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挥泪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益州成都。


    由于丞相诸葛亮北伐已去多时,东方远带着阿斗更加肆无忌惮,出宫玩耍。


    这日。


    东方远故意将阿斗带到了一处村庄,春粮新收不久,百姓们家家已无余粮。


    一个个枯黄饥瘦,衣不蔽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阿斗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还是在他们蜀汉都城近郊,换作是更偏远的地区,岂不是直接饿殍遍野?


    “老大!”


    阿斗满脸疑惑的扯了扯东方远衣角:“我蜀地延续华夏,立志要匡扶汉室。


    为何蜀地的老百姓们仍旧吃不饱饭?”


    东方远折了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阿斗,你说了?正因为要匡扶汉室。


    丞相才会不惜民力,倾力北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打仗总归要有牺牲。”


    “可是……”


    阿斗满脸于心不忍的连连摇头不止:“昨日相父有战报到,说是陇右大捷。


    克复长安。


    指日可待。


    前线军粮紧缺,益州并不富余,若再这样继续打下去,又将饿死多少百姓?”


    “是呀!”


    东方远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阿斗,要不,咱们下诏让你的相父别打了?”


    “啊!”


    “阿斗,你想呀,反正丞相已经拿下陇右三郡,这次北伐也算是硕果累累。


    何不就此休生养息,让老百姓们喘一口气,待秋收后,再次北伐又有何妨?”


    “老大,你言之有理啊!”阿斗同样重重的点点头:“我这就下一道诏书。


    让相父即刻撤军回成都。”


    “等等!”


    东方远一听径直坐起身来:“阿斗,我想了想,你还是赶紧下两道诏书吧。”


    “两道诏书?”


    阿斗整个人都懵在当扬。


    “哈哈,阿斗,是这样,听说司马师已经复职,我们还不知丞相是胜是负。


    若贸然下诏令丞相撤军。


    恐你相父回来打你屁股。”


    “啊!”


    “哈哈,阿斗,所以你得下两道诏书,一道是撤军诏书,一道是抚军诏书。


    再择一心腹之人前去,若遇丞相大胜则拿出撤军诏书,如若丞相已经败归。


    则直接换成这抚军诏书。


    这样的话,丞相败归就跟你我毫无关系,咱俩至少有一半机会可免遭责骂。”


    “恩!”


    阿斗听完重重的点点头,虽然他也没听太明白,但老大说的一定不会有错。


    -----------------


    果不其然。


    数日之后。


    当阿斗派出的使者,怀揣着两封诏书,日夜兼程赶到汉中时,诸葛亮大军。


    已经回撤。


    使者见状二话不说,立马掏出了那封抚军诏书,诸葛亮看完不禁大受感动。


    同时……


    满脸惭愧:


    “诸位请看,陛下远在国都亦为三军摇旗助威,今日兵败,亮何以见陛下?”


    你还别说。


    真让东方远赌对了,如若让诸葛亮得知还有一封撤军诏书,估计得要吐血。


    好在。


    诸葛亮自己兵败了,使者不用拿出这封撤军诏书,使者也不禁抹了把冷汗。


    不仅如此。


    就因为这封抚军诏书,诸葛亮不仅不会责备阿斗,相反还对阿斗盛赞有加。


    至于兵败。


    诸葛亮只要一想起便不由的痛心不已,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便能攻克长安。


    覆灭曹魏。


    匡扶汉室。


    指日可待。


    可惜一步之差,形势逆转,关键这一步还是他自己造成的,他错看了一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派去守街亭的马谡,数日前,马谡携王平赶赴街亭。


    安营扎寨。


    本来诸葛亮已经告诫过他,让他当道扎寨,孰料马谡观察了街亭地形之后。


    自作聪明。


    马谡非要坚持屯兵于山上,王平苦劝未果,只能自引本部人马驻扎于山下。


    果不其然。


    曹魏大将张郃来到街亭后,直接断了马谡的汲水之道,蜀兵无水自乱阵脚。


    张郃乘胜击之,大败马谡,马谡弃军而逃,幸得王平引一路人马鸣鼓自守。


    险险脱逃。


    街亭失守。


    诸葛亮大军瞬间丧失了自第一次北伐以来,取得的全部有利形势以及战果。


    致赵云,魏路两路统统受到重挫,战事不利,诸葛亮不得不引兵退回汉中。


    随着诸葛亮撤军,宣布着蜀汉对曹魏的第一次北伐,差点覆灭曹魏的一战。


    就此失败。


    无疾而终。


    又过了数日之后,马谡与王平二人先后脚逃回汉中,诸葛亮直接绑了马谡。


    马谡跪地。


    痛哭不止:


    “先生,马谡参见丞相,弟子无能,致使损兵折将,请丞相治马谡之死罪!”


    “街亭何在?”


    诸葛亮重重的叹了口气:“幼常啊幼常,当初你是如何向亮作保绝无有失!”


    “先生!”


    马谡一听重重磕在地上:“街亭已失,谡之罪也,请您直接治谡之死罪吧!”


    “你已知罪!”


    此时此刻,听到这里,即便诸葛亮整个人也不由一下激动的径直拍案而起:


    “又有何用?”


    说完。


    诸葛亮猛的昂起头来,双眼之中已然布满泪水,看向马谡的眼神无比感伤。


    “马谡啊马谡,你可知因你一人之过,导致数十万蜀军拼死作战功亏一篑。


    临行之前。


    亮一再叮嘱,街亭绝不能有失,亮令你当道扎营,阻挡魏军,你执意不听。


    你自以为饱读兵书,精通韬略,熟谙战法,非要屯兵山上,王平苦苦相劝。


    你倘若能听的进哪怕半句。


    又怎能闯下如此滔天大祸?”


    “亮首次兵出祁山,攻伐曹魏,数十万大军浴血奋战,好不容易连下三郡。


    兵士无一不向前,将领无一不尽力,军临渭水,兵通长安,正值大功告成。


    马谡啊马谡,你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致使街亭失守,大好形势付之一炬。


    损兵折将。


    失城陷地。


    皆你之过!”


    诸葛亮直指着马谡的鼻子,含泪痛骂,马谡早已羞愧不已将脑袋深埋于地。


    “悔未听丞相之言,王将军之劝,谡罪该万死,请丞相下令,谡甘愿一死!”


    诸葛亮红着眼眶摆了摆手:“马谡,你罪责难逃,亮若不杀你何以能服众?


    军法无情。


    不可废之。


    推出去斩!”


    不消多时。


    当马谡人头落地之刻,诸葛亮忍不住的掩面而泣,他再次想到了那个身影。


    如若东方静尚在蜀汉,由他前去镇守街亭,如今蜀军恐怕早已进驻了长安。


    匡扶汉室。


    势在必行。


    天命弄人。


    可惜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