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凯旋而归,离去之意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随着杨广兵发四路,追击突厥残部,不过数月之间,便是尘埃落定。
除了有两个部落,明知突厥大势已去,仍旧是负隅顽抗,被隋军强势镇压外,其他各个部落,皆是选择了臣服。
对于这些突厥部落来说,他们能够看清形势,如今大隋兵强马壮,占据绝对优势,突厥却已经到了末日。
不说突厥可汗被生擒,各部首领也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部众已然自顾不暇,又如何能够与大隋争锋?
所以摆在他们面前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臣服于大隋,最起码能有苟延残喘的机会,不至于族破人亡。
只是这些部落,并不清楚杨广给他们准备了什么手段,等他们落入大隋掌控之中,再想要摆脱,可没有那么简单。
——
马邑郡外。
宇文成惠率领兵马而来。
战斗已经结束了,在四路大军包夹之下,突厥根本没有扭转局势的机会。
除了有突厥残部,狼狈逃出突厥之地,剩下的要么被剿灭,要么就是明智的选择了臣服大隋。
此刻宇文成惠便是押送着俘虏,以及臣服的各部首领,前往马邑郡面圣。
自从在边境击溃突厥二十万主力后,杨广并没有跟随大军深入漠北。
毕竟大战进行到这份上,杨广的参与感已经够高了。若是深入漠北,就算没有安全问题,一路长途跋涉,亦是十分辛苦。
所以,在仔细考虑后,杨广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与其追进漠北深处,倒不如在马邑郡等待得胜消息,既能好好享受,该是他的功劳也少不了。
“可算是回来了。”
长时间的奔波,宇文成惠也觉得有些疲惫,这并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精神状态上的感觉。
突厥疆域辽阔,哪怕是兵分四路,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在他们还是顺利完成任务,彻底将突厥覆灭,从此刻开始,大隋便可宣告天下,世间再也没有突厥了。
王伯当和谢映登,包括尉迟恭,都跟随宇文成惠左右。
他们同样有些唏嘘,这段时间跟随宇文成惠征战,见证了不知道多少次胜利,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
几人皆是恍如梦中,强大的突厥竟然真的不复存在,而他们作为其中参与者,也是达成了以往不敢想象的成就。
“是啊,我们回来了。”
王伯当感慨道:
“成惠,当初我们跟你来马邑郡,只是想要为民除害,何曾想到深入突厥,取得这般战绩,当真是波澜壮阔,振奋人心啊
此生能有一次,也算不枉了。”
显然,王伯当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哪怕这一路艰难,可是收获更大。
谢映登亦是配合道:
“哈哈,谢某最庆幸的,就是交了成惠你这个朋友。”
听得二人之言,宇文成惠愣了下,他忽然意识到二人想法。
要知道,当初王伯当和谢映登,本就是打着助宇文成惠一臂之力的想法,并非贪图功名利禄。
现如今突厥彻底覆灭,马邑郡的犯人也被宇文成惠杀得差不多了,他们也算是功德圆满,离开亦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想到这里,宇文成惠连忙道:
“二位该不会就想走了吧,以二位在漠北立下的功勋,封赏自不会少,不如伯当、映登兄继续留在我身边?
虽然马邑郡之事是差不多了,但日后我多半会去其他地方任职,我等兄弟齐心协力,继续建功立业?”
坦白说,宇文成惠是真舍不得王伯当二人离开。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们的情谊非常深厚,完全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同时,正因为有王伯当和谢映登相助,宇文成惠在马邑郡的行动才如此顺利。
总之,宇文成惠想要将二人留下。
但很快,王伯当便是摇了摇头,说道:
“成惠你的心意,我等自然明白,但我们本就是绿林众人,加官进爵非我等所愿。
能够助你为民除害,覆灭突厥,我等亦是心满意足,又何必留恋其他?
我们离开少华山已经很久了,若是一直留在你身边也不合适,等回了马邑郡,我等确实是差不多要走了。
但也无妨,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说不定此番分别,过段时间又再见了。”
谢映登亦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显然,他们早就达成一致,不可能因为宇文成惠的三言两语而改变。
这让宇文成惠一阵沉默,但他能够感受到二人的决心。王伯当和谢映登等人,确实是打定主意要离开了。
当初宇文成惠确实想过,用功名利禄将王伯当和谢映登留在身边,到时候他做任务,刷经验,都将轻松许多。
这也算是一举多得之事。
但人家决心已定,而且王伯当表明的态度,确实不喜欢官扬之事。
他已经帮宇文成惠做了足够多的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成惠岂能要求太多?
短暂沉默之后,宇文成惠很快点了点头,他郑重其事道:
“也罢,既然二位决心已定,我就不再劝说了,这段时间劳烦诸位,我不胜感激。
若非伯当兄你们相助,我想要这么快在马邑郡稳住局面谈何容易,包括先前斩杀红海,击溃突厥大军,二位亦是功不可没。
等二位走了,这功劳可就是别人的了。”
王伯当颔首而笑道:
“此事成惠你记得我等就心满意足了,若是在某初出茅庐之际,或许入仕为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我等身在绿林多年,早就习惯了悠闲自在的生活,真要是进入朝堂,只会适得其反,还是别自找麻烦了。”
宇文成惠点头附和道:
“这样说倒也没错,毕竟不是谁都和我一般,家父宇文化及,家兄宇文成都。”
“哈哈哈。”
众人皆是颔首大笑,他们自然知道,宇文成惠只是调侃自己有背景,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并非为了炫耀什么。
王伯当赞叹道:
“若天下多一些像成惠你这般嫉恶如仇,能力出众的权贵,也不至于这么多百姓受人迫害,却无处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