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郭小四破防:不可能!这不符合美学!
作品:《发癫:开局一句白露吁,破防白露》 我……输了。
当郭小四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电话那头,说出这三个,充满了屈辱和不甘的字时。
他感觉自己,好像……
被掏空了。
他引以为傲的,那套,关于“电影美学”的理论。
他,坚信不疑的那套,“流量为王”的商业逻辑。
在苏桐,和他那部,充满了“穷酸气”的《我不是药神》面前。
被撞得,粉碎。
连渣,都不剩。
而电话那头,苏桐听着他那,充满了“大势已去”的绝望的声音。
却只是,笑了笑。
那笑容,很淡。
没有,胜利者的骄傲。
也没有,对失败者的怜悯。
只有,一种,仿佛早已预见了这一切的……
平静。
“郭导,你没输。”
他缓缓地,说道。
“你只是,被这个你一直,看不起的……”
“时代,给抛弃了。”
“仅此而已。”
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留下电话那头,那个呆呆地,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的……
“美学大师”。
时代……
抛弃了我?
郭小四听着电话里,那冰冷的忙音。
嘴里喃喃地,重复着,苏桐最后说的那句话。
他的眼神,很空洞。
像一个,被抽干了所有信念的……
木偶。
“不……”
“不可能……”
他,缓缓地摇着头。
像是,想把,那个可怕的念头给甩出自己的脑海。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的情绪,忽然激动了起来!
他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受伤的野兽在自己那装修得比宫殿还要奢华的客厅里,疯狂地,咆哮着!
“我的电影,才是最美的!”
“我的审美,才是最高级的!”
“我,才是最懂观众的!”
“那个苏桐,他算个什么东西?!”
“他那部,又土又穷又丧的电影,凭什么?!凭什么票房能比我高?!”
“这不科学!”
“这不合理!”
“这……”
“**不符合美学!**”
他,像一个输光了所有筹码的赌徒。
在做着,最后的,歇斯底里的挣扎。
和,自我催眠。
他身旁的助理,看着他那副近乎“疯魔”的模样。
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哆哆嗦嗦地,站在一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郭小四,在发泄了一通之后。
像是,想起了什么。
他又一次拿起了,那个已经被他,摔得屏幕都裂了的手机。
颤抖着点开了,一个他,曾经最喜欢看的,APP。
——**猫爪电影**。
他,要去看数据。
他,要用,最直观的冰冷的数据去证明……
自己,没有输!
苏桐只是,侥幸!
然而。
当他点开,那两部电影的,详细数据对比页面时。
他,彻底石化了。
他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充满了讽刺意味的,两组数据。
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狠狠地攥住了。
让他,喘不过气来。
【**《幻城》**】
【**想看人数:1200万**】
【**购票观众画像:**】
【**女性占比:95%**】
【**年龄分布:12-18岁,占比80%**】
【**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占比75%**】
【**《我不是药神》**】
【**想看人数:800万**】
【**购票观众画像:**】
【**男女占比:50% / 50%**】
【**年龄分布:18-45岁,占比90%**】
【**学历分布:本科及以上,占比85%**】
……
这,两组,赤裸裸的充满了阶级对比的数据。
像两记,响亮的耳光。
狠狠地抽在了郭小四那张,总是挂着,“精英”微笑的脸上。
他引以为傲的,“有品位的少数人”。
原来竟是,一群,连字都认不全的……
小学生。
而他,一直看不起的那些充满了“穷酸气”的,“土味”大众。
却,才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中流砥柱。
是,那些,拥有着独立思考能力和正常审美品位的……
大多数。
他,错了。
错得,离谱。
错得,可笑。
错得……
体无完-肤。
“哇——”的一声。
他,这个,在名利场上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美学大师”。
再也,支撑不住了。
他捂着脸,像个,被抢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失声……
痛哭。
那哭声,很尖锐很凄厉。
像一只,被拔光了毛的……
公鸡。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郭小四”,信仰彻底崩塌,美学认知被现实击得粉碎已陷入重度自我怀疑……】
【恭喜宿主,完成对“郭小四”的终极破防!获得乐子值**8000**点!】
【恭喜宿主,主线任务“处女作的诞生”完美完成!】
【任务评定:SSS+级!】
【综合电影的恐怖票房和,逆天口碑,奖励正在超额结算中……】
【恭-喜宿主,共获得乐子值**120万**点!获得特殊道具【**导演的幸运礼包**】一份!】
远在千里之外,正在,给自己新买的别墅,挑选着装修风格的苏桐听到脑海里那一连串的充满了“财富”气息的提示音。
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朴实”的,充满了“丰收喜悦”的笑容。
他拿出手机,想了想。
还是给那个,已经被他,给逼疯了的“郭导”。
发去了,一条,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慰问短信。
他写道:
【郭导,别哭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
【你,没有输给任何人。】
【你只是,输给了这个,不再需要你的……】
【时代。】
【所以,想开点。】
他发完,又觉得光是安慰好像,还不太够。
于是他又在下面补充了一句,他自己都觉得,无比“善良”的,建议。
“要不……”
“您也去,买点‘格列宁’?”
“我听说……”
“那玩意儿,治……
脑残,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