领口。


    对作战参谋吼道:“立即电令关东军神风特战队紧急驰援!”


    "可是阁下"参谋犹豫道,"特战队正在准备热河作战


    另外,竹下菌阁下有高度的自主作战权”


    “这是华北驻屯军的最高指令!”香月清司一拳砸在桌上,”告诉关东军司令部。


    这个队伍不除,平津战略无法推进。”


    第二天,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中午时陆凡找到了何继峰。


    一见面,他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何旅长,不知道方不方便告诉我,赵登宇将军的部队现在何处?”


    “赵师长?”何继峰愣了一下,“他带着32师在廊坊一带布防。怎么,陆老板认识赵师长?”


    “受故人之托,要见上赵将军一面。”


    陆凡没有正面回答,转头对张廷书下达指令:“下午出发廊坊。”


    “明白!我这就整顿队伍。”


    得到指令张廷书立刻小跑的离开。


    “这么急?”何继峰挠挠头,“要不我派个向导”


    “不必。”陆凡起身抱拳,“今日多谢款待,何旅长保重,他日再会。”


    离开旅部时,天空中正下着小雨。


    傍晚边,北平大兴郊外的土路变得格外泥泞。


    陆凡的保安队不叫苦不叫累,沿着乡间小道向廊坊方向疾行。


    突然间,稀疏、杂乱的步枪声响起。


    没一会儿,这声音被有序的三八大盖的脆响声碾压。


    阿福第一时间报告情况:“老板,东南方向900米有一个鬼子小队。


    “隐蔽前进,全歼敌人。”张廷书一挥手,整个队伍立刻散入路旁的高粱地。


    拨开层层青纱帐,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十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正依托一道矮墙抵抗。


    他们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老套筒、汉阳造,甚至还有几支猎枪。


    枪声稀稀拉拉,明显弹药即将告罄。


    而对面是一个标准编制的鬼子小队,约莫三十多人。


    李振山红了眼睛,一马当先:“他娘的!学生娃也欺负!”


    这个东北老兵最见不得这种场面,抄起机枪就是干。


    张廷书率先扣动手中的狙击枪。


    一声脆响,鬼子小队长的钢盔上突然多了个血洞。


    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李振山己经带着突击组从侧翼杀出。


    机枪火力全开,喷吐着火舌,瞬间扫倒了七八只脚盆鸡。


    "敌袭!"鬼子慌乱地调转枪口,却发现另一侧又杀出一队人马。


    85式冲锋枪的连发声如同死神的镰刀,所过之处鬼子成片倒下。


    短短三分钟,这个鬼子小队就被包了饺子,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学生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支从天而降的神秘部队。


    他们穿着从未见过的制服,手中的武器更是闻所未闻,战斗方式干脆利落得可怕。


    一个扎着短辫、满脸硝烟的女学生第一个反应过来。


    她拎着的砍柴刀不知何时己经掉在地上,跑到陆凡面前:“谢谢长官救命之恩!


    我是北平女师大学生林砚秋,这些都是我们抗战救亡团的同学。”


    陆凡打量着这个看似文弱却眼神坚毅的姑娘:"学生不在课堂读书,跑出来打什么仗?"


    "读书?"林砚秋擦了下脸上的黑灰,声音哽咽,“卢沟桥的炮声早把课桌震碎了!


    同学们死的死散的散,我们这些人,宁可战死也不当亡国奴!”


    她身后,十几个学生互相搀扶着聚拢过来。


    有人手臂负伤,用布条草草包扎;有人鞋子跑丢了,光脚站在滚烫的土地上。


    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和林砚秋一样,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长官!”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上前一步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能不能能不能收下我们?我们虽然没打过仗,但不怕死!”


    “胡闹!”李振山忍不住呵斥:“打仗是玩命的活儿,你们这些学生娃”


    “想!”十几个声音异口同声。


    林砚秋上前一步:“长官,我们虽然没经验,但我会急救,懂脚盆语;


    王明理是燕京大学化学系的,会做炸药;


    赵国强是体校的,力气大"


    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个同学的特长。


    陆凡看着这些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沉默片刻,转头对张廷书吩咐:"把缴获的武器发给他们。”


    “老板?”张廷枢有些意外。


    “既然要打鬼子,总得有个像样的家伙。”


    陆凡弯腰捡起一支三八式步枪,利落地退出弹匣又装上,“记住,枪口永远对着敌人。”


    学生们欣喜若狂,七手八脚地分起武器来。


    林砚秋却站在原地没动,她首视着陆凡:“长官,您还没说要去哪儿?”


    “廊坊,找赵登禹将军,打鬼子!”陆凡把三八大盖递了过去,“怎么,怕了?”


    “怕?”林砚秋突然笑了。


    她利落地给步枪上膛,动作竟有模有样,“去年军训时,教导团夸我打靶全校第一。”


    李振山忍不住多看了这姑娘两眼,嘟囔道:“倒是个好苗子”


    队伍重新开拔时,保安队多了十六个学生兵。


    他们笨拙地背着步枪,却走得昂首挺胸。


    陆凡回头看了眼斗志昂扬的学生,心里默念:“我一定尽我所能,让你们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