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山西基地

作品:《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白水县学堂,


    放课后,初一看着腰里挂着铜印的李冰。


    “呀,李大人,你这次是真的知县了呢!”


    “你好棒啊!”


    这让李冰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还是初一好。


    从来都是站在自己这边。


    “嘿嘿,今天我带你吃点好吃的!”


    初一:“吃什么?”


    “我从家里带来了些湘菜,很辣很带劲的!”


    “好耶!”


    ……


    山西临晋县一处山林,几百个徭役正在修建高炉。


    临晋县位于合阳隔河相望的地方。


    正好在解州司盐城西北方。


    白水县的匠人们通过合阳码头,进入山西临晋,先修建水泥厂,以及搭建了一些木屋。


    一个山西徭役道:“这次服的徭役是我最舒服的一次。”


    “哈哈,谁能想到服徭役还能拿钱呢?”


    “这次的东家人好,那该死的知县,还是那么可恶。”


    县城里,临晋知县掂量着手里的银子:“这王德发倒是懂事,这两百两银子让我征召徭役。”


    “说要修建一个镇子,哈哈,他不知道现在的山西要乱起来了吗?”


    “不过这人也真有本事,现在这年头居然能让这些贱民们去干活。”


    师爷:“我在王德发的寨子中见到了大商人靳良玉的管家。”


    临晋知县:“原来如此,看来这靳良玉掌柜的想要在码头上建立一个据点做生意。”


    师爷:“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从中拿取好处,这里的百姓太穷了,搜刮不了多少东西的。”


    “是啊,是啊!”


    临晋知县点头。


    “不过我怎么觉得这些商人们最近去往陕西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呢?”


    师爷:“这是好事儿啊,去的次数越多,我们能拿的油水也越多啊!”


    “哦哈哈哈哈~”


    王二在码头上交接着从合阳县码头送来的一大船粮食。


    “辛苦大伙了。”


    “有了粮食,就能雇佣更多大的临时工修建水泥路和大本营了。”


    送粮食的人道:“王队长,虽然在外边,还是要加强民团们的思想建设啊。”


    王二:“放心吧,我们都是贫苦家的孩子,不能忘本。”


    “嗯,最近王嘉胤部和曹操罗汝才部的人都进入了山西,大概有两万多人。”


    “我们在山西的后勤不行,所以你们尽量保全自己。”


    王二皱着眉头:“保全自己倒是没有问题,不过这些流贼们如果抢掠百姓,我们难道看着什么也不做吗?”


    来人无奈的说道:“我们只能什么都不做,等到李大人把兵工厂和后勤发展到山西之后,我们才能拯救更多的山西百姓。”


    王二:“唉,这些人的底线已经没有了。”


    当然说的是王嘉胤这些流贼首领。


    ……


    如果此时的王二如天启七年那样站出来呼喊,怕是这临晋的知县脑袋又要搬家了。


    还好王二此时已经不用干那种掉脑袋的事情了。


    徭役们跟着白水县外派的匠人,修建地基,平整道路。


    一个临晋的徭役:“看,新东家又拉来了粮食,这次整整三十多车呢!”


    “太好了,我们这下不担心干活没饭吃了。”


    一个匠人找到了王二:“王队长,我们需要在这里到码头修建一条大路,这些百姓能不能多留几天?”


    王二面露难色:“这些人是临晋县的百姓,是算服徭役的。”


    “你知道,服徭役是没有钱,还受累的,虽然我们给了一些粮食。”


    “但是怕他们不愿意啊!”


    匠人:“实在不行再给临晋知县一些银子吧!”


    一个路过的临晋徭役:“东家,谁说我们不愿意了?”


    “一天三斤粮食,哪个谁不愿意我砍了他!”


    其他徭役听到后纷纷赶了过来:“东家,我们一定好好干活,别给知县那些冤枉钱。”


    “实在不行我们把家里老小都接过来干活,不要钱!”


    “我们不怕累,就怕干了活,什么也没得到啊,家里还靠我们生活呢!”


    王二:“大伙听我说,我们这活要好几个月,大家不用担心,每天都会发粮食。”


    “我们刚从码头拉了很多粮食,还有工钱。”


    “等大伙干够三天,我们发一次工钱!”


    “咦,还有工钱吗?东家,以后你们有活干想找我,我什么苦都吃得!”


    “还有我!”


    作为临时工,三斤粮食是每天一发的,所以不存在什么拖欠工资。


    临晋的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没想到知县找的服徭役这种苦差事,遇到了个好东家。


    王二点头:“好,大伙加把劲,晚上的饭食里有肉!”


    这下临晋的百姓干的更起劲了。


    临晋的知县已经好几天没听到有人诉苦了,于是好奇的去王二所在的地方视察。


    带着家丁和仆人,临晋知县看着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的临晋百姓,睁大双眼。


    “这不对劲儿,以往的徭役不是偷懒就是偷跑,这些人怎么转性了?”


    “一定是这个王德发对他们太过苛刻。”


    “算了,反正这些贱民们累死了也好,我就不用担心他们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造反了。”


    师爷:“老爷,不对劲啊,这些百姓怎么干着活还在笑呢?”


    “不应该抱怨几句吗?”


    临晋知县喊来仆人:“你去问问怎么回事?”


    仆人迈开两条短腿朝着徭役方向跑去。


    不多时,仆人满脸震惊的跑到知县面前。


    “老爷,这些徭役说,这王德发每天给他们发三斤粮食呢!”


    “他们干活都有劲了!”


    师爷一拍双手:“老爷,这王德发也不是好东西啊,他居然给这些徭役画饼,不怕这些徭役闹事么?”


    临近知县:“咦,还可以这样吗?学会了!”


    “以后就这样哄骗这些贱民,哈哈哈。”


    不过这临晋知县绝对没有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反正白水县学堂里的语文课本上有这个故事。


    就连七八岁的孩童都知道说谎次数多了就没有人相信了。


    临晋知县摇了摇头:“走吧,这个靳良玉扶持的人会被愤怒的徭役们撕碎的。”


    只有那个打听过消息仆人在后面磨磨蹭蹭的,想着如何加入这些百姓。


    可惜的是卖身契还在知县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