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宗族之法不可变

作品:《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朱由检问道:“那怎么让他回来?”


    周延儒:“让袁崇焕喊他回来就行了。”


    事情似乎到此结束了。


    祖大寿带着精锐回来保护皇上,皆大欢喜。


    皇太极占领了遵化、滦城、永平、迁安四城,派贝勒阿敏镇守。


    等有机会了再以这些地点为基地掠夺一番。


    明廷的边军也没闲着。


    此时勤王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


    山西总兵张鸿功带着五千山西兵勤王。


    山西巡抚耿如杞带着三千太原兵勤王。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派总兵勤王。


    以及各地总兵都率军前来北京城下勤王。


    (巡抚是不用亲自去的,如延绥巡抚张梦鲸没有接到勤王的政令,擅自去的。)


    本以为二十万明军赶走一个皇太极应该没什么问题。


    事情就出现在这里。


    勤王的明军倒不是怕清军,大不了一死嘛!


    问题是勤王的军队饿了好几天了。


    明朝有个奇葩的规定,军队到达“汛地”(要驻防的地方)当天,朝廷是不发口粮的。


    初到之日,不准开粮,次日,列营汛地,乃准开粮。


    朱由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宗族之法不可变。”


    最主要的是能省下来一天的口粮,这点崇祯还是算的十分清楚的。


    第一天:


    山西总兵张鸿功带着勤王的军队到了京城之后,兵部:


    “你带人去通州驻守!”


    张鸿功对手下道:“得嘞,今天你们先饿一天,等明天我带你们吃好的!”


    手下的士兵:“唉,好吧,听总兵的!”


    至于这些明军自己带的干粮,早在赶路的时候就吃完了。


    再说了,崇祯给他们发的军饷也没有发齐啊!


    第二天:


    山西总兵张鸿功:“将士们,想必今天朝廷就要发口粮了,我们可以开饭了!”


    朝廷发的口粮没等到,却等到了兵部的又一调令:“山西总兵张鸿功带军队驻守昌平!”


    这样一来,朝廷又能把当天要发的军粮省了下来。


    崇祯和兵部:“机智如我!”


    张鸿功心中气愤,但君命难违,没办法。


    满怀愧疚的找到手下的兵士:


    “兄弟们,战事吃紧,我们又要换防了。”


    “啊?”


    “我们饿啊!”


    “……”


    发完牢骚,终究还是要听朝廷的调令。


    到了昌平,


    张鸿功手下的心腹:“将军,我们明天不会还被调换防区吧?弟兄们好几天没吃饱饭了,火气都很大啊!”


    张鸿功也满脸无奈:“应该不会了吧?朝廷的人不会这样的没底线”


    心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张鸿功:“!”


    想想都可怕,饿了三天的饥兵,什么做不出来?


    这时候手下的兵士找到了张鸿功:“将军,如果明天还被调换防区的话,弟兄们就要饿死了!”


    “对啊,对啊!”


    张鸿功无奈:“我去找巡抚耿如杞去给皇上说下。”


    稳住兵士后,张鸿功久久不能平静。


    兵士们愤愤离开后聚在了一起。


    私底下,一队兵士在讨论。


    兵士甲:“如果明天要是再调防,我就要闹了!”


    兵士乙:“我都两天没吃饭了,想闹都没力气。”


    兵士丙“咦,我有一个点子!”


    但凡男人凑到一起,总有一些大聪明会想出点子的。


    并且其他人会很乐意试试。


    这就是现在不让聚众的原因,特别是酒馆等地。


    其他人:“快说快说!”


    “既然朝廷不给我们口粮,谁有我们抢谁的,。”


    “哈哈,好主意,明天再吃不上饭我们就要自己动手拿了!”


    “到时候听老兄的,保证大伙吃饱饭。”


    一伙人悄然散去,如同病毒一般将这个点子传播在军营之中。


    第三天:


    张鸿功的天塌了,没有等来朝廷发的口粮。


    等来了兵部的一纸调令。


    送调令的天使头仰45度望着天道:“山西总兵张鸿功接令!”


    张鸿功单膝跪在地上,内心:不要啊,再来一次我可受不了了。


    祈祷无用,调令如期而至。


    “兵部调令,张将军率山西军驻守良乡,即日开拔,不得有误!”


    张鸿功气愤:“敢问天使,我部下两天没吃饭了,可有口粮发放?”


    天使:“军队到达驻防的地方第一天是不发口粮,所以没有口粮发放。”


    张鸿功看着蠢蠢欲动的部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们这些兵士连着调防两天了。”


    “皇上说了,宗族之法不可变。”


    随后天使捏着兰花指走掉了。


    留下风中凌乱的总兵张鸿功……


    张鸿功只能将最新的调令讲给兵士。


    张鸿功看着不吵也不闹的将士:“你们没什么想说的的吗?”


    兵士:“我能骂人吗?”


    张鸿功:“这是朝廷兵部的意思,兵部又是皇上的意思,好像不能骂。”


    兵士:“那我们没什么可说的了。”


    接着拉着盔甲、铳炮朝良乡慢悠悠的赶去。


    看着各位平静的将士,张鸿功无奈至极。


    免我蹉跎苦


    免我蹉跎苦


    不能专挑我一个人欺负!


    ……


    饿了两天的兵士淡定的走向良乡,不吵不闹,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晚上,兵士们围着大聪明:“大哥,你说我们怎么办?”


    大聪明道:“朝廷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


    能勤王的兵士都是军中精锐,侦查和打架都很厉害。


    “我来的时候看到附近有村子和城池,等明天找机会进城之后……”


    其他人:“我们懂了,到时候抢粮食就可以了。”


    “你们十分聪明嘛,明天城门开,我们就行动!”


    “好!”


    张鸿功总感觉有人要害他,但是一晚上相安无事。


    第二天,张鸿功被心腹叫醒:“将军,我们的兵士去良乡附近劫掠去了。”


    张鸿功面色一沉:“完了,冲我来的!”


    崇祯眼里可容不得沙子,要是大石头,那就忍了。


    大石头是满人和蒙古人,不是他们这些汉人,回族人。


    “吾命休矣!”


    张鸿功想制止兵士劫掠的时候已经晚了。


    朝廷的天使又来了。


    张鸿功看到天使头上飘着的太奶奶正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