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遇困境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这话没一点毛病。天天载着两个国色天香、美丽动人的女人招摇过市,那回头率是百分百。


    去到轧钢厂去技术科维修队晃了一下,哪知第一批申报的9个成员,雷打不动的坐着等他来上课,让周明远又找到了一点价值感。


    “科长,我们都知道你的技术好”。


    “科长,你可别丢下我们”。


    技术考核结果在宣传栏公布于众的时候,这9人心中的难过与伤痛,如同深秋的寒风,刺骨又难以言说,都为周明远忿忿不平。


    无一例外,这9人都通过了8级工程师的考核。厂长杨伟明在厂务会上力排众议,坚决让这4人编入了维修队。


    “今天上完课,咱们还是分成三组”,周明远既然坐在这个位置,那就还是想做点事。


    “陈大伟、肖志宇、文远航,你们为小组长”。被点到名的人惊喜莫名,好似冬天的暖阳。


    一个小时后,周明远带着他们去了原来的仓库,开始为三组分配计划,指出机器问题和维修方法。


    遇上他们不会的,他就亲自动手操作,详细讲解示范,让这些人茅塞顿开、技术大涨。


    中午去了一趟协和医院,找秦副院长开了个方子,抓了一些中药。


    又跑到供销社买了个玻璃瓶,打了20斤地瓜烧,回家把虎骨、虎鞭给泡上了。


    虽然自己还有8颗金肾丸,那也顶不住天天这么奋不顾身啊。


    下午上班,刚和维修队在那叮叮哐哐的摆弄机器,科长刘明亮满头大汗的找来了。


    “明远,快来,杨厂长找”。


    取下手套,交代了两句,两人就到了厂长办公室。


    “明远,部里从苏国引进的设备,厂里运输队拉回来了,但是......”。


    “但是”这个词汇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前面说的都是特么废话,“但是”之后才是真话,周明远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苏国专家要在我们春节过后才能过来组装机器,这不是按着公鸡下蛋——指望不上了吗”?


    杨厂长一脸乌云,拳头狠狠的砸着桌子上:“一个月,他们等得起,我们等不起啊。部里当时说,这套机器上马,年产能可是达到30万吨”。


    轧钢厂作为“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承载单位,背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建设重担。


    周明远知道,这人家作为甲方“爸爸”,当然是牛得上天:“厂长,没有说明书吗”?


    “有,那两个翻译还在捣鼓呢”。


    “我想去看看,咱们坐在这里也解决不了”。


    杨厂长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起身,三人往仓库赶去。


    到了现扬,周明远拿过翻译手上的说明书,才知道这是苏产的弧齿锥齿轮铣床、卧式拉床和型材轧机,还要配套苏国“乌拉尔”牌坊轧机机架才能使用。


    作为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设备,这还是龙国第一次引进。难怪杨厂长和技术科都焦头烂额,就是他也没见过,更没装过。


    “厂长,我想在这里好好研究下这个说明书”。


    杨厂长下意识的就问到:“小远,你看得懂”?


    “基本上看得懂,至于怎么装,还得要好好琢磨”。


    “真的”?杨厂长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已经饥不择食了:“行,你都需要啥,厂里全部配合你”。


    “我想让维修队的9个人全部来协助我,当然刘科长也得留下帮忙,再在车间弄来工具”。


    “好,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和准备”。


    说干就干,先从最简单的轧机机架开始。


    包含刘明亮在内的技术科11个人,车间的3个高级技工,就在仓库里按照说明书,由周明远统一调度,开始分类摆放零件材料。


    杨伟明就守在现扬,看着他们一丝不苟的铺排。


    “大伟,你把5号螺丝上在3号的机架上”。


    “小肖和远航,把那33206轴承拿上来”。


    ......


    当食堂主任曹吉祥带着刘岚、刘芬几人用大瓷盆送来饭菜,外面已经天黑了,而杨厂长在一旁正看得聚精会神。


    “杨厂长”。


    “嘘,小点声”,杨伟明伸出食指竖在嘴唇上。


    就在曹吉祥等的稍微有些躁动的时候,一句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厂长,轧机机架组装完毕”。


    随后是杨厂长、14人欢呼雀跃的“噢...噢...噢”声,一个个互相拥抱,手套上都是厚厚的油渍。


    这副扬景让曹吉祥三人也感动莫名,眼眶湿润。刘岚刘芬看着被众人抬起来抛向天空的周明远,格外的觉得他出类拔萃、才华横溢。


    这一刻,杨大厂长流下了喜悦的泪水,还狠狠的骂上了:“去他大爷的,我们自己也能组装,噢...”。


    这里的震动,让保卫科的蒋志伟也急匆匆的赶来了。等明白了事情原委,这才蹭着他们的小灶饭,吃得也热血沸腾。


    “厂长,咱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一番恶战呢”。周明远扒着碗里的肉丁,冷静的说道。


    “小远,不怕,我相信你”,杨厂长拿着筷子指着他:“你这脑瓜子,肯定行”。


    吞下一口饭,又继续道:“同志们,咱们正在进行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能够组装成功,我会向部里为大家一一请功的。”


    这大饼给画的,众人一头亢奋,吃饭都加快了速度。


    尤其是维修队的9人,作为初级工程师,能被周明远拉来共同组装这世界一流的设备,都一个个的干得激情飞扬。


    “刘嫂子,麻烦你捎句话,告诉淮如我晚上加班”。


    刘芬给周明远碗里又加了一勺饭,忙点头应下。


    就这样,杨厂长带领这14人,一直干到12点半,才稍微有点松劲:“领导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天我们再继续”。


    回过头来又严肃的交代蒋志伟:“派人来好好守着,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来。要是少一颗螺丝钉,你蒋志伟就给我去向部里谢罪吧”。


    “放心吧,厂长,我带人24小时守在这里。谁要是敢来搞破坏,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周明远蹑手蹑脚走进家里的时候,还是将秦淮如吵醒了。


    “当家的”?


    “嗯,把你吵醒啦”?


    秦淮如打了一下哈欠道“当家的,我是饿得有点睡不着了,呵呵”。


    双身子容易饿,这很正常,再说家里也不缺吃的。


    “是吗?我给你去下点面条行不”?


    “不用,你累了一天,快睡吧”。


    周明远加重了下语气:“你躺会,我煮了端过来”。


    这人,有时候霸道了点,但也很贴心。


    等他把面条荷包蛋端来,秦淮如开灯坐起来靠在床头上在那发呆。


    “想啥呢,快来吃”。


    秦淮如接过碗筷,夹起面条递过来:“当家的,你也吃一点”。


    周明远小尝了一口,咂吧着嘴道:“味道还行”。


    “当家的,冉老师今天来送信,说巧儿几科考了90多分,开年后可以去上六年级”。


    “嗯,真不错”。


    “冉老师说她以后就不来了”。


    周明远刚欣喜的小心脏,又突然的一阵失落。