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拙夫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次日一早。


    东方远与阿斗两个人碰了个头,阿斗满脸娇羞,扭扭捏捏的对东方远说道:


    “老大,她好软,我喜欢。”


    东方远却始终低着个头,直到阿斗发现不对劲,连忙托起东方远的头一看。


    他的脸上。


    一道十分清晰的血手印。


    “阿斗,老大我弄不过她!”


    说着。


    东方远径直钻进了阿斗的怀抱,满脸委屈,搞的阿斗整个人都尬在了当场。


    -----------------


    自东方远与阿斗同娶张飞二女,按照规矩,东方远就不能再继续留在皇宫。


    不过。


    东方远既无爵位,又无一官半职,也不能自己建府,只能暂居于张家府邸。


    几日之后。


    张家府邸。


    东方远刚刚睁开双眼,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便只见身边的张星彩早已起身。


    走到窗边。


    东方远这才发现,小娇妻张星彩早已换上了一身戎装,正在后院习练枪法。


    “嗖,嗖,嗖,嗖!”


    张星彩身形矫健,枪法精湛,整个后院的树叶都被舞动的飞起,气势如虹。


    看到这里。


    东方远不禁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张星彩这哪里是在练枪啊,这是要他的命!


    悔不当初!


    早知如此,东方远就该好好习武,也不至于如今被小娇妻骑在自己的身上。


    “小姐,姑爷,有客到访。”


    就在这时。


    门外小厮打断了东方远与张星彩的美好时刻,张星彩停下手瞥了眼东方远:


    “郎君,你先去招待客人。”


    “好!”


    东方远转过头去,连他自己都不禁有些意外,自己啥时候变的这么乖巧啦?


    张府正堂。


    这一大清早便到访张府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丞相府邸的东曹掾吏官蒋琬。


    蒋琬拱手:“四公子,在下蒋琬,丞相臣属,特奉丞相之命前来请教一二。”


    “有何指教?”


    东方远见蒋琬说话客客气气的,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就没打算为难他。


    “四公子,令尊东方先生闻名遐迩,威名远播,令兄三人也皆是人中龙凤。


    如今四公子业已娶妻成家,丞相特遣在下前来相问,敢问四公子有何志向?”


    “我的志向?”


    东方远认真的思索了半天,他小时候倒真有个大志向,只是这志向不可说。


    他能说自己的志向是当天子吗?


    除了这个要当天子的志向之外,东方远还真是想不出,他究竟还想干什么?


    他虽然跟随阿父方逸学习医道,毕竟拥有着医道传承,其实他的医术不差。


    甚至。


    可以说具备成长为名医的潜力。


    但是。


    他好像真的无所谓名不名医的,如果一定要他说的话,掏鸟抓雀能不能算?


    蒋琬见他半天说不出来于是道:


    “敢问四公子可曾想过出仕否?”


    “出仕?”东方远一听连连直摆手:“别逗了,我不学无术出个毛的仕呀!”


    蒋琬听完眉头不由的紧紧一皱:


    “再敢问四公子可曾想过为将?”


    “为将?”东方远仍旧摆摆手:“四肢乏力,对军略狗屁不通,你饶了我吧?”


    “这……”


    蒋琬傻眼了,他奉诸葛亮之命前来打探一下东方远,毕竟东方远入了蜀汉。


    作为东方阁四公子,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他们总不能让东方远游手好闲?


    再者,东方远刚刚娶了张飞之女张星彩,也算是他们蜀汉内部的嫡系存在。


    诸葛亮想着要给他谋一个职位,但谋个什么职位好了?连诸葛亮都犯了难。


    他这才让蒋琬大清早前来打探。


    可惜。


    蒋琬打探一番,竟发现东方远还真是文不成,武不就,令他感到颇为头疼。


    就在这刻。


    正当蒋琬尴尬不已的矗立在正堂上,突然,一个英气十足的魅影走了出来。


    张星彩手持长枪一身戎装,看上去比爷们还爷们,却又难掩她精致的脸庞。


    如同鬼斧神工一般的精致,让全天下的任何一个男人见了,都不得不侧目。


    “蒋先生,拙夫不成气,让你见笑了!”


    张星彩径直拱手抱拳道:“如若丞相不弃,妾身愿意代夫从军,征战沙场。”


    “这……”


    蒋琬整个人再次傻在当场,女人替男人从军,他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


    蒋琬立刻回到丞相府邸,将此事禀报给诸葛亮,诸葛亮一听同样大为惊奇:


    “公琰,你此言当真否?张星彩真是这么说的?听说翼德此女的武艺了得。


    不输关平,关兴以及张苞等儿郎,甚至犹在之上,颇得子龙枪法的真传啊。


    既然如此,那便如她所愿,就让她代夫从军为将,或可还能成为一段佳话。”


    “诺!”


    蒋琬重重的点了点头:“丞相,东方阁那四公子,难道就任由他游手好闲?”


    “公琰,你大错特错!”


    诸葛亮突然摇摇羽扇,淡淡一笑:“这位四公子可是我大汉的定海神针呀!”


    “定海神针?”


    “只要他在陛下便不会出错!此子,你是希望他野心勃勃还是游手好闲了?”


    “这……”


    蒋琬愣了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突然之间,他发现东方远虽然小小年纪。


    但却活的比谁都通透。


    不愧是东方阁四公子。


    “况且,公琰,亮对这位四公子另有安排,现下还真有一件要事非他不可。”


    “敢问何事?”


    蒋琬迫不及待的问道。


    诸葛亮淡定摇着羽扇。


    笑而不语。


    -----------------


    公元223年八月,魏都洛阳,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贾诩,预感到大限将至。


    他便让其长子贾穆,一路驱车,带着他来到了山阳县,找到了山阳公刘协。


    “贾文和跪拜陛下!”


    最后一刻。


    贾诩伪装了整整一辈子,他不打算再伪装了,整个人径直跪倒在刘协面前:


    “陛下,还记得大将军东方宁否?他的选择就连老朽都根本不可能预料到。


    您说,他纵身一跃,以身成仁,究竟是拯救了大汉呢,还是葬送了大汉呢?


    无论后世对他的功过评价如何,至少大将军东方宁拯救了您的命运不是吗?”


    刘协泪目。


    几日之后。


    就在贾诩回到洛阳的马车之上,已经七十七岁高龄的他终于走到人生尽头。


    临死之前。


    贾诩紧紧的拉着长子贾穆之手,弥留之际,他脑海当中又出现了那个身影。


    挥之不去。


    “昔日,大将军东方宁之死,为父或多或少都有些责任,这是为父欠他的。


    将来,如若东方氏有任何需求,但凡我贾氏力所能及,这笔账必须要归还。


    切记切记!”


    话音刚落,号称整个三国第一聪明人,同时也是第一毒士的贾诩寿终正寝。


    以他之才,如若生在大一统和平年代,必定会是治国大才,或为千古一相。


    可惜……


    生在乱世。


    只伤天和。


    不伤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