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 章 书院谈合作
作品:《后院通古今后,我暴富了》 脸上带着明显的心虚。
她就是个小孩,她也不知道啊!
车子缓缓向前挪动。
快要到她们时,王大妮说道:“夏夏姐姐,实在不行,咱们搬出宋大人来吧,说不定能好使。”
“先看看!”
毕夏话音刚落,士兵低头往车里看了一眼,然后招了招手让她们赶紧走。
“什么情况?”
“不知道啊!”
三个人都莫名其妙的。
直到入了城,她们还有点懵懵的。
“姐姐,他们不会是认识咱们的车吧?”韩清甜说道,“是不是咱们的车在城里出现过?”
经过韩清甜提醒,毕夏才猛然想起来,墨影租过几天,没想到墨影的影响力这么大,连守城的士兵都给他面子。
问了当地人,来到房子所在的地址慕华巷。
房子是三进的大宅院,最近才修整过,里面干净整洁。
房子很大,毕夏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锁上门,毕夏对韩清甜说道:“这房子我不打算住。”
几个人都静静的听着,想听她有什么打算。
王二妮和王二勇懵懂的眼神看着她,毕夏抬手轻轻抚了抚两人的头顶,然后抬眸看向王大妮,说道:
“之前我跟你说过要把读书的价格打下来,既然已经开了头,我就不想半途而废。”
“这件事固然有报复宋掌柜的原因在,更重要的是,我想让读书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这里的人想要读书太难了,笔墨纸砚都很贵。”
“别的我可能做不到,但是让每一位想要读书的人都能买得起笔墨纸砚,还是可以做到的!”
“说得好!”一道儒雅的中年男音在身后响起。
毕夏回过头,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
“山长大叔,是你呀!”王大妮对着中年男子说道。
“呵呵,小姑娘,你怎么也在这呀?”山长微微笑着,说起话来和蔼可亲。
“我跟夏夏姐姐来看宅子,这个就是我夏夏姐姐,笔墨纸砚和印刷的书籍都是夏夏姐姐提供的。”
王大妮嘻嘻的笑着,跟山长介绍毕夏。
“还有哦,那些吃食也是夏夏姐姐提供的哦!”
说到这些,王大妮一脸骄傲,比是自己做的还骄傲。
跟山长介绍完,又向毕夏介绍道:“夏夏姐姐,这就是我跟你提到过的山长大叔,他是东阳书院的山长,就是找咱们印书的那位。”
山长审视一番毕夏,点了点头,“毕姑娘好生令人佩服。”
“您太客气了!”
“刚才姑娘的话我都听到了,姑娘有什么打算吗?”
毕夏回头看了眼宅子,笑了笑,说道:“让山长见笑了,只有一个不成熟的设想,能不能实现还不一定呢。”
“我的想法是把这里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书城,同时提供笔墨纸砚及周边,当然都是平价的,就像提供给书院的一样。”
“好!!!”山长捋了捋胡子,“毕姑娘方便去书院坐一坐吗?”
毕夏点头,“可以!”
东阳书院依山而建,拾级而上,每约百阶一组建筑群,共计三组建筑群。
“毕姑娘有没有兴趣承接书院的膳堂?”山长说出这话,无奈的笑了笑:“自从前面的街上摆了吃食的摊子后,膳堂吃饭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学子们的嘴都被那些吃食养叼了。”
“请问书院多少学子?”
“全院共计346人!”山长骄傲的说道。
他来主持书院之前,东阳书院只有百余人,现在已经扩张了三倍,这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
这个人数,毕夏觉得太少了,比华夏国的一个小学人数还要少。
“膳堂是免费,还是学生自费?”
山长:“书院有自己的学田300余亩,近田由学子耕种,产出的蔬菜、粮食全都用于书院,中田和远田由佃户租种,另外县衙每年也会拨一部分款项。”
“这些除了支付工钱外,还要修缮院舍、购置物品,可用于膳堂的不足一半,所以学子用餐还是要交一部分费用的。”
毕夏:“书院年收租能有多少?”
山长沉默了一会,让负责掌管书院财务的人员来回答。
“学田用于出租的一共245亩,每年收租不足150石,主要是小麦和大豆。”
实际上掌财这还是往多了说的,实际上也就120多石。
毕夏之前了解过,雪霁王朝的1石等于120斤,这里的粮食产量一亩地也就1石左右。
海城农学院的教授们研究过这里的土壤,土地肥沃,蕴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这一点从白白菜和苦苦菜的产量就能看出。
粮食的产量之所以这么低,毕夏怀疑还是种子问题。
150石,相当于一亩地的年租金才140块钱,跟白捡的似的。
“学田离的远吗?”
“有远有近,近田就在书院5里处,毕姑娘要去看看吗?”
“先看看膳堂吧,看完膳堂再去看学田。”
“也可,请——”
毕夏一行人在山长及几位夫子的带领下穿过讲堂,来到一处偏院。
这一幕恰好落入学子们眼中。
“大哥,咱妹妹怎么来了?”
孔昭明坐在讲堂的最后排,拿笔端戳了戳前排的张志贤。
他们不认识毕夏和韩清甜,却是认识王大妮的,她现在可是全书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我一直跟大家在一起,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我哪里知道?”
夫子敲了敲桌案,对着后排说道:“再扰乱课堂纪律就给我出去面壁!”
孔昭明蹭的站了起来,说道:“夫子,您消消气,学生知道错了,现在就去面壁!”
说完,拿上书本就离开了讲堂。
夫子:“……”
孔昭明的一众小弟们还在疑惑他今天怎么这么听话,就见他拿着书本,猫着腰溜走了。
小弟们恍然大悟,还是孔昭明厉害啊,还可以这样逃课的?
膳堂不过百余平,听山长说书院平时只提供素食。
素食收的费用极低,一餐也就3文钱,即便如此,还是有学子交不起。
为了将膳食费用再降低,山长来主持后就增加了荤食。
如果想吃荤食,就要加钱自己购买了。
这样一平衡,将素食的费用降到了2文钱。
孔昭明躲在一栋建筑后,只露出半颗脑袋,远远的看着她们一行人进了膳堂。
“孔哥,什么情况?他们怎么进了膳堂?这离用膳时间还早着呢!”
孔昭明一低头,一张大脸出现在他眼前,“你怎么也偷跑出来了?”
“不光我,还有他们?”小弟指了指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