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买狗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天刚蒙蒙亮,四九城外的土路上还浮着一层薄雾,周明远和秦二叔开车前往秦家庄。


    “大田该起身了,”秦二叔手里拿着个大布包,“他向来起得早,这会儿怕是已经在院里拾掇了。”


    果然,还没进村,就瞧见秦大田蹲在自家院门口抽旱烟。


    一见二人,他猛地站起身,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别在腰带上。


    “咋这早回来了?”秦大田迎上来,眉头拧成了疙瘩,“出啥事了?”


    秦二叔哈哈一笑,“能有啥事?明远惦记着家里,非要一早回来看看。”


    秦大田将信将疑地瞅了周明远一眼,周明远只是微笑。


    三人进了院,秦母从灶房探出头来,忙不迭地擦手:“明远回来啦?吃过了没?灶上正烙饼呢,一会儿就得。”


    周明远忙摆手,“娘,别忙活,我们吃过了。”


    秦二叔这才把周明远想在村里找两条狗看家的事说了。


    秦大田一听,胸脯拍得砰砰响。“我当是啥大事!这事好办,咱这就去找叔公,他家里养着好几条好狗哩!”


    秦大田说着就要往外走,被媳妇一把拉住。“你这人,明远他们大老远回来,水都没喝一口,你就拉着人满村跑?”


    周明远忙道:“不碍事,娘,正事要紧。”


    秦大田得意地瞅了婆娘一眼,领着二人出了门。


    秦二叔拿着布包回了家,虽然出去没几天,还格外想婆娘。


    叔公家住在村东头,独门独院,还没走近,就听见里头传来阵阵犬吠。


    周明远眼前一亮,这吠声洪亮中带着警觉,一听就是好狗。


    院门吱呀一声开了,叔公探出头来。老人约莫六十上下,头发花白,身子骨却硬朗。


    见是三人,他回头呵斥了两声,院里的狗顿时安静下来。


    “大田啊,这大清早的,有啥事?”叔公将二人让进院里。


    周明远打量着小院,墙角拴着三条狗,一条黑背,一条黄毛,还有一条花狗,个个毛色油亮。


    见有生人,它们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声,却不再狂吠,显然训练有素。


    周明远将手里提着的几斤棒子面递过去,“叔公,一点心意。”


    叔公推辞了一番才收下,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听到动静,屋里走出个年轻人,二十出头,瘦高个,吊梢眼,正是叔公的孙子秦大奎。


    他瞥见周明远,眼神一闪,别过头去蹲在门槛上,也不打招呼。


    秦大田说明来意,叔公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看看那几条狗,又看看周明远,半晌没说话。“这,明远要是喜欢,抱一条去便是。”


    叔公声音有些发涩,“只是这狗养久了,有感情。”


    话音刚落,蹲在门槛上的秦大奎猛地站起来:“不行!这三条狗都是我打猎的好帮手,送人了咱拿啥打猎?”


    院里一时寂静无声,秦大田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叔公尴尬地搓着手,欲言又止。


    周明远心里明镜似的,秦大奎这是记恨他呢。


    前些日子轧钢厂招工10个指标,秦大奎因为好吃懒做没被公推上,这小子心里准是觉得周明远作为秦家姑爷没出力帮忙呢。


    “爹,既然狗留着打猎,咱可不能让他们忍痛割爱。走,回家吃早饭。”周明远突然起身,笑着对秦大田说。


    秦大田一愣,看见周明远使的眼色,只好把到嘴边的呵斥咽了回去。


    告辞出来,秦大田气得脸色发青。“这兔崽子,分明是故意刁难!不就是没选上工嘛,还不是他自己懒的。都不选他就对了,活该”


    周明远劝慰道,“爹,这种事讲究心甘情愿。不需要跟他一家子人计较,以后少来往就是。咱有钱,还怕买不到狗吗?等会我去柳村、黄村问问。”


    秦大田叹口气,“理是这么个理,就是憋气!”


    “有钱能使鬼推磨,还怕买不着好狗?”周明远笑道,“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勉强要来的狗,养着也不贴心。”


    秦大田这才缓过劲来,“也是,咱没必要受那孙子的气!等以后的,老子也不会给他们面子。”


    秦大田作为现在秦家庄有头有脸的人了,最在意的就是面子。


    本家人都这样,他更加心里来气。


    回到家里,丈母娘已经烙好了饼,炒了一盘鸡蛋,非要周明远吃点。


    推辞不过,就着大葱吃了张饼,等着秦二叔回来,一起去了黄村。


    黄秀兰家住在黄村村头,三间土坯房,院里扫得干干净净。


    黄父正在院里劈柴,见二人来,忙放下斧头迎客。


    听说周明远要买狗,黄父二话不说就把自家养的一条黑背猎狗牵了出来。


    “这狗聪明得很,看家护院一把好手,”黄父拍着狗脑袋,“明远看得上,牵去便是!”


    周明远细看那狗,个头虽不如叔公家的大,但眼神机警,体格矫健,确实是条好狗。


    “这怎么行,您好不容易养大的,我哪能白要?”周明远说着就要掏钱。


    黄父死活不肯收,“一家人说两家话。秀兰两口子他们工作都是你安排的,一条狗算啥?再说这狗崽子本来就是一窝里留下的,没费什么钱。”


    推让再三,周明远只好作罢。


    黄父又领着二人去了两家相熟的人户,一家有一条半大的黄狗,一家有一条小花狗,都才四五个月大,活泼可爱。


    周明远看中了,一家给了一元钱,都喜不胜收。


    黄父留二人吃晌午饭,饭桌上提了一句秀兰弟弟黄大伟的事。


    “那小子脑子活泛,”黄父给周明远夹了一筷子菜,“明远多关照关照这个老弟。”


    周明远点头应着,“应该的,有机会一定帮忙。”


    吃完饭,周明远和秦二叔牵着三条狗上车往回走。


    小黑狗似乎知道换了主人,一路上围着周明远的脚边打转,时不时用鼻子蹭蹭他的裤腿。


    两条小狗更是活泼,互相追逐嬉戏,偶尔跑远了,又被大黑狗低声吠回来。


    回到95号大院,已是下午。


    梁会计见带着三条狗回来,喜出望外。


    周明远笑着摸摸大黑狗的头,“多亏了嫂子她爹帮忙。”


    夜里,新来的狗开始还有些不安,周明远喂了它们些吃食,又轻轻抚摸着它们的毛发,渐渐地的,狗儿们也安静下来,趴在院角睡了。


    “二叔,这狗就交给你们了。”


    “放心吧,快去歇着。”


    周明远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心里踏实了许多。


    忽然,院里的狗低声吠了起来。


    周明远凝神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在院墙外一闪而过。


    大黑狗警觉地立着耳朵,却没有大声狂吠,只是喉咙里发出警告的低吼。


    周明远微微一笑,这狗果然聪明,知道区分真正的威胁和寻常的动静。


    “好狗,”周明远低声夸道,“以后就看你的了。”


    大黑狗耳朵动了动,又回到原位趴下,眼睛却还警惕地望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