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样,我再追加十万
作品:《晚年死在狗窝里,赵老太重生了》 到了晚上,赵老太还是不放心,想知道国霞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她又给小卖部打去了电话,“是我。你能不能帮我去问一下,国霞那边是什么情况?我一个人在金陵,总是胡思乱想的。”
陈老太道:“没有领成结婚证,你放心吧。
国英路过我门口的时候,把这事都说了。
我白天看见国贵啊,骑着个车子,一个人回来了,好像不太高兴。”
听见没结成婚,赵老太心里松了口气:“那就好啊,谢谢你了。
别管他,这个臭小子过几天就好了,那我就先挂了啊。”
在招待所又住了一天,赵老太给那个杨教授打电话,对方终于回到了金陵,让她明天上午9点钟带着那个葫芦瓶,直接到大学里面找他。
次日,她收拾收拾,将那个葫芦瓶装好,办了退房手续。
想着今天总算能回去了,在这住了一两天,顺着上面的地址,赵老太找到了杨教授的办公室。
一开门,赵老太看到一个约莫50多岁、地中海发型的男人坐在办公桌前。
她挎着个皮包,问道:“你好,您就是杨教授吗?”
对方一抬头,见有人来了,赶紧站了起来:“是我是我。”
他将手中的报纸放下以后,便道:“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的时间了。”
“哎,哪里哪里,”
赵老太道,“我还要感谢你帮我鉴定这个东西呢。”
她从皮包里面把那个葫芦瓶取了出来,递给了杨教授。
对方拿起眼镜戴上,又从抽屉里找到了放大镜,迎着光线仔细观看着。
没过一会,他嘴里说道:“好东西啊!我想问一下,你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赵老太道:“买的。”
这个东西值不值钱,是不是真的?”
杨教授把那个花瓶放下以后,笑着道:“是真的。
我研究元代瓷器几十年了,你这个我一上手就看出来了。
它本来有一对的,你这里有一只,我的一个朋友那里也有一只。”
赵老太好奇地问道:“那你说这个东西它能值多少钱呢?
刘专家说起码要值七八十万,是不是啊?”
杨教授道:“何止七八十万,我这么跟你说吧,前年在港岛拍卖了一件和这个花瓶一模一样的,你猜多少钱,要120万。”
赵老太听见120万,眼前一黑,对她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90年代的时候,万元户还是大家都挺向往的,这么个东西能值120万,那她这一辈子吃穿也不愁了,而自己只花了100多块钱不到。
她试探性地问道:“真能值那么多钱?”
杨教授道:“这个东西是古董,不是普通的花瓶啊,它是有历史文化沉淀的,你多少钱买的?”
赵老太没敢说实话,其实是100多块钱买的,只是随口道:“十多万吧。”
“你赚了啊!”
杨教授说,“我朋友收藏了一只,请问你这个卖不卖?
我想他知道了一定会感兴趣,刚好能凑成一对。”
“卖,怎么不卖?”
赵老太连忙说,“你朋友能出多少钱?”
“这样吧,我给他打个电话,你和他谈。”
杨教授道,“他是港岛来我们金陵投资房地产的,我相信他出的价格不会低于拍卖的价格。”
半个小时以后,一辆虎头奔停到了金陵师范大学的停车场,走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梳着大背头,夹着一个皮包,匆匆赶到杨教授的办公室。
一开口,他就道:“雷好啊。”
赵老太和他握了一下手。
杨教授主动介绍道:“这位就是黄老板,是个瓷器爱好者,也喜欢收藏。
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她手上有一只葫芦瓶,和你那只一样。”
黄老板一眼就被桌上的瓶子吸引住了,他探着头凑过去,激动地说:“我可把你找到了!
我就知道这是一对,之前在好多古玩收藏店打探,都没找到剩下的那一只,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杨教授道:“我也是碰巧发现了这一只葫芦瓶,跟你那只一模一样。
我记得历史上本来就有一对,所以才赶紧叫你过来。”
黄老板看向赵老太,直接开口:“这样,我出120万,你把这个瓶子卖给我,怎么样?”
“啊?”
赵老太听见这个数字,还是惊得叫了出来。
在他们江城,估计没几户人家手中能握有120万,而这个瓶子,她基本上只花了一百多块钱。
见赵老太没有立刻答应,黄老板又开口道:“这样吧,我再给你加10万,130万!
你把这个瓶子卖给我,我是真喜欢,刚好能凑成一对,行不行?”
赵老太心中大喜,其实120万她都愿意,现在又多加了10万,看来眼前这人是真的财大气粗。
她连连点头道:“行行!我从江城特意坐车过来,就是想让杨教授帮忙鉴定一下这瓶子。
留在我手里也没什么用,既然你喜欢,我又能拿到钱,就成人之美。”
黄老板道:“你是从江城过来的,正好,我接下来也要去江城,不如你帮我带个路?”
杨教授接过话道:“黄老板这是要去江城考察投资。
您应该是坐班车过来的吧,让他的车顺路送你回去,也方便些。”
赵老太连忙道谢:“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太麻烦你们了。”
黄老板笑着说:“没关系的啦。
这样,我现在就让人把130万汇到你的卡上,等下中午我们一起吃个饭。”
当再一次把那存折交给赵老太的时候,上面的数字多了好几位。
吃完饭后,赵老太买点水果和其他的东西让杨教授带回去,尽管他一再推辞,赵老太还是坚持,不能让人家白白鉴定一下。
她跟着这位港岛来的黄老板坐上了这辆虎头奔,朝着江城赶去。
其实上车前赵老太内心还是犹豫了一下,毕竟这个黄老板她不熟悉,身上还带着一百多万的存折。
可转念一想,既然他和杨教授认识是朋友,那也不必要太担心。
黄老板让司机开着车,自己和赵老太坐在后排,随意聊了起来。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赵老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一个老婆子,做什么工作,无业呗。”
“哦,我很看好你们江城的发展啊,我们在金陵和江城马上都要投资一批房地产项目。”
赵老太道:“那我们江城欢迎你,不过我们这个地方和金陵不能比,人口没有那么多,经济也没有那么发达。”
黄老板道:“没关系,现在开放的力度这么大,我相信江城是一座沿江城市,非常具备潜力。”
赵老太本想让他送到江城汽车站,把自己放下来。
但这个黄老板非常热情,执意要把她送到家门口。
就在车辆拐过大路的时候,一群公鸡和鸭子探着头,匆匆从路中间横过去。
那辆虎头奔不小心碾过一只鸭子,但坐车里面的黄老板和赵老太并没有发现。
此刻,放学的林小亮和同龄的很多小孩子背着书包,在马路上一边玩一边往家赶。
突然一个同伴道:“小亮,这不是你们家养的鸭子吗?”
看着地上被碾扁的鸭子,林小亮道:“这不是我们家的,我们家的鸭子没有这么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