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把全村都变成兵营

作品:《亮剑:我的政委是毒士

    李云龙一脚踹在指挥部门槛上,骂骂咧咧地走进来。


    “邪了门了!”


    赵北正对着沙盘,闻声抬起头。


    “什么事,把你李大旅长难住了?”


    李云龙抓起水壶,咕咚咕咚灌了一气,抹了把嘴。


    “老赵,我刚才去后方转了一圈,发现个怪事。”


    李云龙皱着眉头,脸上全是想不通的神色。


    “咱们根据地的老百姓,一个个跟丢了魂一样,眼睛都红了。”


    “我问他们咋了,他们也不说,就问我仗打得怎么样,还缺不缺人手。”


    “那架势,比咱们这些扛枪的还着急!”


    赵北放下手里的木炭,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走,去看看。”


    两人刚走出指挥部,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院子外面,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不光是青壮,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孩子的妇人,甚至还有一群拿着红缨枪的半大孩子。


    他们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东西。


    锄头,铁锹,镰刀,菜刀。


    他们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几百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从屋里走出来的赵北和李云龙。


    那眼神里,有焦虑,有不安,还有一种被逼到绝路上的狠劲。


    一个拄着拐杖,胡子全白了的老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他是附近村子的村长,德高望重。


    “李旅长,赵政委。”


    老人的声音沙哑,却很稳。


    “我们都听说了。”


    “鬼子要来,要把咱们这片地,翻个底朝天。”


    李云龙刚想开口安慰几句。


    老人却把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


    “我们不问别的。”


    “就问一句,这仗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他身后的一个壮汉,把手里的铁锹往地上一戳,瓮声瓮气地吼道。


    “旅长!给我们发枪吧!”


    “俺们烂命一条,跟小鬼子换了,不亏!”


    “对!发枪!”


    “跟他们拼了!”


    人群一下子骚动起来,所有人都往前挤,一张张被风霜刻满皱纹的脸上,全是豁出去的决绝。


    李云龙被这股气势顶得心里一震。


    他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却挺直了腰杆的乡亲们,一股热血直冲脑门。


    他猛地跳上旁边一辆卡车的车斗,居高临下地看着所有人。


    他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扯着嗓子,用最大的声音吼道。


    “乡亲们!”


    “前两天,刚分到手的地,热乎劲儿还没过吧?”


    李云龙指着脚下的土地。


    “刚盖好的房,还缺点啥不?”


    他指着不远处那些冒着炊烟的屋顶。


    “告诉你们!”


    李云龙的声音像炸雷。


    “小鬼子,就是来抢这些的!”


    “要把咱们刚过上的好日子,全给毁了!要把咱们的婆娘娃子,再拉回去当牛做马!”


    人群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突然李云龙看着下面的百姓咧开嘴,笑了。


    “不怕死的可以跟老子上战场!”


    “但是你们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可以做!”


    他伸出粗壮的手指,指向人群里那些精壮的汉子。


    “你们的力气,挖出来的战壕,能比咱们的兵挖的深一尺!”


    “鬼子的炮弹,就得多费一分劲!”


    他的手指,又转向那些妇女。


    “你们做的军粮,烙的饼,能让咱们的战士在战场上,多撑一个时辰,多杀一个鬼子!”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那群半大孩子的身上。


    “还有你们这些小兔崽子!”


    李云龙的声音,充满了赞许。


    “你们的眼睛尖,腿脚快,就是咱们根据地最好的哨兵!哪条沟,哪道坎能藏人,你们比活地图都清楚!”


    李云龙的话,简单直接,瞬间点燃了所有人。


    原来,自己不是累赘。


    原来,自己手里的锄头,锅里的干粮,跑得飞快的双腿,都是武器。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谁敢抢咱们的地,就跟他拼了!”


    “保卫家园!”


    “旅长!你下命令吧!要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民众心里那点无力感,被具体的任务和荣誉感,彻底冲得一干二净。


    赵北站在下面,静静地看着高台上那个挥舞着手臂,唾沫星子横飞的李云龙。


    他笑着对身边的一个参谋说。


    “去,把后勤部,工兵营,所有能管事的人都叫来。”


    “告诉他们,给乡亲们分派任务。”


    “这把火,已经点起来了。”


    命令一下。


    整个根据地,瞬间开始疯狂运转。


    再也分不清谁是兵,谁是民。


    成千上万的男人,扛着锄头铁锹,跟着工兵营的战士上了山。


    他们没日没夜地挖着,喊着号子,汗水浸透了土地。


    一道道深邃的战壕,一个个坚固的火力点,像巨龙的鳞甲,迅速覆盖了根据地的每一处要隘。


    女人们在每个村口,都支起了十几口大锅。


    火焰熊熊,蒸汽弥漫。


    一张张金黄的烙饼,一袋袋炒熟的麦粒,带着滚烫的温度,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孩子们则组成了儿童团,胸前戴着红布条,手里拿着削尖的木棍。


    他们像一群机警的羚羊,活跃在根据地的每一条小路上。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传回指挥部。


    赵北和李云龙站在后山的山坡上,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队百姓,正吃力地喊着号子,抬着一扇扇厚重的门板往山上送。


    那些都是他们刚装上不久的新家的门板。


    现在,它们被拆了下来,要去加固阵地上的防炮洞。


    后勤队的收集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抖着手,将布袋里最后一捧小米,倒进了收集粮食的大筐里。


    她仔细地拍了拍已经空了的布袋,然后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李云龙看着这一切,眼圈有点红。


    他狠狠地吸了下鼻子,声音有些发闷。


    “他娘的……”


    “有这样的老百姓,咱们要是还打不赢,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赵北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看到了一种力量。


    一种比钢铁,比炮火,更坚韧,更可怕的力量。


    那是这片土地上,最古老,也最磅礴的伟力。


    当它被唤醒时,足以吞噬一切来犯之敌。


    李云龙转过头,看着身边的赵北,脸上的感动,很快就被一股冲天的豪气所取代。


    他一拍赵北的肩膀,咧着大嘴笑道。


    “老赵,你瞧瞧!”


    “人心齐,泰山移!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后方,稳了!”


    李云龙的目光,投向远方,那片被战争阴云笼罩的天空。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现在,是不是该给咱们手底下那帮嗷嗷叫的兔崽子们,亮亮咱们的‘绞肉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