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再上白龙寺

作品:《杂货铺通古今,时间流速快十倍

    车队缓缓启动,为避免惊扰村民,马蹄包裹了厚布,车轮滚动的声响也压到最低。


    悄无声息地驶出吉水村,沿着计划好的后山小路行去。


    江灵站在门口,看着最后一辆马车消失在晨雾里,才缓缓收回目光。


    晨露落在脸上有些微凉。


    屋顶的炊烟渐渐飘起,一天又开始了。


    江灵难得起了个大早,却没有丝毫睡回笼觉的想法。


    在厨房热了点包子点心,泡了一壶茶,搬了个凳子出来,享受着早上的清闲时光。


    吉水村地势偏高,她这铺子算起来其实在半山腰上。


    如今放眼望去,东边的日出缓缓升起,初升的骄阳,温柔地唤醒沉睡的世界。


    风景美得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山风裹着松针的清香吹过来,带着点晨间的湿润,让连日忙碌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


    “江姐姐!” 远处传来小然的声音。


    转头一看,小然领着小翼正往这走来。


    “姐姐。”小翼穿着小然给的旧衣裳,袖口卷了两圈,一见江灵,立马跑了过来。


    江灵笑着招手:“来得正好,一起吃早饭。”


    今日的早餐是豆沙包、煎饺,还有两碟晶莹剔透的马蹄糕和红豆糕。


    两个小家伙看到这些精致的点心,眼睛都亮了。


    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点心,像用玉石雕出来似的。


    “尝尝这个,马蹄糕,甜而不腻。”


    江灵夹了一块递到小翼面前,又给小然递了块红豆糕。


    “谢谢江姐姐!”


    “谢谢姐姐!”


    江灵给他们倒了茶,看着他们吃。


    小然吃东西很斯文,这两个月跟着江灵吃过不少东西,接受度很高。


    小翼则小心翼翼地夹起,咬了一小口,软糯的糕体在嘴里化开,带着淡淡的马蹄清香,他眼睛瞬间亮了,


    他飞快地把剩下的几口吃完,又想伸手去拿,却对上小然投过来的眼神。


    立马把手缩了回去。


    江灵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无论是在分配食物还是平时的互动中,小然对小翼都隐隐带着一种排斥的态度。


    而小翼寄人篱下,早已养成了看人脸色的习惯,连吃块糕点都要小心翼翼。


    这情形,倒有点像她那个时代常说的二胎家庭里老大对老二的压制。


    看来,该认真考虑一下小翼的去处了。


    吃完早饭,稍事休息,江灵便带着小然和小翼,扛了四十斤大米,再次前往白龙寺。


    听赵大嫂说,寺里收留了不少无依无靠的孤儿,现在村里很多妇女下午都会去帮忙。


    清晨的白龙寺比下午清静许多,山路上不见那么多流民,只有一些实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蜷缩在避风的角落苟延残喘。


    其他尚有气力的,都四处去寻找别的生路去了,只会等到下午施粥时分再聚集过来。


    山顶夜晚寒冷,寺内能容纳孤儿已是极限,实在无力照顾所有流民。


    转弯处碰到两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坐在石头上晒太阳,面前摆着个豁口的破碗,里面空空如也。


    有个老人的头发全白了,贴在枯瘦的脸上,看见他们路过,眼睛动了动,却没力气说话。


    江灵看的辛酸,从口袋里拿出两个豆沙包递给小翼:


    “小翼,去把包子给那两位老爷爷。”


    小翼按照吩咐去了。


    老人接过包子,连声道谢,眼里泛起水光。


    快到山顶时,白龙寺的灰瓦渐渐映入眼帘。


    寺门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小沙弥正打扫落叶。落叶堆在树根下,黄灿灿的。


    江灵报上姓名,沙弥把他们引入正殿,就进去通报了。


    殿里的香烧得正旺,烟味淡淡的,混着木头的老味,佛像立在正中,眉眼慈祥,看着让人心里静了些。


    江灵之前给白龙寺送过几次粮食,而且分量都不少,寺内的功德簿上都有记录。


    沙弥通报后,不多时,一位较为年长、眉目慈祥的尘寂大师,从寺庙后面走了过来。


    他穿着灰色僧袍,手里握着串佛珠,脸色温和。


    “阿弥陀佛。江施主多次慷慨解囊,惠及寺中孤儿与山下百姓,功德无量。老衲代他们谢过施主。”


    江灵连忙回礼:“大师言重了,举手之劳而已。世事艰难,能帮一点是一点。”


    考虑到接下来要谈的事,江灵让小然和小翼先去后院看看寺里的孩子们,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包糖果,让他们分给那里的孩子吃。


    两个小家伙听话地去了。


    简单寒暄后,江灵斟酌着开口:“大师,此次前来,除了送些粮食,还有一事相求。”


    “施主请讲。”


    “是关于那个叫小翼的孩子。他无父无母,孤苦无依。我想……能否请寺庙收留他,让他在寺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江灵顿了顿,补充道,“只要寺庙愿意留下他,我愿意捐赠一百两香火钱,并且,每月向寺庙提供两百斤粮食。直至明年春耕到来。”


    流民问题只是一时的,官府也在着手管理,只要熬过这个冬天,就算上山挖点野菜也能活得下去。


    尘寂大师闻言,白眉微蹙,眼中露出不解:


    “阿弥陀佛。江施主,恕老衲直言,您既不缺银钱,亦不缺粮米,为何不将那孩子带在身边抚养?您方才所承诺的,足以养活十数个孩子了。”


    江灵一时语塞。


    她无法说出真正的原因。


    让小然来打工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守着铺子无聊,而且又需要别人帮忙干点活。这才把小然招过来的。


    而且小然天黑后就可以回自己家,铺子里的秘密不会被发现。


    可是小翼不同,他没有家,又不能长期住在小然家。


    自己如果把他留在铺子过夜,等他渐渐长大了,就会发现铺子的秘密。


    若是哪天这扇木门开不了了,难道自己要把他带到二十一世纪去生活吗?


    她沉默了片刻,只能找些听起来合理的借口:


    “大师,我终究是外乡女子,铺子生意时好时坏,说不定哪天就要离开。小翼还小,需要一个长久的去处,寺里有其他孩子作伴,能读书识字,比跟着我好。寺庙清静,有师傅教导,有同伴相依,或许……更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