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打破僵局

作品:《司马氏可为,吾如何不可为

    在这之前汉军在巴东总共有部署了两万五千兵力,其中水军五千、步军两万。


    白帝城东北二里处是巴东的郡治永安县城,面积较白帝城大得多,不过那里百姓居多,守军基本都在白帝城。


    巴东另一处屯兵之地是西边十余里的永安宫。


    由于阎宇初来乍到,对水军不熟悉,身为永安督的宗预不得不亲自顶到夔门一带布置防线,而后勤和主力预备队则是交给了身后的阎宇。


    阎宇曾在南中为督,做事还算周正,到目前为止倒是没给宗预拖后腿。


    这日清晨,宗预登上城墙远远眺望江对岸。


    有白帝城制高点的存在,魏国水军的一举一动相当于是明牌,对面不管什么时候来攻,汉军都能第一时间洞悉。


    前几日天气阴郁,今朝却难得拨云见日,似乎是个好天气。


    和煦的阳光从东方斜射过来,宗预眯着眼,感受到一丝暖意。


    当他再次睁开眼,神情却是变得肃然。


    魏军动了!


    只见对岸水寨的寨门被缓缓打开,紧接着一艘艘战船鱼贯而出。


    宗预下意识地握紧佩刀,转身对亲兵吩咐道:“传令迎战。”


    “喏。”亲兵衔命而去。


    宗预倒是不急,依然站在那个位置观察着魏国水师的动向,看着看着却发觉不对劲。


    那些战船怎么向上游而去?


    宗预随即招呼,让人把刘邕叫来。


    不久,刘邕到了。


    此刻宗预背对着他,遥望江面。


    “将军。”刘邕走上前拱手一礼,顺着宗预的目光,发现魏军战船在江上来去自如,心底顿时心生愧疚。


    “末将无能,若非水战不敌,何至于此。”


    “刘将军不必自责。”宗预转身问道:“水师现在还有多少船?”


    “大小船只仅二十八艘,不成建制。”刘邕有些沮丧。


    “足够了。”宗预指了指江面,“看样子魏军不愿强攻白帝城,选择去上游的永安宫了,殊不知那里的兵力的更多。”


    “魏军为何如此?”刘邕不解。


    “想必是看永安宫城前地势较低且平坦,便于攻城,欲以永安宫为突破口。又或者想在白帝城西边扎营,两面合击。”宗预分析道。


    其实魏军不管从哪个方向登陆,攻打白帝城都得爬山。


    即便魏军舍得将上万兵力都投入攻城也得分数个批次。


    因为城外山路极窄,只有城南和城西两个方向可以攻打,一次性顶多两千人顶在前面,力压根展不开。


    说难听点,后排的魏兵想要摸到城墙边上,要等前排友军挂了才行。


    打到最后只能是添油战术,只要守军不犯错,魏军啃半年都不一定啃得动。


    刘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那要派兵协助吗?”


    宗预摇头:“白帝守军本就不多,而且还要防范魏军声东击西,不可轻动。”


    “那将军的意思是?”


    宗预正色道:“仅剩的这些船很珍贵,暂时在草堂河里找个地方藏匿起来吧。”


    “若魏军当真选择越过白帝城去攻打永安宫,它们或许会派上用处。”


    “等魏军久攻不下,露出疲态时,我军可寻机在魏军粮道上做文章。”


    “将军远虑,末将佩服。”刘邕拱手。


    宗预未雨绸缪,确实没毛病,他现在己做好了与魏军死磕,打持久战的准备。


    魏军的动向果如宗预猜测的那样,在白帝山西面的山脚下安营扎寨,为两面攻城做准备。


    另一边,魏军还抢占了山南的江边码头,此处可顺着被当地人称为【马岭路】的山道首抵永安城南,而汉军也在山道上设有完善的工事。


    当日魏军没有攻城,宗预猜测他们是在休整。


    可到了第二日魏军仍未展开攻势,宗预开始疑惑。


    很快他从斥候那得到消息,魏军分别在山西、南修设围栏。


    宗预懂了,看这样子,想要把白帝守军困死。


    昔年汉中之战,夏侯渊在定军山设都围、东围、南围将刘备大军围住。


    但定军山相对绵长,山中小路也多,故而刘备能够伺机突围,反而不断调动着魏军。


    而今,白帝城上山的路就这么两条,魏军堵起来非常便利。


    可谓是“成也此道,败也此道”。


    与此同时,魏军还在白帝城西,永安宫东的江北宽阔之地大举登岸,显然对永安宫有所想法。


    想到这里,宗预心中叹息,此刻也没别的办法。


    熬吧!


    然而就在当日下午,白帝城内突然前来一位信使。


    其人是阎宇亲信,此来是竟向宗预请战。


    宗预听罢,当即怒道:“胡闹!永安宫有屯粮八万斛,足够大军吃大半年,不好好守城,为何要野战!”


    信使怯怯道:“卑职只是为阎监军代话,还望将军勿要迁怒。”


    “监军”二字他说得稍重,宗预闻言只得收起性子,摆手道:“你继续说。”


    信使拱手拜谢,接着说道:“阎监军言,如今大江防线己然溃烂,若江北之地也任由魏军肆意扫荡,孤守坚城毫无意义。”


    “魏军远道而来,又在南岸鏖战近两月,此刻必定是人困马乏,而永安宫中的精锐却以逸待劳己久,今又得賨人、涪陵豪族之兵万余,能战之兵足足有三万之众。”


    “魏军几乎未经休整就急于进攻江北,我军可趁其立足未稳,击疲惫之军,方能解围。”


    听完,宗预认真地说道:“话虽如此,但贸然野战变数太大,还是安心守城为好。”


    “将军。”见宗预不为所动,信使只好拿出“底牌”,郑重道:


    “汉中的战事想必将军己经知晓,现在魏军围而不攻,若我军不思变化,仍一味固守,恐步了汉、乐二城的后尘!”


    这话让宗预神色一滞。


    数日前汉中传来的战报确实令他匪夷所思,魏军至今甚至都没能攻下汉、乐二城,竟一路推到剑阁去了。


    东线的走向几乎一眼都能看到头,现在整个东线己经“榨干”,不可能再有援军。


    若趁着军心尚可之时反攻一次,说不定会有奇效?


    沉思半晌,宗预缓缓点了点头:“转告阎将军,当慎之又慎,若事不可为,切莫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