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火车运输

作品:《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李冰看着散发金属质感的转轮枪:“这种火枪留给你们防身。”


    这也是李冰从仓库拉来旧的机床之后,才创作出来的。


    最后的战争靠的是什么,人力,科技,后勤……


    没错,就是综合国力。


    天刚刚亮,白水县重要的人都到了工业区。


    工业区,类似于矿山里面用于拉矿的轨道向着生产钢铁的区域和矿山连接到了一起。


    数公里的钢铁道路,一看就是造价不菲。


    只不过没有见到牵引矿车的绳子。


    一众铁匠在一个棚子里看着面前的庞然大物,忍不住道:“这个鬼东西真的是我们制造的吗?”


    工业区的头张伯发笑道:“是我们造出来的。”


    一人高的铁轮,内部紧紧的卡在铁轨上,巧妙且精密。


    车身像一个放倒的铁桶,上面高高的烟囱耸立。


    铁匠们认出来是蒸汽机的改版。


    钢铁产物总给人一种压迫感,满身油污的铁钢,粗壮的曲轴和一群人勉强搬动的铁轮。


    因为以现在白水县钢铁的产量,想要将铁轨铺满白水县都有些困难,只能在几个工厂和矿山之间使用。


    王六两眼放光:“这轨道是钢铁做成的吗,可以造多少门大炮啊!”


    刘一刀:“真奢侈啊,用钢铁做道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李冰道:“这只是实验用的,等以后,这种铁轨会铺满整个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包括满蒙。”


    众人惊讶:“那得需要多少钢铁啊!”


    李冰默不作声,这种事情说起来就像天方夜谭,虽然众人在李冰的带领下,已经是很有长远眼光了。


    “!”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冰让工业区将蒸汽火车试运行一下。


    当然只是运行可不能证明它厉害。


    李冰示意铁匠们打开棚子,数米高的蒸汽火车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什么东西,蒸汽机吗?为什么要轮子?”


    李冰道:“这是火车,用蒸汽机做动力,可以拉东西用。”


    众人:“这钢铁造的东西已经很重了,还能拉多少呢?”


    李冰笑道:“比上百匹马强的多!”


    众人依旧不信。


    李冰道:“你们一会可别害怕。”


    众人:“我们可不会怕,这几年我们可是见识太多东西了,哈哈!”


    李冰提醒众人捂住耳朵,随后下令展示,蒸汽火车上两个操作者将煤炭填入火炉,关闭阀门。


    “哐当、哐当……”


    蒸汽机上的烟囱冒着白烟,一人多高的铁轮在曲轴的带动下发出有规律的声音。


    钢铁巨兽缓慢而有力的在钢铁道路上走着,只有安装蒸汽火车的人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重。


    李冰悬着的心在火车正常运行的时候放了下来。


    虽然事先已经启动过了,不过这是第一次造出来的,难免会有意外。


    苏诗雨一眼就看到了巨大车头后面还拉着一节节矿车,里面装满了货物。


    初一好奇的数着:“一节、两节、三节……七节!”


    整整七节矿车,里面可不是棉花,而是钢锭铁锭。


    “好厉害!”


    “这就是蒸汽的力量吗?”


    刘一刀在一旁道:“好像速度有些慢啊,虽然装东西很多就是了。”


    李冰点头向火车司机示意。


    火车司机心领神会,打开火炉,往里面添了几铁锹煤炭。


    巨大的铁轮在曲轴的牵引下,转动的越来越快。


    刘一刀发现自己说错了,这东西速度可不慢。


    张伯发早有准备,几匹大马被送到众人面前。


    李冰:“我们跟着火车,你们就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了。”


    几公里的路程,火车居然能和马匹速度不相上下,况且这火车还拉着六七车货物。


    很快,火车开始喷洒浓浓的白烟,速度降了下来。


    李冰得意的看着众人:“这火车力气大,速度快,要是拉粮食的话,还能在拉上几节呢。”


    苏诗雨:“这样一来,当道路铺满西安府的话,我们的民团可以随时到任何地方作战了。”


    “是的!”


    制造蒸汽火车不是李冰脑子一热想出来的,如今矿山上的矿工越来越多,浪费在运输上的人力物力巨大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钢铁厂外,众多带着黄色帽子的人拖拽着铁轨,朝矿山方向铺设。


    “如果矿山和钢铁厂连起来,那依照这个‘火车’的运输能力,我都不敢想象钢铁能产出多少!”


    没有意外,虽然工人们都签了保密协议,可是王选和范志懋都知道了这件事。


    不用想,工人里面可能有他们的眼线。


    毕竟这修路的工程不是十个八个工人就能做好的。


    王选:“李知县,我可听说了你新造出来一个蒸汽火车,跟蒸汽大船一样很能装东西。”


    李冰:“只能装一点点!”


    王选:“你骗人,我澄城县也要一套这个什么铁路系统。”


    范志懋:“合阳县也要!”


    王选:“李知县啊,我们以前靠着马车和人拉把货物送到你这里,或者范知县的码头,你知道效率多低吗!”


    “可是这都是钢铁……”


    王选:“拿我们澄城县的铁矿和煤矿产出来抵押。”


    话都说到这里了,李冰道:“没问题,等铁轨制造出来,我就往澄城县与合阳县铺设。”


    至于韩城,作为潼关道上的重要城市,不时有官兵去驻扎,只能在背后悄悄地提供帮助。


    如今的合阳县和澄城县的矿山和工厂里很多都是韩城的百姓呢。


    并且左知县还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