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回归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东方静,当魏延见到他时,二话不说立马恭敬的行礼:
“二公子!”
魏延心知大势已去,今日他再也无法染指主帅之职,遂毫不犹豫跪倒在地:
“如果是二公子的话,魏延无话可说,魏延唯二公子马首是瞻,脑海涂地。
在所不辞!”
“仲复!”
关平,关兴,张苞等也冲了进来,见到东方静,他们每个人同样无比兴奋。
“吾等也愿听从二公子号令!”
如同魏延一样,关平,关兴,张苞等二代,自然也是东方静的忠实拥护者。
“二公子,丞相在临终之前曾言,若您到来,蜀汉三军大权便移交于您手。
吾等也全都听从二公子号令!”
此时此刻。
包括参军杨仪在内,王平,吴懿,马岱,廖化等将领虽与东方静并无深交。
他们所有人也通通跪倒在地。
最后。
姜维二话不说,立刻便捧出了诸葛亮的三军帅印,恭敬的递到东方静面前:
“师兄,请接印,先生已逝,在这世上,唯有您一人能带领吾等攻破陈仓。
克复长安。
覆灭曹魏。
匡扶汉室!”
东方静缓缓的点点头,微闭双眼,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见到先生最后一面。
时也命也。
-----------------
数日之前。
姜维拼尽全力终于再次赶到皖县,但他早已累的筋疲力尽,倒在田埂之上。
幸好,路过的两名老农发现了他,也认出他便是不久之前来找皖侯的公子。
两名老农合力将姜维抬到东方府,数个时辰后,姜维这才悠悠的醒转过来。
“师兄!”
姜维第一眼便看到了师兄东方静,二话不说,立刻挣扎起身跪倒在他面前:
“先生突发恶疾,恐将时日无多,还请师兄立刻随我一起,前往汉军大营。”
东方静背对着姜维,突然内心不由一紧,因为,他明白无论是先生诸葛亮。
还是姜维。
同样招数绝不会对他使用第二次,这也就是说,莫非先生当真突发了恶疾?
大限将至?
砰的一声。
东方静手中的茶碗径直掉落在地,摔了个粉碎,他以为他自己完全放下了。
但听到先生诸葛亮恐将时日无多,东方静还是不得不承认,他内心动摇了。
“师兄,这次是真的,事到如今,唯有您出山,方能稳住前线数十万大军。
否则。
先生一旦仙逝,魏延必定夺权,我数十万汉军立刻便分崩离析,不攻自破。
汉室危矣!”
东方静仍旧一言不发,他紧紧的握住自己的右手,同时,微微的闭起双眼。
“师兄!”
姜维突然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东方静的大腿,他整个人早已是泣不成声:
“其实先生又何尝不知,天命不在汉室,他所做一切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但是……
先生蒙先帝三顾茅庐之恩遇,先生说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得不为!
不可不为!
不能不为!
天命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鞠躬尽瘁,死而后矣,只要坚持,人定能胜天!”
“人定胜天吗?”
东方静缓缓睁开双眼,径直回过头来,他一把将姜维扶了起来冲他点点头:
“师弟,你所说发人深省,我们这就出发,希望还能见到先生的最后一面。”
话音刚落。
东方静二话不说带着姜维便走,是呀!他本以为自己早已不在乎蜀汉一切。
但先生诸葛亮即将仙逝之际,生死离别,还是一下他令认清了自己的内心。
这么多年。
无论他现在是什么身份,又种了多少地,都始终改变不了他是蜀汉的臣子。
-----------------
天柱山,东方阁。
东方静前脚刚刚离去,少阳卫后脚便将消息告之方逸,他淡定的摆了摆手。
并未阻止。
“先生!”
司马懿上前一步试探性的问道:
“您曾经说过,天命不在蜀汉,二公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您为何不阻止?”
“为何要阻止?”方逸反问:“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这世上。
仲复若不愿往,没有人能够说动他,若他愿往,也同样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司马懿暗暗一喜默默退了下去。
转身。
司马懿便又径直写了两封密信,一封去往魏都洛阳,一封则去往益州成都。
同一时间。
当方逸见到司马懿默默的走开,也不由会心一笑,同样转身便走进小黑屋。
小黑屋内。
方逸看向正面墙壁之上,蜀汉阵营方位,有个大大的问号,他曾做出推断。
数年之内。
蜀汉阵营当中必定有巨星殒落。
果不其然。
作为蜀汉阵营的擎天一柱,丞相诸葛亮即将仙逝,这才是他的第二次北伐。
比起历史当中诸葛亮六出祁山。
整整……
早了六年。
看来……
他作出的这个推论真的应验了!
-----------------
蜀军大营。
东方静再次缓缓的睁开了双眼,既来之,则无畏之,他一把接过三军帅印。
高高举起:
“诸位,值此危难之际,我自当仁不让,暂代三军统帅一职,待回军成都。
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不知众位可有异议?”
“诺!”
此时此刻。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魏延在内,统统齐声应和,军心之齐甚至超过了丞相。
毕竟。
丞相诸葛亮在时,魏延还多有不服,但面对着东方静,魏延可谓心服口服。
昔日。
魏延初为汉中主将时,东方静仅为县令,却令魏延将汉中治理的井井有条。
不仅如此。
如同关平,关兴,张苞等这些二代,平日里他们一个个多少也都有些叛逆。
但在东方静面前,全都跟小弟似的,东方静让他们往东,他们绝不会往西。
其余将领见诸如魏延,关平,关兴,张苞这些刺头统统对东方静崇敬有加。
他们又怎敢对其有任何的不恭?
“好了!既然诸位统统没有异议,接下来就让吾等商议一下此战何去何从!”
说着。
东方静二话不说径直一把抽出悬在姜维腰间的长剑:“师弟,借你剑一用。”
东方静将手中长剑重重插在案几之上,入木三分,在场之人无不满脸大骇。
“商议时请大家各抒己见,集众之谋!商定后若再有异议违令者立斩无赦。”
“我不管丞相尚在之时是何规矩,现在这就是我的规矩,统统听清楚了吗?”
“诺!”
“好了!既然诸位全都听明白了,那便开始吧,就由我先为大家抛砖引玉。”
东方静声色俱厉,不怒自威,经过多年的沉淀依旧无法掩饰他锐利的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