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打孙女的主意
作品:《踹渣夫!嫁首长!八零辣媳轰动大院》 柳兴国很无语,“你连路费都没有,怎么去省城?外面那么乱,万一遇到坏人咋办?”
妹妹小时候聪慧伶俐,很招人稀罕。
现在却越长越回旋了。
柳兴艳听后,一脸不屑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没见识的土老帽,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走丢吗?”
她又不是没去过省城。
牛车上的一个老太太劝她,“兴艳啊,你二哥也是为了你好,听奶奶的,快点下去吧。”
“关你屁事?”柳兴艳瞪了老太太一眼,“咸吃萝卜淡操心,先管好你自己的事吧,哼!”
老太太:“......”
得,你爱咋浪就咋浪。
死在外面才好呢。
柳兴国皱紧眉头,上前拽了妹妹一下,“下车,回家去!”
“干什么,松手。”兴艳涨红了脸,使劲挠了哥哥一把。
霎时间,一道鲜红的血口子出现在手背上。
柳兴国‘嘶’地一声,扬手就甩了妹妹一耳光,怒声骂道:“牲口东西,你走了就再也别回来,滚远远的,好赖不分的白眼狼,你真是白活了!”
说完,柳兴国捂着血流不止的手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刚到家,就见奶拿着一瓶酒,匆匆忙忙地往外走。
“干啥去?”柳兴国黑着脸问。
柳老太太没搭理他,火急火燎地走出院子。
粮食被大队扣了,兴国又指望不上,她总得想想出路吧。
村里条件好的、家中还算宽绰的,当属黄大喇叭家了。
头几年黄大喇叭男人在私下里倒卖兽皮,小小的赚了一笔。
有人举报他们投机倒把,公社还派人调查过他们,却没找到关键证据。
有了闲钱,王建设便在外面花天酒地,鲜少回来。
儿子王宝根憨厚老实,今年19岁了,还没娶媳妇。
柳老太太压根没看上这孩子,而且看中人家的钱了。
“遭瘟的东西,你干啥来了,出去,我们家不欢迎你!”
黄大喇叭还在气头上呢,见兴艳奶走进来,狠狠地啐了一口。
30个工分啊,说没就没了,换谁都得来气。
柳老太太嘴角噙着笑容,乐呵呵地走上前,“宝根妈,这事让你受牵连了,真对不住哈!”
“呸,老狐狸戴草帽,搁这装什么人样?”黄大喇叭恶心极了。
“是是是,是我们做得不对,我这不是来道歉了吗。”
柳老太太赶紧把酒递过去,脸上乐出一道道褶子,“宝根妈,你家宝根还没对象呢吧。”
黄大喇叭一脸警惕,“你啥意思?”
“你说呐,我孙女兴艳今年也18了,跟你家宝根在一个村长大,郎才女貌的多般配啊,我有心噶个亲家,你觉得咋样?”柳老太太笑着问。
“噶亲家?”黄大喇叭挑了挑眉。
这死老蒯又想耍什么花招?
“对,我孙女可是高中生啊,能写会算有文化,个头比你家宝根都高,长得好看,能生男娃,这样的儿媳妇你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还犹豫啥呢。”
黄大喇叭听到这里,咔吧咔吧眼睛,隐隐有些心动。
宝根不小了,确实该娶媳妇了。
为了这事,家里去年就给儿子盖好新房了。
红砖红瓦,气派的很。
“你孙女心气儿那么高,她能看上我家宝根?”黄大喇叭质疑道。
柳老太太轻笑一声,“这婚嫁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眼下兴艳妈不在家,我这个当奶奶的还做不了主了?你放心,那丫头如果不同意,我绑也要把她绑过来,这事可由不得她!”
黄大喇叭抿抿嘴,总感觉兴艳奶是另有所图。
他们在一个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柳老太太是啥样人她比谁都清楚。
见宝根妈迟迟不肯答应,柳老太太推了她一下,“还考虑啥呢,我孙女配你儿子绰绰有余了,而且彩礼也不多要,给500块钱就成,三转一响啥的都不要了。”
“500?”黄大喇叭瞪大眼珠子,“你咋不去抢呢,也不看看你孙女值不值500块钱。”
真敢要啊。
“我孙女是读过书的人,长得俊,个头高,她值这个价。”
“呵,老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孙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饭不会做,娶她进门等于娶了个祖宗,我要她有啥用?天天给我读书听吗?”
抛去这些不谈,兴艳那丫头长得的确好看。
城里人都讲究基因。
将来兴艳和宝根有了孩子,可以弥补宝根各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个头。
柳老太太急了,“那你想给多少?”
“最多300。”黄大喇叭竖起三根手指头,斜着眼睛看人,“你家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兴艳真嫁过来,也陪送不了什么值钱的嫁妆,给你300彩礼已经不少了。”
“成!”
柳老太太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她真的太饿了,饿得直打晃,眼睛都冒花了,“你先把彩礼给了,回头我让兴艳过来,跟你家宝根见一面。”
“那可不行,我刚才听说你孙女离家出走了,你先把她找回来再说。”
“什么离家出走啊,她是去省城找她爸了,过两天就回来了。咱们都一个村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还能骗你不成?”
柳老太太满嘴喷唾沫星子,说的口干舌燥,肚子不停地叫唤,“你要信不过我,可以先给100块钱定金,等兴艳嫁过来后,再把剩下的200补齐,行不行?”
当务之急的是先解决吃饭的问题。
黄大喇叭又不傻,仅凭三言两语就想拿走100块,可能吗?
“行是行,但得写一张收据和一份保证书,保证你孙女能嫁过来,如果敢违约,去掉那100块钱,你还得额外赔我200块违约金。”
柳老太太听后,抽了抽嘴角。
这宝根妈真是狐狸成精,狡猾的很呐。
就凭兴艳那性子,她就算去死也不可能嫁给王宝根。
可眼下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点点头,“行,写就写。”
很快,一张收据和一份保证书写好了,上面签了字,摁了手印儿。
黄大喇叭数了10张大团结给柳老太太,警告她,“如果你孙女不愿意,你就得赔我300块钱。”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
柳老太太赶紧把钱揣好,一路小跑回了家。
冲进院子就喊了起来,“老头子,你赶紧的,去供销社买米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