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亲征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起蜀汉五万精锐,以马良为军师,东方静为副军师。
攻伐东吴。
至于大将人选,刘备本属意赵云,但赵云反对他伐吴,他连夜召回了张飞。
兄弟二人。
勠力同心。
为他们共同的兄弟关羽报仇雪恨,以全桃园结义时的情义,也算一段佳话。
可惜。
大军尚未开拔,就传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骠骑将军张飞在回程路上。
由于时常醉酒鞭笞士卒,其帐下张达,范强二人早就心存不满,趁其酣睡。
割其首级。
逃往江东。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差点倒在地上,二弟已死,如今三弟也同去矣。
更重要的是,五万伐吴大军尚未开拔,先损大将,张飞一死何人可为大将?
刘备迷茫。
就在这时。
在东方静的带领之下,刘封,关平,关兴,张苞,张绍等人纷纷站了出来。
“吾等愿为陛下效力。”
刘备整个人大喜过望。
刘封是其义子,关平,关兴是二弟关羽之子,张苞,张绍是三弟张飞之子。
当刘备看到这些二代们全都齐刷刷站了出来,内心甚慰,径直也拔出长剑。
“好!既然你等儿郎们都如此无惧,朕亦无惧,朕决定了,朕将亲领大军。”
刘备虽然已年逾六十,但他仍然觉得自己老当益壮,年轻时亦为一员猛将。
双剑齐出。
无可匹敌。
上阵杀敌。
不在话下。
现今二弟关羽,三弟张飞都不在了,那他便亲自上阵,什么仗他没有打过?
又有何妨?
说完,刘备高高举起手中的双股剑,将士们听闻陛下亲征,无不士气大振。
战事之初。
由于刘备将马良与东方静全都带在身边,马良谦逊,又与东方静互通有无。
东方静频频提出有利策略,通过马良谏于刘备,刘备听之,一路势如破竹。
短短数月。
刘备军沿长江东进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大败吴将李异,占领秭归。
战事打的如此顺遂,就连马良都对东方静顶礼膜拜,难怪丞相会如此推崇。
马良明白,东方静之谋略远在其之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所有战略部署中。
即便他是正军师,而东方静只是副军师,他也事事都要与东方静进行商议。
以他为准。
可惜。
本来一路长驱直入的刘备,眼看就要打到江东本土了,他却做了一个决定。
为了防范曹魏趁机偷袭。
刘备使刘封为将,分兵一万,遣东方静为军师,领关平,关兴,张苞,张绍。
令他们驻扎在长江北岸。
当然。
防范曹魏。
恐被曹孙二家两面夹击。
刘备也是一个老江湖了,打了一辈子仗,他的这个决定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唯一的问题在于,刘备不该支走东方静,在他看来,这场战事能如此顺利。
谋略方面皆出自于马良。
只有马良自己心里有如明镜似的,刘备手中剩余的四万精锐乃是伐吴主力。
不容有失。
刘备接下来想要顺利攻伐东吴,可以没有他马良,但绝对不能少了东方静。
正因如此。
马良立马便找到刘备,劝刘备携东方静继续攻伐东吴,而他自愿留下驻守。
刘备一听大为恼火,他素知马良与诸葛亮交好,以为这又是受诸葛亮所托。
诸葛亮对东方静推崇有加,处处托举,整个蜀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诸葛亮欲将东方静培养成他的接班人,受其衣钵,刘备偏偏对东方静不屑。
偏见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永远无法改变,因为改变就意味着要否定他自己。
曾经东奔西跑的刘备会时常否定自己,如今已为帝王的他绝不容他人质疑。
刘备大怒,坚持己见,将马良痛斥一番,马良无奈,只能回头去找东方静。
东方静听完久久没有开口,半晌过后,他这才重重叹了口气对着马良一拜:
“先生之谋略只在诸葛丞相之下,有先生多作提醒,攻伐东吴当不致有失。
若有任何不决之事,还望先生能立即传书告之,我将以最快速度作出谋划。”
“善!”
马良与东方静二人约定好了互通消息,远程谋划之后,便随刘备继续南下。
攻伐东吴。
-----------------
同一时间。
江东建业。
当孙权得知刘备军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无可匹敌,立刻传召东方致。
孰料。
侍卫去到东方致府邸,竟发现他于数日之前,突然大病一场已经卧榻不起。
侍卫前脚刚刚离开,东方致后脚便坐起身来,一旁的孙茹与孙绍满脸疑惑。
“姊夫,听说刘备的数万大军一路长驱直入,都快打到江东了,你还装病?”
不错!东方致就是在装病,昔日他曾教过吕蒙这招,没有人比他更懂装病。
“无妨!”
东方致径直摆摆手:“刘备此举是为报仇雪恨而来,想必我二哥必有参与。
你等别看我二哥与世无争,但倘若他认真起来,就连我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这件事我还是不掺和了吧,不过请夫人与阿弟放心,我已为你等留有后路。”
说着。
东方致略带狡黠的一笑,就在刘备攻伐东吴的当日,他便已调动一万私兵。
进驻城外。
但有变故。
他这一万山越私兵就会直接进驻城内,带着他与孙茹,孙绍姐弟逃之夭夭。
另谋出路。
孙茹听到这里不由的会心一笑,她抬起头来,看向东方致的眼神十分复杂。
些许欣慰。
些许怨恨。
些许欣赏。
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她看向东方致的眼神开始有光了。
至于孙权,江东这波能否化险为夷,若他能阻挡刘备自然更好,阻挡不了。
这便是孙权的命数,东方致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无非是颠覆江东的计划。
流产而已。
东方致犯不着为了一个江东,跟自己的二哥死磕,二哥想要江东给他便是。
毕竟。
大哥东方宁已经身死,这件事对东方致触动同样极大,甚至让他茶饭不思。
悲愤不已。
他则正好趁此机会装个病,有理有据,即便孙权也完全挑不出他半点毛病。
“什么?东方致因其大哥之死,悲痛欲绝,一病不起?他病的可真是时候!”
孙权无奈。
只能立刻传召新任大都督陆逊,陆逊一介书生,说实话孙权对他并不信任。
吕蒙之后,孙权还是让他当了大都督,谁让他是皖侯方逸钦点的继任人选。
如今吕蒙已死,东方致又刚好病倒,孙权唯一能够依赖之人只能是陆逊了。
“伯言,刘备倾益州数万精锐伐吾江东,长驱直入,锐不可挡,如何是好?”
陆逊刚到,孙权便迫不及待的一把执起了他的右手,好似是亲如兄弟一般。
陆逊左右一看,没瞧见东方致,已经了然于胸,但作为大都督他责无旁贷:
“请主公放心!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吾必倾尽全力阻挡刘备来犯。”
说完,临危受命的陆逊,转身就走,携大将朱然,徐盛等人统领五万军马。
迎击刘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