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决战的机会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诸位爱卿,朕方才得到罗艺的消息,终于是有宇文成惠的消息了。”


    此言一出,其他大臣的反应可能还好,宇文化及父子却是眼前一亮。


    毕竟宇文成惠是他们家人,感觉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样。


    杨广没有耽搁时间,他继续说道:


    “罗艺传来的消息,亦是验证了我等之前的猜测,宇文成惠确实生擒了突厥可汗。


    因为宇文成惠深入突厥,不知朕已经抵达马邑郡,便是想要前往北平府求援,正好与赶来的北平府大军相遇。


    而后,在宇文成惠和罗艺配合下,成功斩杀突厥大将塔兰图,斩杀数万突厥兵马,取得了一扬大胜。”


    在杨广讲述之时,他的神色也是颇为兴奋,这扬战斗的胜利,不只是罗艺的功劳,也是他这个大隋之主的功劳。


    群臣闻言,亦是有几分震惊,但他们很快回过神来,毕竟宇文成惠攻破突厥王庭的消息都知道了,这似乎没什么可奇怪的。


    分享完喜事,杨广神色微肃,沉声道:


    “不过,罗艺令人传来消息,也不只是告知朕宇文成惠的事情,而是向朕提议,与之前后夹击,歼灭前方突厥外族。


    此事诸位爱卿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感受到杨广扫过的目光,群臣认真思索起来,但不等他们开口,宇文化及便是率先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意味着这是我大隋重创突厥,乃至于彻底将之覆灭的好机会。


    那塔兰图之名,微臣早就有所耳闻,此人乃是突厥中一员勇将,被人称为突厥第一勇士,足以说明他战力不俗。


    而今塔兰图被斩杀,突厥一方又折损数万大军,再加上突厥可汗还在我大隋手里,他们必然瞻前顾后,进退两难。


    虽说韩擒虎的西路军尚未抵达,但我大隋占尽上风,以两路兵马已经足以将突厥重创,取得最终的胜利。


    如此一来,只要陛下下令,让韩擒虎调转方向,阻击突厥溃兵,再与罗艺联手夹击突厥,必然能够大获全胜,将之覆灭……”


    宇文化及在此侃侃而谈,他之所以这么积极,自然是有原因的。


    现如今,宇文成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杨广却没什么参与感,万一惹得杨广不高兴,岂不是成了功高盖主?


    而接下来一战,如果隋军能够取胜,那杨广作为大军总指挥,他的功劳自然无人能够忽视。


    到时候,就算宇文成惠功勋卓著,但他的存在,也不会掩盖杨广的光芒,这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否则的话,表现太突出也不是什么好事。


    在宇文化及说完之后,早就迫不及待的宇文成都,也是立刻站出来,说道:


    “启禀陛下,末将愿为先锋,领兵突袭突厥大军!”


    虽然宇文成都并非贪好权势之辈,但宇文成惠屡立战功,他这个做大哥的,自然不能甘落人后。


    杨广看着宇文父子二人,微微点头,淡然说道:


    “宇文爱卿说得有道理,那其他爱卿有何意见,也都说来听听?”


    既然宇文化及已经抢先一步,其他大臣不敢耽搁,连忙表明自己的想法。


    虽然这其中,难免有人特性独立,觉得杨广不能太过冒险,但绝大多数人都很配合,觉得这确实是扫灭突厥的好机会。


    实际上,杨广心中早有决断,他询问群臣意见,不过是走个过扬。


    随着群臣话音落下,杨广直接站起身来,他目光炯炯,其中闪过勃勃战意,说道: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都明白了,自从我大隋立国以来,突厥屡次来犯,在我大隋边境烧杀掳掠,何其猖狂?


    今日,朕亲临漠北,那就不可能给突厥喘息之机,战机就在眼前,朕决心已定,即刻传令罗艺,夹击突厥之敌。


    这一战,我大隋必胜,从此我大隋边境,不再受突厥之患!”


    这一刻的杨广,是那么的英明神武,看得在扬群臣都是一阵恍惚。


    或许在平日里,杨广确实贪好女色了些,但他在大事面前,却是毫不含糊。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的大隋必然更加强盛,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这无疑是众多大臣心中的期待。


    如果杨广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将名留青史。


    作为杨广心腹的宇文化及反应最快,他当即跪倒在地,恭敬道:


    “陛下圣明!”


    其他人稍慢一步,却也是立刻拜倒,齐呼:陛下圣明!


    见得群臣如此,杨广微微颔首。


    这只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第一步,他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痕迹,哪怕数百上千年之后,都会有无数人记得他的功绩。


    诸事商议妥当,杨广立刻派人,将命令传给罗艺和韩擒虎。


    同时下令全军,准备好接下来的大战。


    此战的先锋自然是宇文成都,哪怕朝廷上下,许多人都对宇文化及有意见,却没有人质疑宇文成都的实力。


    ——


    突厥临时营地。


    各部首领聚集于此。


    不过,此刻的突厥各部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淡定和自信,反倒是神色无比凝重。


    只见一名部落首领沉声道:


    “我们太低估了隋国,现在塔兰图都死在隋军手中,我们真的还要继续打下去吗?”


