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双枪将定彦平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这男子,正是有着双枪将之称的定彦平。


    当定彦平听得杨林之言,亦是有些唏嘘,自从大隋一统,平定乱世之后,他便是辞官归隐,游历天下。


    虽然定彦平武艺超群,为大隋扫平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并非贪图功名利禄之辈。


    所以,当诸般事了,他便是主动请辞,离开了朝堂,去往其他地方。


    很快,定彦平回答道:


    “当年老夫辞官,便是前往游历天下,去看了我大隋的山河,见识到诸般风景。


    想当年天下大乱,四方征战,百姓难安,可是这些年来,天下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而老夫近日,正好在山东之地,听说虎臣你领兵大胜海寇,你我兄弟也是多年未见,所以上门叨扰。


    你该不会觉得老夫太麻烦了吧!”


    听着定彦平调侃直言,杨林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他摆摆手道:


    “不麻烦,不麻烦,见到你来,本王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觉得麻烦?


    你志不在官场,想要辞官归隐,本王就不说你什么了,但你这些年来,杳无踪迹,也没来看一看本王,未免太过分了。”


    虽然杨林的表情有些严肃,但他的语气却不见半分责怪,有的只是对老友这些年的关切。


    定彦平轻叹一声,接着道:


    “这确实是老夫不是,不过老夫这些年,可没少听说靠山王之名,大隋有你在,便是稳如泰山啊!”


    杨林摇摇头,又指向前方,说道:


    “行了,不说这些了,只可惜彦超不在,否则我等三人倒是可以好好聚聚。


    在那边的,你可知道是何人?”


    听得此言,定彦平有些疑惑的转身看去,那是一位英俊无比的少年,看到这张脸,往日的场景浮现于眼前。


    定彦平猛然意识到什么,便是惊讶道:


    “他莫非是彦超之子?”


    要知道,定彦平和罗艺、杨林乃是结拜兄弟,三人感情不错。


    杨林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他正是彦超之子,名为罗成,那边的都是本王义子,至于这位,彦平你应该也听说过。


    他就是近日名震大隋,为我大隋扫平漠北,立下赫赫战功,生擒突厥可汗的锐武郡公宇文成惠了。


    哦,还有在他旁边的,是其二哥宇文成龙。”


    “宇文成惠?”


    在得到杨林肯定的答复后,定彦平是惊讶又激动,但他的注意力很快被杨林后面的话语所吸引。


    定彦平看着宇文成惠,眼中满是异色,显然正如杨林所言,虽然他不在朝堂之中,但对宇文成惠的名字却不会陌生。


    他缓了缓,这才开口道:


    “他便是宇文成惠?实不相瞒,这些天老夫对这个名字,当真是如雷贯耳,想不到竟是如此年轻俊杰,令人大开眼界啊!


    如今我大隋国力蒸蒸日上,又是人才济济,当真是一大幸事。”


    定彦平虽然惊讶宇文成惠的战绩,但他当年也是一员所向披靡的猛将,倒是不至于震惊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这样的反应,倒是和之前的杨林一样。


    杨林真正懵逼,还得是得知宇文成惠年纪轻轻,武艺就突破到登峰造极。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成就,实在令人把持不住。


    杨林肯定的说道:


    “是啊,大隋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着,杨林对着前方众人道:


    “这位,乃是本王故友,昔日名震天下的双枪将定彦平,虽然彦平不在朝廷,但你们也不能怠慢,便称之为伯父吧。


    罗贤侄,当年本王正是和彦平一起,与你父义结金兰,他也是你的长辈。”


    十二太保和罗成闻言恍然,他们有些好奇的打量了定彦平两眼。


    紧接着,众人皆是拱手道:


    “见过定伯父!”


    罗成没有称呼杨林为伯父,主要是杨林靠山王之名深入人心,再加上罗成和杨林不熟,所以称之为伯父。


    可定彦平不同,杨林都说得这么清楚了,如果罗成叫定彦平其他称呼,确实是不太合适。


    而后,宇文成惠和宇文成龙也是上前而来,但他们自然不会叫定彦平伯父,毕竟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


    宇文成惠直接道:


    “宇文成惠见过定老将军。”


    就算定彦平不在朝廷当值,但人家取得的功绩是真的,叫做老将军合情合理。


    定彦平自不会纠结,他笑着说道:


    “宇文郡公之名,老夫可谓是早有耳闻,只是今日方才得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罗贤侄,老夫与你父亲也是多年未见,想不到转眼间,你就这么大了,看你的样貌,当真是与你父亲一般无二。


    还有诸位贤侄,皆是人中俊杰,难怪能被虎臣收为义子……”


    要是在遇见宇文成惠二人之前,或许罗方等人听得此言,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会沾沾自喜。


    可是现在,他们只觉得羞耻。


    若非目睹宇文成惠和罗成的强大,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有人会比他们年轻许多,实力还不知强了多少倍。


    在感受到其中差距后,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在真正的强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想到此处,罗方赶紧拱手答道:


    “定伯父过誉了,我等的实力,比起锐武郡公和罗世子还差得远呢。”


    听到这句话,定彦平看了眼宇文成惠和罗成,顿时恍然大悟。


    其实在来之前,定彦平也听说过十二太保,虽然这十二人比不上最顶级的猛将,但也不是无能之辈。


    可现在他们却这般谨慎,显然是深受打击,已经没了往日狂傲。


    这并非坏事,但定彦平没有出言打击,而是微笑道:


    “宇文郡公和罗贤侄,他们天赋异禀,确实远胜于常人。但只要尔等知耻后勇,能够坚持苦练,未来肯定能够取得更高成就。”


    罗方赶紧称是。


    至于罗成,则是回忆道:


    “这些年来,我爹没少提起定伯父,说当年在燕山城外,若非他不慎分了神,绝不会败在伯父双枪之下。”


    听得罗成此言,杨林和定彦平皆是大笑起来,气氛显得颇为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