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周令仪和周维则
作品:《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周译低声俯在林知微耳边,声音尽量放得轻柔:“饿了吗?要不要吃点东西?”
林知微虚弱地摇摇头,睫毛轻颤,闭上眼睛。她刚才强撑着,只是想睁眼看看孩子,如今精神一放松,整个人更是透着疲惫。
许茹心疼地替她掖了掖被角,叮嘱周译:“让她睡一会儿,别吵她。”
外头的走廊传来一阵脚步声,大伯林明远和伯母姜澜匆匆赶到了。
两人神色间还带着担忧,一进门便先去看林知微的情况。听说只是累了,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可很快,他们的目光便被一旁襁褓里的两个孩子吸引。
姜澜俯下身,看着襁褓中安静的小脸,眼神不由自主柔和下来:“天哪,长得真秀气。”
林明远忍不住笑:“龙凤胎,倒真是稀罕。”
他随即转向许茹,“照顾孩子的阿姨找好了没?”
许茹点点头:“找了一个有经验的阿姨,家里还有宁远和小周帮着,应该够了。”
话音刚落,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哭声——是姐姐。紧接着,弟弟也跟着张开小嘴,哇哇地哭了起来,小小的身子在襁褓里动来动去。
“哎呀,该换尿布了。”许茹一看,就立刻吩咐。
周译立刻起身,动作干脆利落地把随身的大包翻开,从里面取出姑姑从香港带回来的尿不湿。
他拆开包装,第一次上手,难免显得有些生疏,手指僵硬,动作却格外专注。他小心翼翼地解开襁褓,把小小的身子翻过来,动作缓慢又谨慎,生怕磕着碰着。
林明远在旁看得暗暗点头,姜澜则忍不住笑:“小周这手法,倒像个有经验的老父亲了。”
很快,尿不湿换好,孩子重新裹进襁褓,哭声逐渐停下。两个小团子软软蜷在一起,像是彼此安抚。
病房里的空气一下子又安静下来,只余下淡淡的奶香和轻轻的呼吸声。
“名字,可起过了?”姜澜忍不住开口。
林宁远神情一肃,缓缓道:“起过了。女孩儿就叫——令仪,男孩儿叫——维则。”
“周令仪,周维则……”林明远轻声念了两遍,忍不住笑起来,带着几分赞许与欣慰,“好名字。”
林知微在医院里足足住了三天,才终于顺利出院。
这三天里,她几乎没有真正合过眼,两个孩子一哭,她心就跟着一紧。虽说有护士和母亲帮衬,但只要孩子稍微闹腾,她总是第一个惊醒。
林知谦早早把车开到医院门口,隔着车窗就看见妹妹和妹夫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出来。
他连忙下车迎上前,动作比平日里沉稳了许多,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里的姐姐,又弯腰伸手去摸了摸弟弟的脸,声音压得极轻:“安安,南南,咱们回家喽。”
两个孩子的小名已定:姐姐叫“安安”,弟弟叫“南南”。大名端方雅正,小名却带着软糯的亲昵,喊起来带着几分烟火气。
回到家没几天,林知微便深刻体会到了“两个孩子翻倍的操心”。
她原本盘算着,出院后能渐渐恢复学习节奏,利用喂奶的间隙和孩子午睡的时间翻书、做题。
可事实却是,安安和南南就像心有灵犀似的,一个刚睡下,另一个就哭;弟弟刚哄好,姐姐又要换尿布。夜里更是轮番醒来,她和周译几乎没有整块的休息时间。
有时候,她正拿起书准备看一会儿,奶声奶气的哭声便从摇篮里传来,书页刚翻开的那点劲头,瞬间被打散。
林知微心里着急,却也没法抱怨什么——她知道孩子更需要自己。可心里对高考的牵挂,也一天比一天沉重。
林宁远如今也不似先前那样,每天都能守在家里。招生方案已正式确认,清华方面正在商讨各系招生计划、未来课程安排与人才培养方案,他常常清早出门,晚上才归。
于是,林知微和周译商量后,决定再请一个阿姨回来帮忙。
许茹也点头:“这样最好,不然孩子都照顾不好,你们也没法安心做自己的事。”
林宁远沉吟片刻,也同意了。他看得出女儿和女婿心里还惦记着学习,而自己和妻子,白天都要去上班,一个阿姨,确实顾不过来两个孩子。
所幸家里房屋宽敞,两侧各有厢房,足够腾出房间来安置。
就这样,两个孩子也算有了“专属看护”。一个哭闹时,不至于影响另一个。
而林知微和周译,也终于能抽出时间,重新把复习的书本拿在手里。
十一月初,北风一阵紧似一阵,院子里的枯叶被吹得满天飞舞。屋子里炉火正旺,映得墙壁都泛着暖意。
周译心里盘算着该回一趟县城。他早已决定参加高考,报名是第一步,容不得耽搁。
那天晚上,两个孩子都刚喂过奶,安安和南南睡得安稳。林知微靠在床头,怀里还抱着书本,听见他提起要回县城报名的事,不由得抬头:“你是打算报完名就回来?”
周译点点头,把火炉拨了拨,低声道:“嗯。报完名回来,等考试那几天再过去。不然我这心总悬着,不放心你和孩子们。”
林知微心里一暖,看着他眼底的认真。她轻声问:“那……你要不要回一趟秀水村告诉爸妈?毕竟孩子都已经出生了。”
这话一出口,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火炉里偶尔迸出的噼啪声。
周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摇头:“还是等高考结束再说吧。”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透着慎重,“现在说出去,他们肯定要闹着来北京看孩子,或者干脆非让咱们把孩子抱回去。咱们这边忙不过来,要是他们真闹起来,我们都没时间也没精力应付。”
林知微想了想,也点了点头。她不是没见识过周母的性子,若真知道自己抱上了孙子孙女,八成能当场就往北京跑来。
“你说得对。”她轻声附和,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膝头的书页,“等高考结束,一切安顿下来,再慢慢跟他们说。到时候孩子也大一些,不至于这么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