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没有特权的世界

作品:《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李冰点头:“是啊,学子的各种开销都由新部门拨款。”


    “放心,没有人中饱私囊,所有的财务都向百姓们公开,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会被驳回的。”


    现在白水县的财务都是靠着布盐铁和一些化工品。


    但是以后肯定是要靠着税收的,以前就在公示栏说明了。


    所以百姓们肯定会在意自己的钱去哪里了。


    按照李冰的说法,就是全民监督。


    并且还把审判的权力交给了百姓。


    刘广生似乎懂了些什么,朝廷里,那些官员各个富得流油。


    他们出入的场合和购买的物件绝不是他们那些俸禄消费的起的。


    但这不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吗?就连自己也有一些友人送的名画。


    李冰看着刘广生:“巡抚大人,你知道如果没有剥削的话,百姓们的生活会有多好吗?”


    巡抚刘广生:“朝廷没有剥削……吧?”


    李冰冷笑道:“是没有剥削,只不过多要了一些税而已。”


    各种杂税下来,百姓手里留下的钱粮甚至养活不起一家,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跟着农民军起事。


    “刘大人不是也上书要减免赋税吗?赋税就是剥削。”


    刘广生:“可是这些赋税是为了养活边军啊。”


    李冰摇头:“边军,是哪里人多?”


    陕西这个地方没多少机会识字,但是平民们为了谋生,不少人加入边军,还有些人当了驿卒(李自成)。


    后来朝廷欠了一百多万两的军饷,还裁撤了驿站导致不少人落草为寇。


    刘广生道:“秦晋之地。”


    李冰:“是啊。”


    “虽然有军屯,可现在这些土地是不是被上官们拿走了,土地兼并的厉害,那没有粮食,军民们闹事是不是合情合理起来了。”


    刘广生此时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这明廷不对劲了。


    “君主的权力太大了,导致依靠君主的人都能中饱私囊。”


    “一旦惹恼了皇上,就连魏忠贤都得死。”


    “并且土地兼并这种事情皇上又默认可以做,这就导致了百姓无地可种。”


    李冰道:“白水县的土地都是县衙的,也是白水县全部百姓的。”


    “所以百姓们都十分乐意去好好种地,毕竟种的多,收获也多。”


    李冰带着刘广生朝着城外的田地里走去。


    一些农夫在田间耕作:“李大人,今天怎么有空出来了?”


    李冰和他们一一打过招呼。


    百姓的热情差点让李冰落荒而逃。


    刘广生从没见过如此有活力又热情的农夫。


    “他们眼里有光啊!”


    李冰:“是的,毕竟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能留下来三成,其他的任何税都不用缴纳了。”


    “这还仅仅是三成啊,如果以后旱灾过去了,我打算减免至五成。”


    刘广生掰着指头:“那种亩产千斤的作物,五成,一亩地就是五百斤,怪不得百姓们眼里有光。”


    李冰点头:“当百姓们不为衣食住行发愁的时候,才是他们最有希望的时候。”


    虽然人吃太饱了会有无数烦恼,但绝对比饿着强。


    “巡抚大人,不如看看我们白水县的矿山?”


    “好。”


    工业区属于白水县的秘密,自然是不能让这个朝廷的巡抚去看的。


    特别是那些火药、铁甲、大炮之类的违禁品。


    不过矿山倒是没有什么秘密。


    矿山入口处,一条条横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安全第一”


    “……”


    刘广生道:“这里的矿工都识字吗?”


    李冰:“大多数不识字,不过这些标语是念给他们听的。”


    一个管事的衙役看到李冰等人飞奔过来:“李大人,您来也不早说一声。”


    李冰摆了摆手:“没事,给我们发一些安全帽吧。”


    刘广生:“咦,不戴的话是不是会挨揍?”


    李冰疑惑:“巡抚大人怎么知道的?”


    “……”


    没过多久,一队民团士兵保护下的李冰等人来到了露天矿山。


    山谷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还有蒸汽机发出的轰隆隆声。


    刘广生瞪大双眼:“这是什么怪物,竟然能拖动这么多矿车!”


    李冰:“这是一种西洋玩意儿,叫蒸汽机,可以增加产量。”


    “哦!”


    正巧赶到午饭时间。


    负责蒸汽机的工人们将蒸汽机里的燃料清理出来,然后笑着招呼众人去吃饭。


    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虽然挖矿很累,但是这些人脸上都是幸福的。


    刘广生:“这些人跟徭役有什么不一样吗?”


    李冰扶额:“巡抚大人,徭役,是旧时代的产物啦,我们要激发工人们的自主性。”


    “虽然他们干的活和徭役一样,但是他们的待遇和徭役天差地别。”


    “这些人一个人在矿山工作就能养活起一家老小,甚至还有盈余,这就是和徭役的差别。”


    “他们享有公平的待遇。”


    刘广生愣住了:“公平的待遇吗?”


    如果,南方的门阀士族像普通人一样纳税,那么明廷每年会多出来上千万两银子,而消耗不过五六百万。


    如果京师能够给秦地公平的待遇,就不会有这两三年的流贼了。


    如果,皇上能够……


    不能再如果下去了,再如果下去,九族就没了。


    可是这些事情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就能实现,明廷却看不透吗?


    这么奇怪?


    走在回驿馆的路上,刘广生满脑子都是公平的待遇。


    “如果说门阀士族的特权被剥夺了,明廷一定会更好。”


    “但是现在问题是来自文官的阻力,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利益被剥夺出去。”


    “而皇上更不会把自己的权力下放给百姓。”


    “这就是问题所在,皇权还是太大了,而文官又在变相的绑架皇上的权力,为自己谋私。”


    “可是平民们怎么会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呢?”


    刘广生闭上眼沉思,突然想到了在广场上,那些百姓们说的告示。


    “所有孩童都可以进入学堂,那么随时都有足够的人才替代掉官员。”


    “那么就不用担心朝廷没有管理的人才了。”


    “如果人人读书,就相当于没人有特权了。”


    环环相扣,这白水县,太可怕了。


    不过没有特权的世界,想想就美妙啊,不过皇帝没了特权,还会是皇帝吗?


    那不成了吉祥物了?


    刘广生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