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传承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回到皖县。
孙策,周瑜二人极力挽留未果,只能任由方逸离去,他二人也时常前往皖县。
与其相聚。
以全……
兄弟之情。
方逸身为朝廷敕封皖侯,皖县便是他的封地,他在皖县竖起了自己的东方府。
东方世家。
自此延续。
副将太史慈同样辞了大将之职,替他募集了三百府兵,一路追随他来到皖县。
-----------------
【东方世家】
【初代家主】:姓名:东方逸,表字:少阳,年龄:20,地位:大汉皖侯。
【当前家族代数:2代】
【当前家族成员:4人】(注:家族成员只计血脉传承,非血脉者不予计入。)
【当前家族存续:5年】(注:传承自公元190年起计,即东方逸年十五岁。)
【当前家族传承:1)霸王之魂,可传承霸王项羽之力,使用者:东方逸。】
-----------------
方逸凝视着眼前的信息面板,随着东方世家正式确立,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历史当中千年世家都有自己的传承,孔家以儒学传世,张家以道教存立世间。
他们东方世家又将要以何作为传承?
目前。
他们东方世家仅有个霸王之魂传承,可传承霸王项羽的力量,使用者东方逸。
难道他们东方世家只能以勇武传世?
非也!
一个家族想要真正的延续千百世代,仅凭勇武,这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也正是方逸开始攻读典籍的缘故。
除了勇武。
方逸也正在尝试着其他的传承之道。
毕竟,他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个子嗣,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要延续他的勇武之道。
-----------------
自方逸回到皖县,身为皖县之主,他大刀阔斧的做了两件无比大快人心之事。
第一,改善民生,通过鼓励生产,垦荒归己,轻徭薄赋,皖县子民吃饱穿暖。
生活安定。
第二,打击匪徒,生逢乱世,盗匪横行,方逸令太史慈统领着整整三百府兵。
一举肃清了皖县周边的污浊之气,让皖县子民人人都能身处和谐公正的世道。
同时。
就在方逸令太史慈打击皖县周边这些匪徒的过程中,还引出了一位绿林豪侠。
此人姓甘名宁,表字兴霸,少有气力,武艺非凡,常聚一帮匪徒,自称首领。
甘宁等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不务正业,人称锦帆贼。
此人听闻有兄弟在皖县吃了大亏,侠肝义胆的他立刻纠集百十兄弟前来闹事。
太史慈与甘宁大战了整整数十回合。
难解难分。
甘宁愈发嚣张,扬言要攻下这皖县,割下皖侯方逸的人头祭奠他死去的兄弟。
太史慈拿他不下只能向方逸禀实情。
最终,听闻此事后的方逸亲自出马,仅仅三五个回合不到,便将甘宁生擒之。
霸王之勇。
甘宁拜服。
如同甘宁这样的绿林好汉,最是崇拜强者,他当扬便要拜他为师,投奔于他。
方逸无奈。
只得收下了这一帮锦帆贼为他所用。
自此之后。
再也没有任何匪徒敢染指他们皖县。
整个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人人都知皖县出了一位皖侯,雷厉风行,杀伐果断。
宁惹阎王。
莫惹皖侯。
谁若敢在皖县寻衅就等同不想活了。
皖侯之名。
名震江东。
-----------------
除此之外。
由于大乔之死,也让方逸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生命是极其脆弱且不确定性的。
纵使你再勇武,再有学识,再有谋略,当病难找上你时,你同样是束手无策。
这还只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整个家族,未来有千人万人,难道任由病难横行?
他总得要为未来东方一族做点什么。
好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控命运。
再加上一直困扰着小乔的难言之隐。
小乔虽对东方宁,东方静,东方致视如己出,她又何尝不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方逸同样希望小乔能诞下一儿半女。
正因如此。
方逸解决完了皖县民生与匪徒,一边在家带娃,一边开始努力钻研各种医典。
遍访名医。
包括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等,再结合现代知识,尝试各种不同的药方。
弃武从医。
同时结合能够延年益寿的黄老之术。
经营医道。
为东方氏预埋一颗长寿的基因之种。
或许医道也是千年传承的一种可能。
-----------------
公元196年初,天下形势,瞬息万变,未来霸主曹操迎来他最重要的转折点。
曹操大破汝南颖川黄巾,彻底在兖州站稳脚跟,对外扩张,迎天子迁都于许。
开启他胁天子以令诸侯的传奇一生。
不过。
即便曹操已经雄起,身边猛将谋士如云,却始终难忘昔日微末之际拯救他的……
江东小将。
曹操曾派遣多名密探,前往江东,寻找他心目当中那位如神一般的江东小将。
可惜未果。
因为江东只有一位无双小将,复姓东方,表字少阳,曹操一直期待有朝一日。
与其相见。
好让他能够亲眼确认一下此人是否就是,当年一人追击千军万马的江东小将。
数月之后。
袁术攻打刘备,吕布入主徐州,刘备选择投奔曹操,此时的他还在寄人篱下。
与此同时。
江东建业也同样传来重大利好,自方逸离去之后,孙策,周瑜二人各自统军。
基本上已经肃清了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的残余势力,其中有个叫许贡的。
曾在刘繇手下任职都尉,刘繇败逃,许贡失势,又投奔严白虎继续对抗孙策。
许贡此人仗着自己有一些威望,上窜下跳,多次上表朝廷,历数孙策之祸害。
想让朝廷收缴孙策的爵位,将他视同黄巾逆贼,派遣大军前来剿灭孙策乱党。
孙策大怒。
亲自统军前去活捉了许贡,将他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还嫌不够,又枭首示众。
曝尸荒野。
以儆效尤。
次月,孙策又遇道人于吉,见于吉信徒众多,信徒见于吉朝拜而不拜他吴侯。
孙策再次二话不说,径直对于吉拔刀相向,斩杀于吉,此二事传于方逸耳中。
令他隐隐有些不安。
小霸王孙策戾气深重,宁折不弯,易怒好杀,已为他埋下了不得善终的火种。
方逸屡次传书相劝。
然孙策却不以为然。
方逸最近常研习典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均有涉及,叹曰此乃天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