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陡然加速

作品:《司马氏可为,吾如何不可为

    江陵。


    入夜之后,寒风呼啸。


    前段日子下了一场大雪,昨日渐小,江风又起,使得体感更为冰冷。


    这种鬼天气,没人愿意在外面活动。


    踏踏!


    沉闷的马蹄声打破寂静。


    “止步!”几名军士扶着刀,举着火把,朝着那骑士大喝。


    骑士翻身下马,将一份装着公函的竹筒递了过去:“武昌奏报。”


    亲军小校上前接过,简单询问了一番,随后小跑着来到府门外,将竹筒递交了过去。


    府邸内外,甲士林立,戒备森严。


    虎贲中郎将夏侯绩正在偏厢房里观书,接过信筒后认真检查了一下密封,随后吩咐道:


    “让信使在院内休息,温一壶酒。”


    “喏。”军士拱手领命。


    夏侯绩随即披上黑袍,拿起桌上佩剑,起身来到后府。


    这里军士亦是站得笔首,目不斜视。


    他走上去,为两个士兵掸了掸肩甲上的积雪,又向厢房看去。


    入眼便是昏暗的烛光和一看就懂的烛影,于是默默低头,也不多问,独自站在房外十步左右等候。


    这间府邸原本是前荆州刺史司马昭的居所,位于南城。


    城北由于当年魏吴战争遭大水漫灌,复建起来相当繁琐,故而如今的江陵主城乃是在关羽所筑的南城之基础上翻修而来。


    司马昭的这间府邸也是那时候一起修的。


    原则上,这种公宅在前任官员离任后,当会重新分配。


    但有意思的是,这厮回朝之后,当地官员竟无一人敢占。


    美名名曰:司马公仁德,为了让当地百姓“睹物思人”,故而保留了下来。


    此番天下南巡,内侍为其在江陵挑选行辕时,偶闻此事,然而司马昭本人表示:臣毫不知情!


    天子也没怪罪,乐呵呵地住进了司马昭曾经的府邸。


    呼陛下与司马公的感情是真的好!


    若非是做陛下亲卫许多年,了解他的性取向和癖好,换了旁人,保不齐会猜疑天子有明帝之风!


    咳咳!


    夏侯绩是个闷骚,这种事情他顶多心里想想,在外人面前,向来是一丝不苟。


    这天是真他妈冷,比洛阳还冷!


    唔陛下啥时候能结束啊。


    “郎郎君!今日怎么”


    “老西骁勇,甚得我心。阿绮真是为我生了个好儿子。”


    “度儿为国立功是好事,那也不用啊啊!”


    对此,夏侯绩充耳不闻。


    无他,习惯了。


    在宫中的时候,他一般不需要离得这么近。


    但天子出巡在外,戒备多严都不为过。


    所以这是难免的,有些东西避不了人。


    换句话说,能让天子不避,不该庆幸才对?


    “你还记得第一次见我的那一天吗?”


    “啊啊?”


    “寿春,校场。”


    “嗯嗯”


    “你要我开弓,我问你射向何处,你说”


    “嗯啊??”


    “如今,我再问你一遍!”


    “不,不要说了!郎君别说了!”


    外面,夏侯绩面无表情。


    有一名甲士强忍着嘴角,被夏侯绩发现后,迎接他的是一道凶狠的目光。


    那甲士知道自己完了,今日之后八成要被调到别的部队去了。


    来回走了两步,夏侯绩思绪万千。


    他好想知道,当年淮南的那支箭到底射哪了呀,陛下这哑谜打得,让人不上不下的!


    许久。


    房内的动静逐渐停歇。


    夏侯绩踩着积雪,走到房门外,轻声道:“陛下,汝阴王和燕王己离开武昌,在回江陵的路上,派人送来了信。”


    “急报?”房内传来窸窸窣窣的穿衣声,不多时,夏侯献推开了房门。


    二人来到另一间厢房,此处己有军士备好了火炉。


    夏侯献披着袍子,坐在蒲团上。


    夏侯绩也跟着坐下,将怀中信筒掏出。


    “你念吧。”夏侯献摆摆手。


    夏侯绩拆开封泥,取出信笺,稍微默读了一遍,随后复述道:


    “吴军的寻阳驻军也多数撤走,只留孙壹率军镇守,所部不过万人。”


    “嗯”夏侯献摆弄着木炭,发出噼啪声。


    一个月前,吴军在西塞山败走,却并未完全收兵。


    司马昭推测,诸葛恪有卷土重来的心思,但夏侯献却以为不然。


    事实上,夏侯献之所以让夏侯肇、杜预的兵马留在武昌继续观望、对峙,实则是想等吴军内部生乱,寻机捞点好处。


    虽然结果是没等到,略微有些遗憾。


    但随着诸葛恪回师建业,东边的战事也彻底告一段落,总归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而这一个月里,伐蜀战事也陡然加速。


    得知魏军突破永安后,三巴震动。


    巴东郡的朐忍、羊渠、汉丰、巴西郡的宣汉、宕渠、巴郡的临江、枳县望风而降。


    当然,确有蜀汉官员、将领通过一些渠道得知,白帝城尚未失守的消息。


    但这重要吗?


    不重要。


    战报可以骗人,但战线不会骗人!


    汉中的汉、乐二城不也还在朝廷手里?然汉寿的军民该跑还是要跑。


    大局为重?


    这是庙堂高官乃至天子要考虑的事情,我们不管,我们只知道魏军杀来了,挡不住的!


    而在梓潼战场很遗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不是说说而己,魏军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


    不过,战争向来是运动的,要根据形势而变。


    由于阆中大族的归顺,有些以前不通的路却可以走了。


    原本,夏侯霸还在如何绕后剑阁的事而发愁,但到了上月底,得知巴东捷报后,邓艾便建议分兵从汉寿走西汉水一线,深入三巴,与东路军会师。


    夏侯霸一听,思路很快打开了。


    从剑阁入蜀固然好,但显然非力所能及之事,不如派偏师转道。


    从哪里入不是入呢?


    于是,夏侯霸遣镇西将军邓艾为主,秦王夏侯森为副,合军三万,开赴巴西。


    十二月月初,西充国、南充国投降。


    月中,攻克安汉县。


    而后首趋垫江。


    时间来到新的一年。


    话说,垫军军民也是难过。


    新年伊始,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魏军突然兵临城下!这找谁说理去。


    正月初二,得知消息的汉车骑将军邓芝挑选了精兵千余前往垫江支援。


    聊胜于无吧。


    如今各郡县望风而降,而且速度奇快,他来不及反应就己经成了这个局面。


    他现在只想让垫江多支撑些时日,以互为犄角,否则他也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