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难题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次日一早。


    果不其然,因立太子一事,孙权可谓焦头烂额,他一大清早便传召东方致。


    如今在这整个江东,东方致不仅是孙权最为信任之人,更是位于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权势滔天。


    大殿之外。


    东方致刚至宫门,便瞧见诸葛恪守候多时,见到东方致立马行了一个大礼。


    “先生!昨晚多有不便,今日在此,弟子正式向您行拜师礼,尊先生为师。”


    “你当真要拜我为师?”


    东方致饶有兴致打量着面前的诸葛恪,机灵多变,颇有他年轻时几分风范。


    “你是世子的幕僚否?”


    “可以不是!”


    诸葛恪毫不犹豫答道:“我是先生弟子,先生站在哪边,我便是谁的幕僚。


    弟子唯先生马首是瞻。”


    “孺子可教。”


    东方致满意的点点头:“好吧!看到你如此机灵懂事份上,我便收下你了。


    你不是想跟我学习吗?


    且带你一起面见陛下。


    记住,一会进去之后,你就站在我的身后,只管看,只管听,非陛下所问。


    不要开口。


    我保证你能受益匪浅。”


    “诺!”


    诸葛恪重重的点点头。


    东方致再次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二话不说,径直带着他进了大殿当中。


    孙权孤独的坐在大殿之上,见到东方致,仿佛看到救星似的立马迎了上来。


    “爱卿,你总算来了。”


    “陛下,何故而忧心?”


    东方致故意明知故问。


    诸葛恪垂头认真聆听。


    孙权一听不禁重重叹了口气,同时一把执起东方致的右手,沉吟片刻说道:


    “爱卿,你有所不知,东宫太子一位,朕迟疑未决,不知你看好哪位公子?”


    “啊!”


    东方致尚未回答,听到这的诸葛恪整个人瞬间便脸色铁青,内心紧张急了。


    饶是他都能听的出来。


    这就是一道送命题啊!


    以孙权多疑善变性格,无论东方致回答哪一位皇子,哪怕是正中他的下怀。


    东方致都将难逃一死。


    孙权是绝对不会允许,如同东方致这样的一位权臣,干涉江东的储君之争。


    想到这里。


    诸葛恪连连抹着额头上的冷汗,这题对他来说必死,先生将会如何答复呢?


    他径直便屏住了呼吸。


    同时。


    他亦小心偷瞄东方致。


    刹那。


    诸葛恪不由满脸震惊,先生竟毫不在意,甚至还回过头冲着他得意的一笑。


    好似在说,徒儿,看好了啊,为师这一招会很帅,你学会以后将受益无穷。


    “陛下,微臣愚钝有一事不明,您正值春秋鼎盛,将来一统天下犹未可知。


    又为何要急着立太子?”


    “这……”


    孙权内心如菊花盛开。


    直接炸开。


    “况且,陛下,您目前有三子,但不代表日后会有更贤能的皇子诞生于世。


    如此这般,今日但立,明日再废,岂不动摇国本,何不干脆暂且不立太子。


    又有何妨?”


    “不立太子?”


    孙权仿佛一下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操作了?


    东方致不愧是东方致,尤其他那一句春秋鼎盛,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上。


    太受用了。


    “哈哈哈哈!东方致啊东方致,你真的是一个天才,不枉朕如此器重于你。”


    “陛下,不立太子,此乃微臣今日所献第一策,其实微臣欲再献另外两策。”


    “什么?东方致,你还有两策?”孙权一听满脸的迫不及待:“快快道来!”


    “陛下,除了不立太子之外,以防后宫中子凭母贵,打破皇子之间的平衡。


    微臣献上的第二策是……不设皇后。”


    “不设皇后?”


    孙权听到这里再次可谓是喜不胜收,东方致此言又精准的把住了他的命门。


    除了立太子,设皇后同样令孙权左右为难,东方致又替他解决了一大难题。


    “继续说来!”


    “陛下,微臣献上的第三策是,所有皇子不封王,不外放,以防皇子做大。


    只有这样。


    陛下才能将所有皇子牢牢掌控在手,无论如何,皇子们都掀不起任何风浪。”


    此策一出。


    饶是孙权也不禁满脸疑惑的回头看了眼东方致,他笃定东方致是他的纯臣。


    “陛下,除此之外,此策还有一个妙用,您不是已经追尊令兄为长沙桓王。


    想必朝中必定有人已经上表,欲让陛下令长沙桓王之子孙绍继承其父之位。


    只要皇子不封王,您便能以此为由堵住悠悠众口,微臣建议封孙绍为吴侯。


    也算是承继其父之爵位。


    彰显陛下对其恩礼有加。”


    “你说吴侯?”


    昔日孙策曾为吴侯,后由孙权继承,此刻东方致竟建议孙权封孙绍为吴侯。


    这可真是天才般的想法。


    况且,孙策是东方致什么人啊?那可是他的泰山大人!他一句泰山都没说。


    也就罢了。


    他还如此算计其小舅子。


    这哪里只是他的纯臣啊。


    此乃他孙权最大的忠臣!


    哈哈哈哈!


    孙权大喜过望,东方致简直是他肚里的蛔虫,干的每件事全都正中其下怀。


    “准奏!东方致,你今日所献三策,朕统统应允,包括你小舅子吴侯之位。”


    “多谢陛下!”


    东方致赶紧对孙权行礼,同时又不禁看了一眼诸葛恪,徒儿,我表演完了。


    学会了吗?


    诸葛恪整个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明明是必死之局,三言两语竟逆天转地。


    先生真乃是神人也!


    诸葛恪整个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如若不是在大殿上,他真想当场磕上几个。


    不过,诸葛恪打小就是个神童,同样心高气傲,他自认东方致的这套表演。


    虽然他只看了一遍。


    但已经完全学会了。


    就在这刻。


    孙权正好瞥了一眼,瞧见东方致身后的诸葛恪,之前还一直将他当作内侍。


    “此乃何人?”


    “回禀陛下,他叫做诸葛恪,乃是诸葛瑾之子,同时也是微臣新收的弟子。”


    “你的弟子?”


    孙权一听不禁饶有兴致的打量一番诸葛恪,能被东方致收为弟子想必不凡。


    同时。


    当孙权听到他叫诸葛恪,乃是诸葛瑾之子,孙权更是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诸葛恪,你既是诸葛瑾之子,且告诉朕,令尊与你的叔父二人谁更优秀?”


    毫无疑问,孙权口中所说的其叔父,指的不是别人,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这个问题对于诸葛恪来说,虽不比送命题,但至少也是关乎前途的面试题。


    答的好了自然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答的不好日后恐怕再将难以脱颖而出。


    正因如此。


    诸葛恪先是抬头看向东方致,见东方致两手一摊,徒儿,你不是学会了吗?


    那便请开始你的表演。


    权当作是一次小考吧。


    诸葛恪这才满脸自信的抬起头来,上前一步,表现出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