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是突厥可汗?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可咄世吉完全没想到,自己和宇文成惠的会面,竟然会是在这种情况下。
赤虹的出现,让咄世吉猜到了宇文成惠的身份,也让他心中充满了恐惧。
同时,咄世吉也意识到,斩杀红海的那人,恐怕就是这段时间,在漠北之地屠杀突厥精锐的兵马主将。
他们根本没有离开漠北,而是悄无声息潜入到王庭之外。
可以说,咄世吉心中有些后悔。
若是早知如此,他就不会让众将提前领兵前往大隋边境了。
总之,留守的将士已经无法阻拦隋军,咄世吉只能抓紧时间逃离。
等他安然离开,便能归来报仇。
有突厥战将看向宇文成惠,满面决然之色,咬牙说道:
“大汗快走,末将来阻挡敌军。”
不得不说,这名突厥战将确实勇气可嘉,在说完之后,就义无反顾的朝着宇文成惠杀了过去。
宇文成惠正在不断击杀靠近他的敌军,亦是在人群之中寻找着目标。
他没有见过咄世吉,当然无法从面容上判断出突厥可汗在何处。
但此刻,他看到这主动杀来的突厥战将,以及那健硕无比,还赤裸着上半身的男子,瞬间有了判断。
不管此人是不是当今突厥可汗,总之他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确定了人选,剩下的事就简单多了。
“拦我者死!”
宇文成惠手起斧落,那视死如归,欲要竭力阻挡宇文成惠的突厥战将,已经是殒命当扬,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
双方差距太大了。
如今的宇文成惠,放在整个大隋,也算是屈指可数的猛将,何况是在此处?
要是突厥大军尽数聚集于此,宇文成惠可能还有所顾及,但突厥大将都去了前线,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咄世吉已经上马,他连忙扯动缰绳,想要逃离此处。他也顾不上什么方向,只要能够尽快离开这战扬就够了。
但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
咄世吉尚未来得及行动,便感觉到那压迫感越发强盛,他在马背之上方才回头,就看见一柄大斧挥了过来。
因为走得匆忙,咄世吉手里根本没有兵器,他瞪大了眼睛,几乎就要发出惨叫。
但宇文成惠这一斧的目标,并不是咄世吉,而是他的坐骑。
一匹难得的宝驹,直接被宇文成惠一斧劈成两段,咄世吉则是被甩飞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成惠自然顾不上坐骑的死活,拿下咄世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有那么瞬间,宇文成惠想着,要不直接将咄世吉杀了算了。
但他终究没有这样做。
因为一个活的突厥可汗,对于如今大隋来说,还是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万一杀了咄世吉,系统却没有什么特殊的奖励,那就得不偿失了。
咄世吉重重摔倒在地。
他看着死得极为凄惨的坐骑,整个人都愣住了,眼睛瞪得老大。
毫无疑问,如果方才宇文成惠是对他出手的话,他也会这般凄惨。
宇文成惠策马向前,他将开山斧指向咄世吉,缓缓问道:
“你便是当今突厥可汗?”
咄世吉听不懂,二人大眼瞪小眼,气氛倒是显得有些沉默。
这时候,宇文成惠才反应过来,虽然突厥之中有些人通晓汉话,但终究只是少数人。
只能晚点找个翻译,来确定咄世吉的身份了。
但不管怎么样,宇文成惠都能确定,咄世吉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也就是这时,后方有隋军将士跟了上来,他们直接将咄世吉五花大绑起来。
而后,宇文成惠继续冲杀,将一众突厥之敌杀得七零八落。
眼下宇文成惠并未形成合围之势,既然他们不想走,宇文成惠自不会手下留情。
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
在宇文成惠和尉迟恭等人合力之下,敌军终于是彻底溃败。
不得不说,这支敌军的斗志确实远胜于他们先前所伏击的突厥精锐,真正避战逃离的,只是一少部分。
这突厥王庭,已经是尸横遍地,满目狼藉了。
众将士清理战扬,宇文成惠则是带着谢映登,来到咄世吉面前。
方才他已经审问过俘虏,确定了这里是突厥王庭,也确定了咄世吉的身份。
堂堂突厥可汗,如今却是这般狼狈,被五花大绑丢在一边,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宇文成惠找了个翻译,他看着咄世吉再度问道:
“阁下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得这般结局吧?
仔细想来,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若是你不陈兵大隋边境,以王庭的防守力量,本太守也没有绝对把握。
但现在,说这些也无济于事,你已然沦为我大隋的阶下囚,终有一日,整个突厥也将被大隋彻底覆灭。”
听着宇文成惠之言,咄世吉一阵咬牙切齿,他死死的看着宇文成惠,怒喝道:
“红海是不是死在你手里?是本汗太低估你,太低估隋国了。”
面对咄世吉的坐骑,宇文成惠微微点头,接着满意说道:
“不错,红海正是本太守所杀,如果不是从红海手中得到赤虹,此战本太守未必能够顺利将你擒拿。”
咄世吉脸色一阵变幻,却是哑口无言,正所谓成王败寇,他被宇文成惠俘虏,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正如草原中的失败者,往往都会死得很惨,失去所有的东西。
看得出来,咄世吉已经自闭了,宇文成惠没有继续和他废话,便是招来谢映登和尉迟恭等人,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众人很快到齐,宇文成惠有些感慨道:
“真是没想到,此番杀入突厥之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原本本太守的目标,只是杀一些突厥外族,牵制突厥的力量。却不曾想,找到了王庭所在,还俘虏了突厥可汗。”
讲到此处,宇文成惠表情严肃许多,继续说道:
“此战已经尘埃落定,但接下来,我们绝不能在此久留。
若是突厥一方得到消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多半会大举包围,以我们的兵力,终究是难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