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简直是白菜价
作品:《伺候小三月子?她搬空金库嫁首长》 一处是她陆续捡漏收来的那些古董。
虽然现在看不出太大价值,但她一直留意着,觉得它们蕴含着时光和历史,未来或许有机会重放光彩。
另一处,则是她从孟琴琴家搬来的那几大箱子宝贝。
从那里面随便拿出几件,都足以让她和妞妞立刻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力,但陆晚瓷只是想了想。
不能动,至少现在绝对不能!
其一,她怕产生惰性。
习惯了不劳而获、轻易就能挥霍的生活,会磨灭她的斗志和辛苦积累的一切。
她不想变成那样的人。
她享受这种脚踏实地、一点点积累财富的过程,这让她感到踏实和骄傲。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太大!
如今风声多紧?敌特、走私、清查来历不明的资产……孟琴琴一家怎么倒台的?就是因为牵扯进了这些事里!
她若是突然拿出那么多明显不属于这个阶层该有的珍贵物件,太扎眼了!
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别人“我有问题”!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财富,而是催命符了。
她绝不能为了一时的享受而引火烧身,毁了自己和妞妞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
所以,她决定继续隐藏这个秘密。
那些宝贝,就让它们在空间里继续沉睡吧。
等以后和厉墨霆的关系真的稳定了,足够亲密和信任了,或许可以告诉他空间的秘密。
他是军人,立场坚定,见识也广,一定能给出最稳妥、最安全的处理方案,既不浪费这些宝贝的价值,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她们的安全。
……
第二天,陆晚瓷安顿好妞妞,再次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年关将近,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但许多摊主也准备收摊回老家过年了,往往要等到过了元宵节才会重新开张。
这是延续多年的老传统,年味儿十足,但也意味着货源会紧张一段时间。
陆晚瓷空间里囤的布消耗得飞快,必须趁现在多囤一些。
有了空间这个“移动仓库”,她根本不怕买多,只怕不够卖。
她打算囤足料子,过年期间正好安心在家带妞妞,同时多赶制一些成品出来。
她熟门熟路地来到布料批发市场,精打细算,挑着质量好又实惠的料子买了好几大捆,趁着没人注意悄悄收进空间。
看着空间里堆积如山的各色布料,她心里踏实无比。
时间还早,她又拐去了那条熟悉的古玩旧货街。
这里相对冷清一些,但好东西往往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她如今手握“巨款”,底气更足,想着趁年前再淘换点好东西存着,等以后升值。
她看似随意地闲逛着,意识却早已沟通空间,无声地扫描着那些蒙尘的旧物。
很快,她在一个摊位前蹲下,拿起一个沾满污垢、看不清本来面目的铜制香炉。
一看摊主就是个不懂行的,只觉得这玩意儿破旧占地方,开口就要五块钱。
陆晚瓷运用空间能量稍稍感知,便知这至少是个清中期的仿宣德炉,工艺不错,只是被污垢掩盖了。
她面上不动声色,还价到三块五,摊主觉得赚了,爽快答应。
她又走到另一个摊位,看中了一摞旧书,摊主觉得都是废纸,按斤卖,两毛钱一斤。
陆晚瓷发现,其中一本封面破损的《论语》内页纸张和墨色非同一般,夹杂着浓郁的能量气息,很可能是明版。
她爽快地买下了整摞书,花了不到一块钱。
摊主高兴地清理了“垃圾”,她也捡了大漏。
就这样,她一路走,一路悄无声息地捡漏。
她出的价格在摊主看来都很公道,甚至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毕竟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就是破旧玩意儿。
而实际上,真正占了大便宜的,是拥有“作弊器”永远不会看走眼的陆晚瓷。
这种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的交易,让她心里暗爽不已。
逛得差不多了,她正准备离开,听到旁边两个干部模样的人在低声交谈:“老张,你真把那院子买下了?”
“嗯,买下了。虽然现在看着旧,地段好啊!临街!我先租出去收点租金,等过几年政策再明朗点,或者家里孩子大了,收拾收拾自己用也行!”
“还是你有眼光,这房子是实打实的东西,跑不了!比存银行里增值快,更比捣鼓那些说不准的古董实在多了!”
陆晚瓷茅塞顿开。
对啊!买房!
光想着囤古董等升值,但古董变现需要时机和渠道,也存在不确定性。
房子不一样。
尤其是临街的、地段好的房子。
就像那人说的,是实打实的不动产!
可以租出去赚稳定的租金,可以自己开店扩大经营,就算以后想卖掉,也绝对是保值增值的!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抑制不住了。
她推着自行车,开始留意有没有出售房屋的信息。
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心思到了,她还真在一个胡同口看到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小院出售,价格面议”,后面还留了个地址。
她顺着地址找过去,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四合院,位置不算中心,但离主街不远,闹中取静。
院门虚掩着,她敲了敲门,一个穿着旧棉袄、愁容满面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同志,您看房?”男人打量着她,眼里带着点期盼。
“嗯,看看。”陆晚瓷点点头,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院子不大,标准的四合院格局,但有些破败,显然很久没人好好打理了,但主体结构看起来还算结实。
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倒座房也可以利用。
最重要的是,它临着胡同,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开个不小的店面。
陆晚瓷心跳加速,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可以买来,全部租出去,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她故作平静地问:“这院子……您打算卖多少钱?”
男人叹了口气,伸出两根手指:“两千块。不瞒您说,家里老人生病急用钱,要不然真舍不得卖这祖宅。”
两千块!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块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但陆晚瓷知道,这个价格对于这样一个四合院来说,简直是白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