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二伐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数日之后。


    诸葛府邸。


    当姜维星夜兼程赶回益州,再次跪倒在诸葛亮榻前,诸葛亮可谓望眼欲穿。


    可惜。


    诸葛亮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东方静的身影,他已然知晓姜维此番无功而返。


    这一切似乎在他意料当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诸葛亮不由重重叹了口气:


    “仲复还是不肯回来?”


    姜维再一次重重的跪倒在地:“弟子无能,被师兄识破了,还请先生责罚!”


    “罢了!”


    诸葛亮缓缓的摆摆手:“伯约,这不是你的错。即便亮也没把握能说服他。


    故而才装病出此下策。


    看来。


    什么都瞒不过仲复啊。”


    说着,诸葛亮径直站起身来轻摇羽扇,步履稳健,哪里还像一个重病之人。


    也对。


    其实诸葛亮本就生的高大,身强体健,再加上他平时早晚也有锻炼的习惯。


    他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且尚不足五十之数,孱弱只是世人对他的误解。


    “伯约,仲复始终不回归,此乃汉之不幸,魏之大幸,事到如今唯有一法。


    可令其回。


    除非……”


    说到这里。


    诸葛亮突然停顿了一下,姜维一听立马追问,但诸葛亮只是微微苦笑两声。


    不再作答。


    姜维隐隐已经猜测到了这个答案,但此刻他却真心希望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最好永远都不要出现。


    -----------------


    公元228年五月,曹魏大将军曹休三路伐吴,八月,大都督陆逊大破曹休。


    魏军大败。


    不仅如此。


    曹魏大将军曹休在撤退的半道上,因战事不利,愤恨不已,导致痈发于背。


    死于途中。


    大将军曹休可是曹魏宗室的重臣,曹休之死,让整个曹魏的士气空前低落。


    -----------------


    公元228年十月,益州刚刚秋收,粮草充足,时诸葛亮闻魏大将曹休之死。


    魏军东进。


    关中空虚。


    再加上魏军刚刚新败,士气低落,天时地利一应俱全,此乃伐魏绝佳时机。


    诸葛亮二话不说,再次上表,请求二次伐魏,阿斗虽不情愿但还是恩准了。


    公元228年十一月,就在诸葛亮出征的前夕,传来了一个无比悲痛的消息。


    作为蜀汉目前唯二的两大上将,老将军赵云病逝,诸葛亮听闻后悲痛不已。


    “子龙!”


    诸葛亮只能携另一位上将魏延,以及关平,张苞,张星彩等一众二代小将。


    再加上王平,吴懿,马岱,廖化等一众中坚力量,幸好他还有一位好帮手。


    幼麟姜维。


    诸葛亮再次亲征,统领着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的进军,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这次诸葛亮吸取了上次北伐的教训,正所谓兵贵神速,他打算自陈仓而出。


    直取长安。


    覆灭曹魏。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就在诸葛亮带着一众将领,即将赶赴陈仓的路上。


    大帐当中。


    一向身体康健的诸葛亮,突然眼前一黑,吐了一大口血,整个人晕倒在地。


    “丞相!”


    在场众人无不大惊失色,连忙冲上去将诸葛亮扶起,立刻传军医为其诊治。


    不过,在场众人当中却有一人,当他见到此情此景,刚开始同样十分震惊。


    满脸担忧。


    但是很快。


    这个人便径直站起身来,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默默退出了中军大帐。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此番跟随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唯一的上将魏延。


    少时。


    诸葛亮终于悠悠的醒转过来,他扫了一眼面前众人,并没有发现魏延身影。


    诸葛亮满脸无奈的摇了摇头:“伯约留下!其余所有人统统出去各司其职。”


    “诺!”


    除姜维外,其他人一听不禁纷纷转身便走,不过,如今诸葛亮的情况不明。


    其他人哪里还有心思回到各自营寨,他们仍旧置留在中军大帐之外守候着。


    大帐之内。


    姜维再次跪倒在诸葛亮榻前,但这次跟上次不同,上次他一眼便看出猫腻。


    他知道先生诸葛亮是在装病,但这次很明显,先生诸葛亮是真的突发恶疾。


    “伯约,你相信命由天定吗?当年亮一把火烧了藤甲兵,就知道会有今天。


    但没想到天谴竟来的这么快!”


    “先生!”


    “伯约,仲复说的很对,天命不在大汉,亮此举乃明知不可为而强行为之。”


    “先生!”


    “但亮蒙先帝三顾茅庐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即便明知不可为也不得不为!”


    “先生!”


    “伯约,亮自知已时日无多,刚刚并未见魏延之身影,亮断定只待亮一死。


    魏延必定会夺取三军之大权。”


    “先生!”


    “伯约,亮昔日便有言魏延生有反骨,正因如此,亮早已准备好一道锦囊。


    你拿着这道锦囊,出了大帐无需对任何人解释,再次以最快速度赶赴皖县。


    到了皖县。


    你只需将锦囊交到仲复手中。


    他自然就会明白该怎么做了。


    切记切记!”


    说完,诸葛亮将一道锦囊艰难的递到姜维手中,姜维心知这件事关系重大。


    二话不说。


    姜维站起身来擦了一把眼角的清泪,立刻便冲出大帐,骑上快马呼啸而去。


    大帐之外。


    包括唯一的上将魏延在内,见姜维一言不发转身就走,所有人都疑惑不解。


    “伯约!”


    “不好!姜维一定是见丞相病重,时日无多,弃逃而去!他本就是一降将!”


    魏延大叫一声,众人这才一下反应过来,冲进大帐,好在诸葛亮并无异样。


    众人询问有关姜维的动向,诸葛亮同样是微闭双目,并未打算对他们解释。


    半晌过后。


    诸葛亮这才缓缓睁开双眼:“诸位,大军已动,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然亮身体抱恙,恐影响全军士气,遂请众将缄默三口,保持大军徐徐前行。


    不战不退!”


    “诺!”


    在场众将齐声答道,然而当所有人再次走出大帐,不禁全都更加疑惑不解。


    首先,在场所有人都看的出来,丞相这次真的是病入膏肓,恐将时日无多。


    丞相一死。


    天就塌了!


    如何是好?


    其次,现在这种情况,丞相要么选择撤军,要么挑选一人替代他作为主帅。


    继续攻伐。


    而丞相却下了一道徐徐前进,不战不退的军令,这不禁令所有人颇为费解。


    最后,丞相唯一单独面见了姜维,见过之后,姜维转身便消失在大军当中。


    姜维究竟去了哪里?


    丞相同样一言不发。


    不禁令人遐想翩翩。


    尤其魏延。


    他实在摸不透诸葛亮究竟意欲何为,只能一边按照诸葛亮的指令徐徐行军。


    同时。


    每天都会以看望为名,亲自前来探查诸葛亮的病情,但他却不敢走进大帐。


    只敢在大帐外偷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