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厂领导班子半个成员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初春,阳光倾泻在轧钢厂辽阔的厂区内,将高耸的烟囱、连绵的厂房和崭新的龙门吊涂染得一片金灿。


    放眼望去,印有“增产节约”、“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字样的彩旗,在厂房檐下、办公楼前猎猎招展。


    巨大的红色标语从高处垂落,大字醒目:“庆祝红星轧钢厂扩编升级成功!”。


    高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进行曲,与远处车间传来的、永不停歇的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工业时代的雄壮交响。


    厂区中心广场,人头攒动。


    干部职工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盼的笑容,交谈的声音汇成一片喜悦的嗡鸣。


    今天是个大日子,主席台临时搭建而成,铺着洁白的桌布,上面摆放着几个搪瓷茶杯。


    工业部的领导身着深色中山装,气度沉稳,正站在话筒前。


    他的讲话字句铿锵,庄严宣布了全新厂级领导班子名单。


    第一个念到名字的是杨伟明,正式跨入了副厅级,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


    而当念到“李怀德同志,任红星轧钢厂副厂长,分管后勤工作”时,台下后勤处的队伍里爆发出格外响亮的喝彩。


    坐在主席台一侧的李怀德,原本的后勤处长,此刻努力维持着镇定。


    但眼角细微的纹路里却盛满了掩不住的笑意与荣光,他站起身向台下微微鞠躬,掌声愈发持久。


    从副处级的部领导晋升到正处级的厂领导,这无疑是跨越了一大步,他那位岳父估计使了不少力气。


    紧接着,“徐俊良同志任后勤处处长;蒋志伟同志任保卫处处长”......各部门升级和个人任命不断。


    作为重中之重的技术科提升了半个级别,刘明亮从正科晋升到副处,周明远从副科晋升到正科。


    他明白,这次晋升不只是他个人的“水涨船高”,更是整个红星轧钢厂、乃至整个国家工业脉搏强劲跳动所带来的必然浪潮。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正亲手将自己青春与汗水,熔铸进这钢铁洪流般奔腾向前的时代里。


    仪式结束,音乐再次高亢响起。人群在兴奋地议论中逐渐散去,走向各自的生产岗位。


    “哟,蒋处长,收拾得挺精神嘛”


    蒋志伟今天换了一身七成新的军装,爽朗的笑容显得意气风发。


    “那是,好歹副处级干部了,也不见巴结巴结”。


    “呵呵,我通过工程师考核,可是摆了一桌。你就看着办吧?”


    “你......”蒋志伟立马就像捅了心窝子一样的疼。


    “这是啥表情。知道你没钱,都给那些烈属家里了”,周明远一副理解的样子,“不然,咱就私了?”


    “啊!私了?说说”,蒋志伟惊讶得有点麻木,还有私了的说法。


    “你保卫科升到了保卫处,增加了多少编制?”


    反应过来的蒋志伟一脸嘲笑。“哈哈哈,打秋风是你这个态度?”


    “你看看,这话说得多伤感情!晚上正好去石家,我得问问他,怎么能带出你这样的兵来呢。”


    “你......”。蒋志伟又一次被点了死穴。


    从愤怒的表情瞬间切换到了温和的笑容,揽着他的肩膀道:“走,咱去办公室,啥事都好说。”


    心里把他骂了十八道。


    小食堂二楼包厢。


    杨伟明带着厂班子成员陪着部领导,按照职务大小坐下,一团和气。


    吴部长的目光缓缓扫过大圆桌旁坐着的一众人员。


    “杨厂长”


    吴部长的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交头接耳都停了下来。


    “咱们厂最高级别的工程师,今天是不是在车间赶工?”


    杨伟明的笑容僵在脸上,新刮的下巴泛着青灰色。“部长,技术科的同志说下午要检修轧机......”


    “五级工程师周明远同志,”吴部长直接打断,手指轻敲桌面,“年前还是我给他颁发的职级证书,苏国来的650轧机机组,就是他主持安装的吧?”


    李怀德赶紧起身:“部长,我这就去请”。


    人一走,包间里的空气更稠了。


    吴部长看似随意地说:“苏联专家曾经说过,一个五级工程师抵得上1个车间。我们在部里天天强调要尊重技术人才,可到了基层......技术是工业的脊梁,杨厂长,这可不是喊口号。”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杨厂长的后背渗出细汗。


    周明远推开包间门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厂领导们正襟危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神情严肃,桌上摆着没动的饭菜。


    他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袖口沾着机油渍,这是早上和陈大伟三人维修机床时换上的。


    “部长,厂长。”他站在门口装作有些无措,“二号轧机齿轮箱有点异响,我在排查。”


    吴吉祥将他找来,李怀德在一楼拦着低声交代了几句,周明远这会只能为领导圆场了。


    吴承志起身亲自拉开身边的椅子:“明远同志,过来坐。说说那个齿轮箱的问题。”


    周明远谨慎地汇报完技术问题后,吴部长突然问:“听说你带了个维修队?”


    “是的部长,第一期九人,六人已经下到车间,能独立检修了。”


    “规模太小”。吴部长放下茶杯,“一五计划要求我们年产钢材量翻番,靠什么?就靠技术人才的倍数增长!你们厂第二期准备培训多少人?”


    周明远立即回复道:“前天126报名,经过考试,选拔了40人。就是需要增加两台教学用的旧轧机,还有技术手册......”


    “好!”吴部长突然拍桌,震得碗筷哐当响。“就要这样具体的目标!杨厂长,你们报上来的扩建方案里,可没提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啊。”


    杨厂长急忙接话:“部长批评得对。其实上周党委会刚讨论过,把旧仓库改造成实训车间......”


    后来的谈话变得顺畅起来。周明远说起德国进口的轧光机调试,吴部长立刻追问技术细节。


    提到要编写操作规程,部长当场指示秘书协调印刷厂。


    当说到准备选拔苗子去鞍钢学习时,吴部长甚至露出笑容:“这就对了!技术人才要流动起来,像血液一样滋养工业建设。”


    下午的技术会议上,杨厂长特意让周明远坐在身边。


    讨论到新轧机采购时,杨伟明第一次没有先问价格,而是说:“听听周工的技术意见。”


    散会后,杨伟明将周明远招呼到了办公室,慷慨的发了一包大中华。


    “明远,今天忙得有点忽略,你莫放在心里。”


    说实话,将他纳入厂领导班子半个成员,杨伟明确实没想到这一层上面来。


    吴副部长的提醒,让他后悔莫及。并不是忌惮领导的威严,而是作为生产企业,技术骨干就得捧在手心里。


    “厂长,你可别千万在意这点小事。您的看重,我都记在心里呢,那吉普车都配给我用了。”


    “嗯,以后你就以总工程师的名义参加厂里会议。”


    大灰狼书源温馨提示:特殊原因,群被强制解散!新群重建,1群号(298732622)2群(1062268835)防失联,tg: /dahuilang888 ,这条消息会显示到明天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