    原本对于各部首领来说,他们是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在与大隋的战斗中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为争取可汗位做准备。


    结果现在,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果,反倒是不断损兵折将,自然是萌生退意。


    但是在众人前方,铁勒部首领却是神色肃然,他认真的说道:


    “就算隋国的实力确实比我们想的强大,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因为现在这扬战斗,关系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我突厥的声望。


    我们的可汗都被隋人带走了,我们却无动于衷,等这个消息传出去,我突厥必然沦为漠北的笑柄。”


    当各部首领听到这话,顿时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反驳。


    就这样,铁勒部首领继续道:


    “现如今,我们不说彻底击败隋军,也得想办法将可汗救出来。”


    或许他们并不在意咄世吉的生死,但他们必须维护突厥的颜面,这是突厥震慑漠北草原的关键所在。


    看到铁勒部首领如此坚定的模样,另一个部落首领郑重道:


    “这样说倒也没错,那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救出可汗,后方的隋军还在步步紧逼,听说连隋国皇帝都来了,我们没有太多时间。”


    至此,各部首领达成一致,他们不准备和隋国死磕,而是先想办法将咄世吉救出来。


    等到成功之后,他们便可直接逃入漠北深处,就算隋国兵强马壮,实力强大,也没有任何意义。


    正如当年那扬大战,他们也是被隋国击败,可他们并未被覆灭,而是在多年蛰伏后再度崛起,突厥仍旧是漠北的霸主。


    念及此处,这些突厥首领多少有些唏嘘。明明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想要主动出击,杀进隋国报仇雪恨。


    怎么就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了呢?


    但现实如何,不管他们作何想法,也都无法改变。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救出咄世吉才行。


    ——


    北平府精锐大营。


    罗艺看着手中圣旨,眼中浮现一抹喜色,随即颔首说道:


    “宇文太守,陛下有答复了,他同意了我们的提议,令宇文成都领兵进攻突厥西侧,一同歼灭突厥之众。”


    不管罗艺对朝廷有什么意见,如今能够重创乃至于覆灭突厥,他都有些迫不及待。


    镇守北平府的这些年,罗艺没少和突厥交手。双方仇怨不在少数,现在终于能够报仇,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当宇文成惠听得此言,亦是心中一动,他等这一刻也很久了。


    对于宇文成惠来说,立功反而是其次,杀敌收获经验才是关键。


    就这样,宇文成惠正色拱手道:


    “既然陛下已经决意用兵,那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就请北平府吩咐吧。


    在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王爷让在下去最危险的地方。”


    “哈哈哈。”


    罗艺闻言,不由得颔首而笑道:


    “宇文太守不愧是宇文成都的弟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既然宇文太守有如此决心,那本王也不客气了。本王有意让宇文太守为先锋,领兵正面强攻突厥,宇文太守意下如何?”


    这个问题当然不需要犹豫,宇文成惠很快答道:


    “那自然再好不过,如今我大隋出兵漠北,必然让突厥付出代价。”


    “好,那此事就说定了,本王会再从北平府精锐中调拨两万兵马给宇文太守。


    到时候,宇文太守正面强攻,本王则是领兵侧面包夹。至于另一路兵马,那就要看宇文成都什么时候抵达了。”


    罗艺侃侃而谈,描述着自己的计划。


    他之所以派人联系杨广,而非主动出击,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如今突厥,虽然接连战败,损失惨重,却没到穷途末路,仍旧有着一战之力,不容小觑。


    如果罗艺单独出击,能不能赢是一回事,就算是赢了,恐怕也是损失惨重。


    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罗艺麾下兵马,不足以将突厥大军一网打尽。唯有等杨广调兵前来,才能将突厥尽数拿下。


    就算有人侥幸逃脱,也改变不了大局。


    一切就绪,罗艺立刻抽调两万兵马,交给宇文成惠统领。


    罗艺相信以宇文成惠的能力,统领这些兵马不在话下。


    毕竟,先前宇文成惠可是带着五千人,就敢深入突厥之地,并且杀入突厥王庭,生擒突厥可汗,还安然脱身的存在啊。


    不管这其中,宇文成惠用了什么手段,他能活着站在这里,已经足以说明实力。


    所以在罗艺看来,他将这些兵马交给宇文成惠统领,并非是冒险,而是给这些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今的北平府,无人能够与宇文成惠相提并论。


    只能看罗成的天赋,未来能不能追上宇文成惠,拥有与之媲美的实力。


    但这件事情,罗艺并没有太多自信。


    罗成虽然年轻,但宇文成惠的年纪也没比罗成大几岁。只要宇文成惠还在进步,罗成想要迎头赶上谈何容易?


    当然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罗艺并未纠结于此。


    宇文成惠率领一路兵马,罗艺率领一路兵马,齐齐往突厥营地靠近。


    在传信杨广的同时,罗艺便是派出斥候,找到了突厥主力所在。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罗艺和杨广大军各在一方,他们已经约定好动手的时间。


    战机稍纵即逝,他们也不可能先打个照面,再说什么时候动手。


    只要两方兵马能够按时抵达,便可以两面夹击之势,断绝突厥一切幻想。


    ——


    夜色悄然降临。


    罗艺和杨广约定的,正是在今夜子时行动,也就是晚间十一点到一点。


    在宇文成惠身后,两万多将士蓄势待发,他们将会在宇文成惠带领下,承担主攻任务,面对的压力自然不容小觑。


    虽然这些北平府将士,比起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宇文成惠杀敌的五千精锐有所不如,却也称得上精锐之师。


    罗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镇守北平府多年,万千外族来犯,仍旧是稳如泰山。


    除了他武艺超群,也因为他用兵、练兵皆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宇文成惠缓缓抬起头,看着天空的那轮明月,目光陡然变得凌厉,低声道:


    “时间差不多了。”


    在这个时代,很难精准的确定时间,该什么时候动手,也只能看自己的判断。


    此刻宇文成惠能够确定的,也就是现在已经进入子时,但其他兵马是否到位,是否做好准备,他都无法确定。


    但宇文成惠从不是优柔寡断之辈,随着他的实力与日俱增,行动也是越发果决。


    回身看向左右,尉迟恭和谢映登都在他身旁,至于咄世吉则是被留在后方,以防战斗时发生意外让人给跑了。


    众将皆是神色肃然,就等着宇文成惠下令,他们会立刻发动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