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我就读个书我就造反了

作品:《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一周后,白水县希望学堂正式开始报名了。


    白水县附近的村子里一早就组织民壮送娃娃们来到学堂,等着入学。


    为了报名这一天能让百姓们和孩子们一起,李冰特意给矿山和工厂的工人放了一天带薪假。


    校门口种小满,初一等第一批上学的人身上带着绶带,站的笔直。


    李冰在一旁看着一本正经的初一,忍不住笑了起来。


    初一很受大家欢迎,平时也很活泼。


    但是这次不一样,第一次面对上百的百姓,显得很紧张。


    李冰挪到她跟前小声的说道:“深呼吸,紧张是正常的,我第一次在广场上讲话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初一微笑的看着走来走去的百姓嘴里小声问道:“真的吗,李大人?”


    李冰:“真的,我当时两个腿都不听使唤了!”


    “哈哈~”


    至于种小满,虽然紧张,但是毕竟是男娃子,并且经常帮李冰去给百姓们念公告,表现还不错。


    如今适应了一会,居然跟李冰学的有模有样!


    “这位家长,先进入学校,在大门右边的登记处给学生报名,然后领一张学生卡片。”


    “等学堂正式开课后,可以凭着卡片领取书本和笔墨哦!千万不要弄丢了!”


    种小满指引着一队百姓进入校园。


    百姓们看着种小满这些娃娃:“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才这么小就会帮李大人办事了!”


    “这孩子真懂事!”


    再看看身后还在玩棍子的娃子,恨不得马上揍一顿!


    还没开学,学生就将种小满等人视作一生之敌了。


    娃子们还不知道怎么得罪了自家大人,将手上的笔直的木棍藏在身后。


    满眼崇拜的看着校门口的民团兵。


    十几名全副武装的民团兵,此时背着火枪,目光炯炯的看着校门口处。


    站如松,无不展示着民团的风采。


    但是内心却不如他们表现得那样。


    民团兵甲内心:“这么多娃子看着我,我可不能出丑!”


    民团兵乙:“好害羞啊,这些百姓和娃娃们怎么老盯着我看,咦,还有我爹跑来干什么?”


    民团丁:“还不如让我和那些流民打一架痛快!”


    民团丙?他正在沉溺于百姓的夸奖声中飘飘然呢!


    呀,是个脸皮厚的,民团有救了~


    ……


    等到下午的时候,报名的学生逐渐少了起来。


    一共三百多学生报名,女娃娃们很少,李冰很是忧愁。


    找来了苏诗雨:“女娃娃们报名的很少,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苏诗雨想了下:“不是有妇联吗,让他们拿着黄册去找那些家长。”


    “连管娃娃饭都不好用的百姓家,我认为没必要客气!”


    李冰:“嗯,威胁他们!”


    苏诗雨点了点头。


    错的方法办正确的事情嘛,李冰还没怎么干过这种事情,但不介意偶尔使用。


    但是苏诗雨熟啊,她一直在干!


    “李大人,交给我就行了!”


    李冰:“好!”。


    当然了,苏诗雨找的人大部分都是晚上行动。


    果然第二天就有很多百姓带着女娃娃去学堂报名,相信这两天就没有歧视女娃的百姓了。


    李冰:“好厉害的小苏师爷啊!”


    “就是那些百姓为什么看到自己很激动呢?”


    苏诗雨:“那还不是你善良嘛!”


    三天报名时间结束后,终于开学了!


    学生们坐在学堂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拿着还有墨香的课本。


    高思源看着讲台下充满希望的小脸,明亮的眼睛,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这些学生以后可不能去送快递(划掉)去矿山挖矿啊!


    那绝对是学堂教的不好导致的!


    沉下心来,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从今天开始,他就是这个班级娃娃们的启蒙老师了!


    “我是高思源,你们要叫我高校长或者高老师,高先生,这些都是可以的,以后我负责教授你们国学,数学!”


    “现在开始学习认字,认字之前呢,大家先来段自我介绍,让大家互相认识好不好?”


    “好!”


    下午,教室里传来了整齐的读书声。


    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陕西清涧石油寺里,一个穷弱书生也正在读书。


    这天晚上,名叫赵胜的穷苦书生,白天需要务农,晚上嘛,寺庙里的油灯亮着也是浪费,不如读书。


    于是他就借宿在石油寺,准备来个鸡犬升天。


    他平时待人和善,没事免费帮百姓们写写书信,带着他们跟官府扯皮省下些赋税什么的。


    所以他在当地的口碑十分好。


    百姓们都道:“点灯子,酷似黄巢,点灯孤寺,着作兵书”


    结果被当地的官吏们知道了。


    官吏:“什么,有人要造反?太可怕了,我们去抓他吧!”


    这时候的陕西如果听到有人造反,十有八九是真的,但这次是假的。


    当然了,官吏们也知道是假的,


    清涧官吏:“你当我傻啊,点灯子这次造反当然是假的啦!如果是真的,我敢去抓吗?”


    于是赵胜倒霉了!


    赵胜读书可是为了做官,恐被诬陷入狱。


    大家知道的,考公可不能有案底,于是赵胜开始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官府的人一看,这造反的人不敢还手,追的更欢乐了。


    这天赵胜躲在解家沟花芽寺里,正读着之乎者也,就听到寺外嘈杂的脚步声。


    赵胜一介弱书生,杀只鸡子都费劲,别说逃跑这种高难度的活了。


    官吏围着寺庙喊道:“点灯子,你居然敢造反,你现在无路可逃了!”


    点灯子:“我就读个书,我就造反了?”


    “那我要是摔个碗,是不是我就底子薄?我就耍小聪明了?”


    官吏:“我不管,反正你晚上点灯准备谋划造反,证据确凿,等我们抓住你!”


    眼看官吏就要抓住他了,突然寺庙外火光冲天,百姓们拿着农具出现了。


    十几个官吏瞬间被愤怒的百姓们砸死当场。


    至此,点灯子的考公路完全没戏了。


    百姓们为了救他得罪了官府,赵胜也不再考虑读书的事情了。


    “乡亲们,帮我找个杆子,我们也学学其他好汉,揭竿而起!”


    “好!”


    接着大伙儿都让赵胜做老大,正式开始造反这份没前途的工作。


    当然由于点灯子比较有原则,打劫之前先打听要打劫的对象是不是好人。


    所以打劫的效率不是很高。


    但是跟随他的百姓们却很赞同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