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吃吃亏也好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此刻,后院演武场中。


    罗成占据最中间的位置,而罗方等十二太保,则是各自手持兵器,围在周边。


    有了高亮的前车之鉴,众人皆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他们意识到,罗成虽然年轻,却不是等闲之辈。


    如果他们再轻视罗成,必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宇文成惠仍旧是平静的看热闹,宇文成龙稍稍捏了把汗,但有宇文成惠之言,他倒是对罗成有着相当的信心。


    就在宇文成惠等人瞩目之下,这场一对十二的切磋终于是开始了。


    大太保罗方率先出击,都已经选择以多欺少,他自然不会讲什么让罗成先出手,他们必须要赢,才能一雪前耻。


    如果输了的话,他们根本无法向杨林交代。


    随着罗方有了行动,其他太保也不迟疑,他们纷纷挥动兵器,朝着罗成杀来。


    感受到十二太保战意,罗成目光淡漠,他手中长枪悍然刺出。罗家枪法的奥义,就是出奇制胜,快攻为上。


    单说出招速度上,哪怕宇文成惠也比罗成稍逊一筹。但也不是没人比罗成更快,他大哥姜松的速度只会更恐怖。


    “来得好!”


    方才只有高亮一个人,根本无法给罗成带来半点压力。


    现在面对十二太保夹击,罗成终于是有了感觉,他手中长枪接连刺出,显得游刃有余,进退有度。


    诸般兵器从四面八方杀来,罗成却是后发先至,他长枪扫动,直接将众人逼退,接着回身出枪,开始了反击。


    这才交手几个回合,已经有四个太保被罗成挑飞兵器。罗方等人暗自心惊,但不等他们缓一口气,罗成又杀了过来。


    战斗不到十个回合。


    便是尘埃落定。


    十二太保败得一塌涂地,他们明明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被罗成直接碾压了。


    哪怕他们手段尽出,可是在罗成凌厉枪法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罗方显得有些狼狈,他看着气喘吁吁的诸位兄弟,脸上露出苦笑。


    事已至此,他又能说什么呢?


    他已经全力以赴,却还是奈何不了罗成,这足以说明他们之间的差距。


    只可惜,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以为人多就能战胜罗成。


    现在输了也得认。


    罗方放下兵器,他朝着罗成抱拳道:


    “罗世子枪法超绝,我等输了。”


    罗成并未因为战胜十二太保就为之欣喜,他只是平静说道:


    “就凭诸位的实力,还想要挑战成惠兄,当真是有些异想天开。”


    这时候,罗方也是反应过来,此事的起因并非罗成,而是旁边的宇文成惠。


    想当初,大兴城消息传来,他们兄弟听闻,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惠,在漠北立下奇功,并且被封为锐武郡公,心中多有不服。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十二太保作为杨林义子,对宇文化及这个奸臣颇为厌恶。


    宇文成都厉害也就罢了,他们不信宇文家还能出一位天纵奇才。


    但此刻看来,他们还是太自以为是了。


    罗成实力如此强悍,却仍旧是以宇文成惠马首是瞻,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如果宇文成惠没有足够的实力,罗成作为北平王世子,怎么可能这样的态度。


    稍作思索,罗方又对宇文成惠拱手道:


    “方才我六弟多有得罪,请郡公见谅。”


    这时候,一直没什么反应的宇文成惠 终于是有了动作,他微笑道:


    “罗太保无需如此,比也比过了,此事自然没什么好纠结。”


    简单说了两句,宇文成惠看向带他们过来的亲兵,直接道: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去休息吧。”


    听得此言,这亲兵方才回过神来,连忙在前面带路。


    罗方等人,看着宇文成惠一行离去身影,顿时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等到了院落之中,罗成脸上浮现几分自得之色,笑问道:


    “成惠兄,本世子方才表现如何?”


    对此,宇文成惠肯定道:


    “罗贤弟枪法不俗,一挑十二也能势如破竹,令人大开眼界。”


    面对宇文成惠的夸奖,罗成并没有推脱,只是感慨道:


    “想不到十二太保竟是如此平庸之辈,实在是不够尽兴。只可惜成惠兄你实力太强,本世子才不会自取其辱。”


    听到这话,宇文成惠和罗成相视而笑。


    ——


    另一边。


    在书房之中,杨林还在处理事务。


    他想要剿灭海寇,当然了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很多事情都要他安排妥当。


    正在这时,书房外有亲兵进来禀报。


    看到来人有些着急的模样,杨林不禁有些好奇,疑惑问道:


    “出什么事了,这般匆匆忙忙?”


    这亲兵赶紧解释道:


    “启禀王爷,方才罗世子和锐武郡公等人,到了后院之中,与诸位太保起了冲突。”


    原本杨林很是平静,但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迫不及待道:


    “到底是何情况,仔细说说?”


    亲兵认真讲述:


    “……,罗世子枪法惊人,纵然是十二位太保齐上,也完全不是对手,现在诸位太保还在后院演练武艺呢。”


    到此刻,杨林也明白了大致的情况,他面露唏嘘之色,有些感慨道:


    “罗彦超生了个好儿子啊,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实力,日后定是我大隋一员悍将。


    至于老六他们,吃吃亏也好,实力不如人不可怕,只要他们能够知耻后勇,本王也就满足了。


    不见一见天下英雄,只会固步自封,他们在靠山王府待太久了,却全然不知当今天下,到底有何等人物。”


    讲到此处,杨林显然有些无奈。


    他对这十二个义子也算是不遗余力,为了培养他们,费了不少心思。


    但现实却很残酷。


    哪怕杨林亲自指点他们的武艺,可十二太保的进展,却仍旧是平平无奇。


    也幸好,虽然这十二人的实力无法和罗成、宇文成惠等天才相提并论,但放在普通人里,也算是不错了。


    同时,他们平常替杨林办事,操练兵马,表现还算得力。


    要是真没一点优点,恐怕杨林早就眼不见,心不烦,将他们丢到其他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