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榜首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魏帝曹睿一眼便认出来了,堂上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忠勇侯东方宁之长子。


    东方仁钧。


    当年,忠勇侯大将军东方宁与其父曹丕亲如兄弟,曹睿也曾到访东方府邸。


    不过。


    忠勇侯大将军东方宁身死时,曹睿虽然已经十多岁,但东方仁钧年仅四岁。


    十二年后。


    东方仁钧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屁孩了,即便曹睿也不可能认的出其现今模样。


    然而。


    曹睿之所以能一眼将他认出,并非根据他四岁的模样,而是他父亲东方宁。


    因为如今这个已经十六岁的东方仁钧,跟他的父亲忠勇侯东方宁颇为相像。


    再加上其自报家门时说的是方仁钧,且来自于东方阁,曹睿瞬间恍然大悟。


    正是故人!


    其父曹丕临终之前,曾拉着曹睿的手对他郑重说过,他此生对东方宁有愧。


    他的后人定会重回大魏,虽然他看不到了,但大魏永远有东方氏一席之地。


    曹睿谨记其父曹丕之言,此番见到东方仁钧,他恨不能立马冲出与其相认。


    转念一想。


    东方仁钧既然没有挑明身份,说明他想要以一个寒门学子的身份参加品评。


    他也不能扫东方仁钧的兴致。


    再者,面前之人虽是忠勇侯东方宁之子,且来自东方阁,但究竟有无才干?


    魏帝曹睿也想好好见识见识。


    想到这里。


    曹睿立刻按捺住自己内心激动不已的心情,重新坐了回去,陈群人都懵了:


    “陛下,此人看着颇为眼熟,但臣老眼昏花,怎么也想不出他究竟是何人?”


    曹睿瞥了眼陈群,胡子都白了可不是老眼昏花,连东方宁之子都认不出来。


    “无妨!陈司空,朕说过中正品评一定要公平公正,无论是谁都一视同仁。


    明白了吗?”


    “是!”


    陈群一听连连点头不止,二话不说,立刻便唤来随从传话给堂上的中正官。


    堂上的中正官听完也不由满脸惊诧,公平公正?他频频回头有些不可置信。


    自九品官人法推行以来,无论谁坐在这中正之位,就从来没有公平公正过。


    中正官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镇定了一下,开始为东方仁钧进行品评。


    中正品评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家世,当初设立这项家世品评的初衷,除了是要照顾一下士族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家世也跟后世政审类似,筛选一下政治面貌。


    譬如。


    你是南方支持孙家的士族豪强,你参加曹魏的中正品评怕是连寒门都不如。


    东方仁钧虽并未表明他的家世,但仅凭东方阁高徒这身份便足以惊艳全场。


    品评共九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在家世这一项品评上,中正官本打算给东方仁钧一个中上,算是中品之首。


    毕竟。


    上品无寒门,即便东方仁钧是东方阁高徒,按照惯例上品都是留给士族的。


    不过。


    转念一想,刚刚陈司空让他这次定要公平公正,中正官不敢违逆陈群之言。


    最终举起一块上上牌子,开什么玩笑,东方阁高徒可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上一个回到他们曹魏的东方阁高徒不是别人,正是唯二外姓大将军司马师。


    仅凭这点。


    难道还评不上一个上上吗?


    第二,品行,华夏历史的早期,春秋战国乃至秦汉,都比较注重人的品行。


    譬如以孝治天下,有孝道之人可受到推举,三国时期对品行同样十分重视。


    品行这块,主要评判方式是随访,中正官派人去往东方仁钧昨晚住的客栈。


    由于事先并没有告知这些学子,品行这块会如何考核,这种随机走访调查。


    更能洞悉学子的真实品行。


    中正官随从去到客栈调查一番,回来禀报说,东方仁钧随身带着一位幼弟。


    父母双亡。


    掌柜的对东方仁钧盛赞有加,对随从说其幼弟贪吃,东方仁钧便倾尽所有。


    只为满足其幼弟口腹之欲。


    毫无怨言。


    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担当。


    实属难得。


    要知道孔融让个梨都能成为美德,东方仁钧倾尽所有满足幼弟的口腹之欲。


    又怎么会不算是个美德了?


    中正官当即对东方仁钧大加赞赏,既要公平公正,他自然又给了一个上上。


    第三,才干,其实对于东方仁钧来说,最不担心的反而正是这第三项品评。


    才干主要考察学子们的才学以及才能,才学方面,东方阁有最全的藏书库。


    他从小熟读各种诗词歌赋。


    即便在东方阁中,他不是最有才情的那个,但下了山也绝对是一位大才子。


    才干方面。


    东方仁钧本身就是极富有主见之人,再加上阿翁方逸的教导,虽小小年纪。


    真知灼见绝非一般人能比。


    正因如此。


    东方仁钧对于中正官提出的各种问题,可谓是对答如流,展现出惊人才智。


    中正官整个人都震惊当场。


    此子风华正茂,不仅文思如泉,且观点突出,一针见血,简直是出类拔萃。


    大才大才!


    这次。


    就算没有陈群交待的公平公正,中正官也绝不会违备良心,必须要给上上。


    数日之后。


    中正府衙。


    三年一度的中正品评榜揭晓了,当众人看到榜首之人,竟然不是士族子弟。


    而是寒门。


    且这位叫做方仁逸的寒门学子家世上上,品行上上,才干上上,三项俱上。


    在场之人,无论是寒门学子,包括那些士族子弟,所有人统统都被惊呆了。


    自九品官人法施行以来,不要说是寒门了,就连士族都从未有出现过上上。


    上上品级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仙山,无人可以触及,没想到今日竟出现了。


    还是寒门!


    可想而知。


    在这一刻,无数寒门学子再也忍不住的欢呼雀跃,即便他们并不认识此人。


    但一位寒门学子能够登上中正品评榜的榜首,且为上上之姿,在他们看来。


    这就是他们寒门的胜利。


    寒门终于也能够崛起了!


    “方仁钧,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听说他是天柱山东方阁高徒,名不虚传!”


    就在当日。


    一大批士族子弟带着随从,数百余人冲进了客栈当中,扬言要教训方仁钧。


    区区一个寒门何德何能。


    堪当榜首?


    结果。


    他们百余人刚闯入客栈,连东方仁钧的衣角都没摸着,只见一块人形门板。


    挡在面前。


    百十余人一拥而上,将东方仁岳按在身下,竟被他一声暴喝统统甩飞出去。


    当时那个场面极其壮观。


    在场者无不被惊为天人。


    这真的是人类的力量吗?


    “阿弟,不可伤人性命!”


    若不是东方仁钧一句话,这百十余人都得要去见祖宗,全都吓的屁滚尿流。


    连滚带爬。


    落荒而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