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等了半天没看到人
作品:《晚年死在狗窝里,赵老太重生了》 赵老太和林国英两个人拿到钱后,就来到了邮电局,赶紧把安装电话的费用结清了。
因为已经赶到下午3点多了,便被安排到后天进行安装。
回到家中,林国贵和林国富急忙迎上来问:“妈,怎么样了,钱有没有找到?”
国英抢先答道:“妈已经找到钱了,而且还把邮电局的费用结了,咱们后天就能装电话!”
“真的啊!”
林国富又惊又喜,激动地说,“以后咱们家也有电话了!
这样我就不用再跑到别人家去打电话了,太好了!
对了妈,您是在哪里找到钱的,我在街上把每一个角落都找遍了,愣是没找着。”
赵老太叹道:“这事说起来,咱们得好好感谢那位卖馒头的姑娘。
妈当时可能是弯腰蹲下来的时候,把装钱的信封掉在了她摊位旁边。
人家捡到后,不但没据为己有,还一直站在原地等着我回去找。”
“啊?”
国富满脸惊讶,“还有这种人,那这5000块钱可真是够惊险的!”
“是啊,”
赵老太点头道,“好了,今天算是虚惊一场。
以后妈再取钱,还是装在布包里比较妥当。”
国贵插话道,“妈,咱可得好好谢谢那姑娘。”
赵老太和大女儿国英互相看了一眼,嘴角都带着神秘的笑容。
赵老太说:“你不说,妈也知道。
以后咱们家的馒头,就天天吃这姑娘卖的。
另外,国霞明天上午我和你大姐出去办点事,可能会晚点回来,你提前把饭做好。”
“啊,去哪里啊,我也想去!”国霞连忙说道。
“你在家做饭就行,还有国富,你把衣服放洗衣机洗了。”赵老太吩咐道。
国富打了一个OK的手势。
“老妈放心,只要不用手洗衣服,这事交给我了。”
国霞还不死心,又问:“妈,您到底去哪里啊,我不想要做饭。”
“不行,你就要在家做饭,让国富帮你烧锅。”赵老太没多解释。
国富看着母亲和大姐的神情,总感觉两个人心里藏着事。
到了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国霞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她让国贵帮忙烧锅。
老三在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以后,坐在锅门口道,“你说妈和大姐出去有什么事?”
国霞系个围裙,手里正忙着。
“我怎么知道。”
此刻,赵老太和大女儿林国英,早在上午10点多就出门了,径直来到了昨天菜市场外面的那个位置。
这里是留给城里的散户摆摊,或是乡下人进城卖土特产用的。
在一群小摊小贩中间,赵老太并没有瞅见昨天那位卖馒头的姑娘,她对着林国英说:“你说是不是咱们来早了,她可能还在路上,没到呢。”
“可能吧,妈,要不您先去那边坐会儿休息一下,咱再等一等。”国英提议道。
“好。”
赵老太往前走了几步,在一个石凳上坐了下来。
看着街上人来人往,赵老太的目光在每一个年轻女性身上搜索,可都不是昨天见到的那位姑娘。
她抬头看了看太阳,眼看就要到正午饭点了,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人要卖馒头,按理说早就该来了,怎么今天不见踪影,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随着中午临近,街上的人陆陆续续回了家,行人越来越少。
赵老太依然期盼着那位姑娘能出现在昨天的位置,可结果却让她失望了。
一直等到12点半,还是没见姑娘的身影。
国英劝道:“妈,要不然咱们先回去吧,说不定明天或者后天那姑娘就来了呢。”
赵老太从上午10点一直等到12点半,始终没见卖馒头的姑娘来,只好叹了口气说:“哎,算了,明天再说吧!”
林国富坐在家里面,看着大厅墙上摆着的钟表,已经快要一点钟了。
这他大姐和母亲两个人出去以后啊,就没有回来。
他有些等不及了:“国霞,你要不去看看咱妈去哪里了,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我都快饿过头了。”
国霞道:“我哪知道,你怎么不去看看?”
“我是你三哥,使唤不动你是吧!”
国霞道:“我不听,我只听我妈的。”
两个人正在拌着嘴,林国霞看见自己的母亲和大姐走进了院子里。
“妈,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
“饿了吧,开饭。”
这些人才开始正式吃午饭。
其实昨天那位卖馒头的姑娘,她本打算今天再蒸一锅,前往江城来。
可就是在昨天晚上和面的时候,邻居家有个媒人要介绍相亲对象,这就把那个卖馒头的女孩给介绍了过去。
两个人今天刚好见面,女方的父母也没有出去,所以赵老太等了半天,还是等不到人。
相亲的男方被媒人直接领到了院子里,看到她家这穷破落相,心里面早就否定了这门相亲,但还是按照流程给媒人一个面子走完了。
送走了男方那头后,孙大炮对着媒人道:“我们家就是这种情况,孩子他妈还吃着药,反正咱也不能隐瞒什么。
他要是觉得合适,我闺女就嫁,咱也不能去挑人家,根本没有什么资格。
慧茹又不是村里的明芳,长得那么洋气,我们家条件也不如人家。”
媒人当场就委婉的回了一句:“男方说再考虑一下。”
孙大炮也知道,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好,三间房子,上半部分还是用土坯盖的,只有地基往上一小半埋着一点红砖。
等媒人走后,孙慧茹面对父亲道:“爸,我不想相亲了,咱们家的条件,结了婚也是拖累人家。
我妈还有这慢性病,以后我就给你们养老送终,我不嫁人了。”
“傻闺女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一直在家里怎么行呢,那不让人笑话成了老姑娘。”
孙大炮惭愧的看着女儿:“是爸没有本事啊,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都嫌咱家穷,你说也不会拖累他们,
你是嫁过去,也不是我跟你妈嫁过去。
我要是有孙建民那个本事啊,或许你和明芳一样,也能找个城里的相亲对象。”
原来这个卖馒头的姑娘和孙明芳就在一个村庄,两家人住的也不远,隔着一条巷子和墙头。
但两个人的家境却截然不同。
虽然同在一个村里面,孙建民靠着做小生意,手里面有几个闲钱,盖了三间瓦房,还有一个大院子。
反倒是孙大炮家,院墙还是那种土坯墙,大门也是那种木板硬拼起来组合在一起的,冬天北风一吹,呼呼的往里面灌。
孙慧茹道:“爸,你说啥呢,我哪有明芳姐那个本事啊,
我长得也不如她,也不会像她能说会道的。
人家城里人凭啥看上咱家里的条件,咱们是乡村里的人,就长在土里,
老老实实的在这边生活,我没敢想过往城里去,也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