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铺子门口原来是个人?
作品:《杂货铺通古今,时间流速快十倍》 “在我家院子东边角落,第三块松动的砖头下面,用防水布包着……里面有一个旧手机,还有……一些质量检测报告,和万盛公司的盖章……”
江灵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莫琛的电话,言简意赅:“证据在他家院子东边角落,第三块松动的砖下。”
“院子东边角落,第三块砖头。”莫琛重复着她的话。电话那头传来搬砖块的声音。
不一会儿。
莫琛的声音传来:“找到了。”
江灵没说什么,把电话挂断。
她最后看了一眼父亲的墓碑,照片上的笑容依旧温和。
她没有再对康勇说什么,转身,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墓园。
就在江灵转身的瞬间,守在墓园暗处的警察走了出来。
“康勇,我们怀疑你涉嫌绽放烟花厂爆炸一案,请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
康勇留下的证据确凿而有力,警方迅速行动,王晶晶和王富贵被带走调查。
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内。
莫琛将一杯热饮推到江灵面前,语气沉稳而肯定:“证据很充分,程序已经启动。你放心,我会盯着这件事,确保调查和审理过程公平公正,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徇私舞弊。一定会还你爸爸一个清白。”
江灵捧着温热的杯子,轻声道:“谢谢你,莫少爷。这次真的多亏了您帮忙。”
莫琛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唇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不必总是这样客气,更不用一直叫我莫少爷。叫我莫琛就好。”
后续的法律程序推进得十分顺利。
在铁证面前,康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积极配合调查,指证了王富贵和王晶晶的教唆与胁迫。
王富贵试图利用人脉和财富脱罪,但在莫家的关注和确凿证据下,所有企图都未能得逞。
最终,康勇因重大责任事故罪、渎职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
王富贵作为主谋,教唆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等罪名成立,获刑更重;
王晶晶也因参与策划和行贿,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曾经显赫一时的万晟公司也因此事声誉扫地,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而曾经背负着事故责任和巨额债务的绽放烟花厂,在经过彻底的调查澄清后,相关资产和责任被重新认定,最终合法地归还到了江灵手中。
尘埃落定那天,江灵独自一人去了父亲的墓前。
她将法院的判决书复印件和一束父亲最爱的白菊放在墓前,默默地站了许久。
天空很蓝,微风和煦,仿佛一切阴霾都已散去。
而她的生活,也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
当江灵再次打开木门,门口已经落满了枯黄的树叶。厚厚的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
看着很是萧条。
一阵冷风立刻灌了进来,带着秋日的寒意,尽管江灵身上穿着长袖古装,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天色才刚刚微亮,远处的天际泛着鱼肚白。
秋收已经过去,田地里没了活计,村子里静悄悄的,大多数人家都还没起床。
江灵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才刚踏出门口一步,突然看到一团缩在角落里的小小身影。
这是个什么东西?
像是一块破布盖在了什么东西上面?
直到看到了裸露在破布外的脚丫。
江灵才确定,这原来是个人?!
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这里是她熟悉的吉水村没错。
考虑到这个天气应该还冻不死人,江灵这才松了口气。
那人看着个子很小,非常瘦弱,小脑袋深深埋在膝盖里,缩在那只有一小团,看着像个四五岁的孩子。
他穿的很单薄,只有一件打满补丁,脏兮兮的麻衣,在冷风中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
江灵有些不知所措。
看这情形,难道这孩子在这里待了一整夜?
她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靠近,生怕惊到他。
然而,还没等她走到跟前,那孩子仿佛有所感应般,猛地抬起了头,露出一张冻得发青,沾着污迹的小脸。
眼睛里充满了小兽般的警惕,不知所措地看着江灵。
江灵也正仔细辨认着他,确定自己没见过这孩子。
似乎确定江灵不是之前赶他走的人,他眼神里的恐惧才稍稍褪去,但身体依然紧绷着。
江灵蹲下身,语气温柔的问他:“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的爹娘呢?”
那孩子睁着大眼睛望着江灵,嘴唇微微颤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他以为是自己饿晕了,看见神女了,这么漂亮,这么温柔。还穿着干净暖和的衣服。
一身碧绿色的衣服,就像画上的神女一样好看。
正当江灵想再问些什么时,转角处传来了脚步声。
只见小然拎着扫把从转角处走了出来。
他习惯性地每天一早先来铺子门口打扫。
当他看到站在门口的江灵时,整个人都愣住了,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出现了幻觉。
直到确认那真的是江灵,杂货铺的门真的敞开着!
小然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扔下扫把飞奔过来,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和惊喜:
“江姐姐?!真的是你?你终于回来了!我……我已经二十二天没见到你了!我还以为……以为你再也不回来了,铺子再也不开门了……”
自从那次江灵被绑架后,杂货铺整整关闭了二十二天。
这是杂货铺关门最久的一次。
大家都以为经历了这么多事,这铺子大概不会再开门了。
只有小然,固执地每天过来,擦拭门板,清扫落叶,雷打不动。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连他自己心里也开始发慌,越来越没底。
害怕铺子以后真的就不再开门了!
江灵看着小然激动的样子,心里既感动又抱歉:“对不起,小然,家里突然有些急事需要处理,耽误了这么久。我应该事先跟你说一声的。”
实在是太多事情牵扰她的思绪,她无暇顾及这边。
不过好在事情都解决了。
她才离开两天多,而这里,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
江灵又安慰了他几句,然后指了指墙角那个又缩回去的孩子,问道:
“小然,你认识这孩子吗?他是谁家的?怎么会在铺子门口?”
小然这才注意到墙角那个熟悉的小身影,眉头皱了起来,
“他不是我们村子的。他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在铺子门口待了好几天了,我赶了他好几次,怕他冻死饿死在这儿。可每次他走了没多久,又自己跑回来了,就缩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