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这老太太够疯狂的,我都不敢这么押注

作品:《晚年死在狗窝里,赵老太重生了

    “我说大妈,您可别拿我逗着玩。


    今天我们集团老总来了,他正在办公室,还有经理也在。


    如果您一次真的买这么多,我可以帮您做个申请,还能更便宜一些。”


    赵老太道,“那好啊,那你帮我去问问吧。”


    “您稍等,先喝杯水。”


    赵老太坐在休息区,销售员小跑着来到了会议室。


    到了门口,他还没来得及敲门,手刚举在空中,就听见老总在训斥销售经理:“你是怎么搞的?


    这个项目早就开始了,一期的房子都建好了几十套,到现在才卖到七八套。


    你这离咱们集团预定的目标早着呢!


    我把你调到江城,就是希望你能起个好头,不是让你来当饭桶的。”


    销售经理低着头,语气低沉,“对不起,黄总。江城这个地方说来也怪,本地人都有房子,不太愿意买这种商品房,对这种小区还没接受。


    我想您再给我点时间,慢慢打开市场。


    之前有记者报道过咱们这个楼盘,原来开发前有坟,他们本地人忌讳这些。”


    那位梳着大背头、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拍着桌子道:“你不要跟我说这些,我不想听你任何理由,我只要结果!”


    老总一抬头,看见门口欲言又止的销售员:“你有什么事?”


    那销售员看着集团老总一脸威严,心中一紧,支支吾吾地说:“有、有个客户一次性买了一排房子,都是下面的一楼,还另外买了一套3楼。


    我想着是大客户,让经理亲自去跟他谈吧。”


    老总和销售经理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小李,你确定江城有这种客户?”


    “是的,经理,人就在休息区坐着呢。”


    经理看了一眼坐在会议室中间的黄总,向他投来征询的目光。


    黄总道,“你跟我亲自去看看,这种客户,是咱们项目的宣传案例!”


    黄总背着手,经理跟在后面。


    心里庆幸,这个好消息来得及时,不然还得被集团老总骂个狗血淋头,这可转移了老板的火力。


    由销售人员引导着,黄总刚到休息区域,一眼就认出来了,“咦,是你?”


    赵老太也站了起来,这人之前买过她的花瓶,还开车送自己回家一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真巧黄老板,你怎么在这?”


    销售经理和下属都看着黄总和老太太,从他们的对话中似乎听出两人认识。


    黄总伸手道:“咱们真是有缘分!这个小区就是我们集团开发的项目。


    当时送您回来,我特意绕过来看看项目进展,没想到从小李口中才得知是您买了一排房子。”


    赵老太握了握手,笑道:“我也不知道这个小区是您开发的,那可真是缘分。


    我觉得江城以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自己盖房子不如买现成的,以后房子肯定会涨价。”


    黄总有些尴尬,可嘴上还是客套。


    “老太太,我真佩服您,眼光太独到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惜本地人对房价敏感,觉得几百块钱一平方太贵,我们销售情况很不乐观。”


    随后黄总看向手下的经理和下属,“你们先忙去吧。”


    下面的人端来两杯茶放在桌上,经理连同其他人一同退了出去。


    “我真的很感谢您,在这艰难时刻对我们江城项目的支持。”


    赵老太道,“黄总,您不用感谢我,我只是出于投资考虑,顺便给我儿子买一套房子。”


    黄总道,“按照我们现在的政策,您一次性买这么多房子,我们给您打九折。


    说实话,这个项目在江城开展以来一直不顺利,到现在才卖掉七八套,还不包括您买的。


    后期投资,我本人都没多大信心了,不知道市场情况什么时候能好转。”


    黄总翘着二郎腿,身体靠在沙发上,满面忧愁,也不知道是说给老太太听,还是说给自己听。


    赵老太心想,上一世她清楚这个小区一开始销售并不好,便安慰道:“您放心,慢慢就会好转的。


    时代发展,人们一开始不能很快接受商品房,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说不定过段时间房子就一下子卖空了。”


    黄总呵呵笑道:“借你吉言,我跟您也投缘,实话跟您说,从省城到沿江的几个城市我们都有项目。


    这种建好再卖的模式,资金压力太大了。


    最近我跟江城的银行、省行都打过招呼,跑上跑下没有十次也有八次,车和别墅都抵押出去了。


    银行在我不缺钱的时候追着放贷款,我缺钱的时候一分都不多贷给我。”


    一通牢骚后,黄总突然觉得话太多了


    “哎,跟您说这些干什么,总之谢谢您,也算是对我个人的支持了。”


    赵老太听出来了,这个一向财大气粗的老板,最近手头似乎有点紧。


    她觉得这也是一次机会,未来房价只会越来越高,这批商品房哪怕囤在手里,将来也不愁卖,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知道你们现在还有多少资金缺口?”


    黄总用手理了理大背头,摆摆手:“这个跟您没关系,我刚才就是发发牢骚。


    沿江一次性上了十多个项目,建好再销售的模式资金周期太长。


    早知道,我就不对江城这种三线小城市投资这么早了。”


    赵老太道,“您误会了,我是想着,如果需求不大,或许我能帮您一把。”


    “你?”


    黄总摇了摇头,“我知道你手里应该有个一百多万,但远远不够。”


    “那您缺多少钱?”


    面对老太太的一再追问,黄总意外地看着她:“怎么,您打算帮这个项目注资,至少得需要这个数,三百万。”


    赵老太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就赌将来这房子一定能卖掉、一定会涨价。


    她手上还有30万,再加上省城的5套商铺、江城的那一排14套房子,还有股票不知道涨了多少。


    如果把房子全都抵押出去,再卖掉全部股票,或许能凑着试一试。


    “黄总,我文化不高,但我觉得您是个有魄力的人,将来必定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我想试试,如果能凑够三百万帮您注资,我不要房子,也不要利息,算这个项目的入股份额怎么样?”


    此话一出,拿着茶杯的黄总手僵在半空中,盯着赵老太笑道:“我没听错吧?”


    这一声笑,多少带点惊讶和不可置信。


    “我是认真的。”


    黄总道,“首先感谢您这么信任我。


    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把握这个项目能顺利进行下去,现在是进退维谷。


    有了你的鼓励,我也得重新振作起来。


    不过三百万不是小数目,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你家里的情况我不了解,但这笔钱就算凑够了,也可能牵扯到您的家庭和亲戚朋友。


    我劝您还是算了吧,我再去找找关系、托托人,看看其他银行。”


    赵老太道,“黄总,您是信不过我吗?


    这三百万我会想办法试一试,就看您同不同意。”


    现在房地产行情虽是朝阳行业,但人们还在观望。毕竟几百块一平对老百姓来说不便宜,他们担心一个月工资才买一个平方,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在赵老太的坚持下,黄总颇为感动。


    毕竟对方也不是年轻人,却这么信任自己,还要试着注资三百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换成他自己恐怕也不敢这么赌。


    “老太太,您要是真能出资三百万,这个项目除去成本,我按照投资比例给你分利润。”


    赵老太道,“好,您给我点时间。但之前看中的那些房子我暂时不能卖了,给我预留着。”


    黄总道,“没事,我先留着,反正现在也卖不出去。跟您说实话,来看的人不多,买的人更少。”


    赵老太起身离开:“我相信这些房子很快就会卖完的。”


    送到门口,看着她远走的背影,黄总暗生佩服。


    “这老太太真够疯狂的,就这魄力,我都不敢这么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